杜晓思
河北名华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河北 054001
摘 要: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与发展,是满足国际国内规范要求的需要,也是自身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需要,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全面控制,使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检测手段、人员素质以及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检测管理。文章主要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环境检测工作环节出发,并且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别简述了社会化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改进措施,旨在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社会化;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分析
1.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环境检测工作环节
1.1样品的采集、保管与运输
采集、保存与运输样品时,要按照采样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采样频次、采样量、采样器材均须符合要求,保证其真实性和代表性,采集完成后采取冷藏或添加固定剂等措施,保证样品在分析前不发生化学性质的变化,并且避免碰撞、破损、污染、变质和丢失,安全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在现场时,[改为现场采样时比较好]应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并做好采样记录,采样结束对照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核对无误后装箱运回。要特别注意,现场采样完成,样品带回实验室的过程中,由于样品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发生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化学作用,引起某些物理参数和化学组分的变化,造成检测结果偏差。为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在运输过程中须严防样品的变质,对光敏感的样品避光保存;而对于非常容易发生反应,在运输过程中无法保存下来的样品,则应进行现场测定。
1.2数据的审核
第一,污染物可采用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来判断。由于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总在不停地变化,污染物也会随之发生转化、迁移,浓度亦发生变化,我们要综合分析污染物特性及变化,判断样品是否有代表性,检测结果能否反映真实的状况。一般来说,污染物趋势是重工业相对聚集的北方高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第二,对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总结,实验室每年都要对企业排放的污染源进行监测,积累了一些检测数据,我们可以对历年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出不同工艺流程和污染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特点,当环境系统稳定时,理论上检测结果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这样一旦发现异常检测数据时,可联系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寻找原因,确定检测。
2.现如今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现状探究
从现如今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不多,主要体现在两个角度。首先一个问题就是绝大多数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将主要工作都放在对实验室的规范化体系的文件建立上面,将精力都放在对于人员的分配和管理之中,所以对于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核心工作却并不重视,这样就会导致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那么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不能发挥出必要的优势和有效的处置能力,这会使得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仅仅流于形式。
从第二个角度来看,现如今在对环境的检测实验室进行管理时,要求必须对于实验室所发生的所有事件进行统计,并同时对于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做好适当的控制工作,进行必要的管理,这样能够确保实验室检测的管理工作,实现最终的目标。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环境检测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一般不具备有准确性,同时也不能进行相关的监督和保护,这就使得国内很多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理论上不能达标,在实践上也较为落后,所以不能够发挥出必然的作用,这使得管理存在有较为严峻的局限性。
3.社会化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3.1规范实验室检验方法使用
检测方法,应首选国家、国家认可的标准采样和分析方法,其次采用行业标准,一般情况下不采用非标方法。现行的标准监测方法包括:化学法、仪器检测法、在线连续监测法。检测时,应以化学法和仪器检测法的结果为准,可以参考在线连续排放监测法的监测结果,对未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在线连续排放监测结果只能进行趋势比较,当两者差异较大时,应对在线监测仪器和手工检测分别进行核查,最终应以手工检测数据为准。
3.2加强实验室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人负责对检测人员工作的关键点进行监督,评判其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实施效果,如发生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质量监督员监督对象应覆盖检测相关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在培人员、从事重要检测项目的人员,监督的内容可以是针对某个检测项目的操作全过程,也可以是某个环节,如土壤样品的前处理、采样容器的选用、固定剂的添加等容易发生问题的细节,并且通过大量的监督,总结常见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宣贯,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3.3做好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人员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检测机构应有与资质内容、检测任务配备相应的人员,人员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专业技能,并获得岗位所需要的资格证书。检测机构应为新进人员安排岗前培训,学习环保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验室安全、仪器设备的操作、检验方法、数据处理等一些基本内容;还应为在岗人员安排针对性的培训,包括本专业的检测动态,技术规范等等。社会化环境检测实验室,是以经济效益为生存基础的,因此培训工作尤其难以落到实处,须安排具有较高威望的人员安排负责此项工作,注意在日常工作中穿插培训学习,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3.4强化对于设备和文件管理工作
在环境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不太理解,还不如改成在进行环境检测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对设备和文件的管理工作,因为环境检测工作会受到设备的影响。很多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进行相关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并且做好校准。为了保证对于设备的维修和校准工作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那么就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进行衡量,这样才能够对设备校准和维修工作进行量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受到设备因素的影响。因为科学技术现如今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很多新型设备不断的出现,而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一个先进性的实验是其中必不可免的,会应用各式各样的新型的检测仪器,它能够提供检测的精准度,也能提升实验室检测的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对于新仪器进行有效的维护和辨识,同时也要提高相关维修和养护人员的学习能力,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这样才能够对于一些新的设备具有较好的管理能力。在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系统当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文件,这些文件都是实验室的重要资料,必须要对这些文件做好妥善保管并且进行备份,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验室的管理质量。
结束语:
环境检测的实验室重点工作内容就是对环境的样品进行详细的检测及分析,经过质量管理工作,尽力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可以令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提高,优化资源利用率,也可以使清洁卫生的环境得到确保,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真实的实验结论和原理,标准化的管理对检测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春艳.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
[2]温丽,曹苏.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环保科技,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