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8期   作者:连藤
[导读] 在城市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如何能够提高城市的蓄水能力
        连藤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咨询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
        摘要:在城市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如何能够提高城市的蓄水能力,持续性的净化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无疑给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水资源存储和利用现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和思路,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出海绵城市理念优势,全面提高滨水景观设计水平,从而打造审美性和生态性兼具的滨水景观,使之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关键词: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思路
        引言: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植物利用和空间配置,满足社会公众的审美需求,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对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这样滨水景观的价值才能最大程度的彰显出来。新时期的到来对于滨水景观设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深挖滨水景观内在潜力,将水资源予以科学使用,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下面将从道路景观、生态廊道和绿化植物三个方面阐述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要点,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众所周知,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水、储水能力,还能将水资源进行净化,释放出来的水质较好,根据海绵的这些特性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大幅提升了城市的蓄水和自净能力,改善了城市的气候环境,有力推进了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进程。近些年来,我国关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研究愈发深入,这一理论在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效果极为突出,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先进思想,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城市的归属感更加强烈,有利于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同开展。要想保证滨水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科学合理运用,展现滨水景观的亲水特性,应该遵循以下几点重要原则:
        1、防洪原则
        滨水景观与城市水体的距离较近,持续性的降雨会造成水位线不断上升,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洪水蔓延到河岸上,周围景观就会遭到巨大破坏。因此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工作要遵循防洪原则,着重加强对河岸的保护,尽可能的维护滨水景观的安全性。
        2、生态原则
        海绵城市理念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生态特性,将其应用到滨水景观设计工作中,尽量保护好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滨水景观将会与周围环境融于一体,彼此交相辉映,给社会公众带来舒适和美的享受,环境保护工作也会朝前迈进一大步。
        3、科学性原则
        一般来说,滨水景观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各种元素之间的搭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稍有疏失就可能会破坏滨水景观的整体性。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灵活运用先进设计理念和技巧来营造独特氛围,体现出空间上的层次感,促进滨水景观美观价值的提升,将会给社会公众带来良好的视觉效应,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效果也将更加趋于理想化。
        4、因地制宜原则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地域文化,海绵城市理念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对地质、水文环境的调查和分析,选择能够体现出地域文化的元素,不但可以减少施工量,降低施工难度,还能够促进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吸引各个地区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增加城市经济收入,提升城市影响力,进一步加快城市的发展速率。


        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思路
        为了保证滨水景观设计效果达到最优,设计人员要充分把握滨水景观的特点,即开放性、多样性和生态敏感性。首先,滨水景观是直接与城市水体相连接的,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开放,人们在闲暇时可以到此地观光赏玩,享受山水之乐,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欲望。其次,滨水景观元素较为多样化,植物、建筑、铺装、廊道等都不可或缺,让人们感到目不暇接,往往会沉浸于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最后,滨水景观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性、促进生态环境自我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和水体,还能容蓄大量的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丽、健康。海绵城市理念下,滨水景观设计工作需要进行革新,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景观海绵体的设计
        此项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关键点,因为人们近距离的欣赏景观需要频繁踩踏道路,铺装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会对道路运行情况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景观海绵体设计要使用抗滑性、渗透性较好的铺装材料,确保雨水可以快速经由铺装渗透到土壤中,即使有少量雨水残留也不会危害到人们的安全,人们行走在道路上十分平稳,就可以毫无顾虑的欣赏周边美景。比较常用的铺装材料有透水沥青、嵌草砖、植草砖等,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势必会有更多质量性能更加可靠的材料诞生,设计人员应该勇于创新,积极尝试运用新型材料,同时与水体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以强化道路景观海绵体设计效果。此外,下沉式绿地也是一个新颖举措,低洼路面可以汇聚雨水,进而进行净化处理。
        2、生态廊道设计
        生态廊道的主要功能就是连接滨水景观的各个功能区域,构建了多元化的生态体系,生态系统将更加趋于完整,洪涝灾害的发生几率会明显下降。在开展生态廊道的设计工作时应该突出滨水景观的主题,建设艺术化、自然化的生态廊道,为社会公众亲近自然、亲近水环境创造契机,还能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唤醒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廊道的建设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通过加强河道的治理,采取适当措施来提高河流的自我清洁能力,净化河流水质,给人们创造美好的观赏风景,形成海绵城市型生态环境区域,滨水景观对于大众的吸引力才能有所增强。
        3、增强植物多样性
        生物群落的规划设计以及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都离不开绿化植物的应用,需要使用多种绿化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优先考虑,保证植物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快速生长发育,蔚然成景。要根据滨水区域的实际自然地理情况来选择、配置植物群落,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美观性能,还要选择耐旱性和耐涝性的植物,所选植物既要具备收集雨水引导入地的能力,也要具有缓解内涝的功能。要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作用,缓解当地的生态压力,提高城市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建造滨水景观的综合效益将更加可观。
        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强、比较系统的工作,设计人员需要正确认识海绵城市理念内涵,明确滨水景观设计具体要求,基于保护环境、创建美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加强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在此情况下滨水景观设计工作将会取得卓越成效,为城市增添亮丽色彩,进而推动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焦瑞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
        [2]冯惠珺.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8(20)
        [3]韩拓,芦静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解析[J].现代园艺.20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