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阳
东莞市京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是一项系统化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各种污染也接踵而来,污染场地土壤如果无法得到科学管理和修复,那么就会对该土壤上所生长的植物、建筑等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对附近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加强污染场地土壤管理和修复十分重要。文章就围绕这一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分析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的现状,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一系列管理和修复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修复;对策
1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的现状分析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作为一项事关环境建设、国家稳定发展的工作,近年来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有关政府部门从多方面出发对此进行了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规划不到位。虽然我国针对于部分污染场地的土壤做出了有关的调查和分析,然而却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没有及时构建土壤特征及分析有关的数据库,所以监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也不能对污染场地土壤治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导致修复效果较为低下。其次,修复工程缺乏较高的示范性。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开始对化工厂等工矿企业开展环评和修复工作,然而这也仅仅是为了便于城市土地扩张,缺乏示范性作用,难以为其它地区提供较大的示范价值,也不利于全国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三,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治理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当前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了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范,然而并没有系统对土壤污染治理效果评估进行科学规定,没有对土壤污染物经过处理是否达标、有无超标等进行详细规定,这导致相关人员开展工作的时候缺乏对应标准。第四,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修复缺乏资金。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修复与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资金是该项工作开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土壤污染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和隐蔽性,开展治理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要想推动工程顺利开展,必须要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当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却并不充足,难以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导致该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不利影响。第五,缺乏专业的污染场地修复人才。当前我国在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方面明显缺乏专业性人才,虽然土壤管理要依靠制度,但是土壤治理离不开人,只有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才能够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这需要我国政府提升对土壤环境污染治理人才培养的力度,从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强人才建设,为污染场地土壤管理和修复做好坚实的保障。
2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的对策
2.1 做好规划和信息统计
第一,要对污染场地土壤具体的污染等级进行划分和确认,依据具体的污染程度制定对应的治理方案;第二,对污染地区进行详细登记,做好各项信息的汇总,为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比如可以依据行政级别从小到大依此划分,如此可以确保所有受到污染的地区都被清晰登记在册;第三,科学统计需要治理地区的经费。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进行管理和修复的过程中,经费支付主体并不统一,一些地方依靠政府的扶持,还有一些地方依靠企业赞助等,且不同地区经费情况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必须要对之进行详细分析,并做好记录,以便为政府资金投放明确方向。另外,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当加强自身与环境监测部门的联系,双方相互配合与协作,辅助相关人员有效开展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普查工作。
2.2 充分发挥修复工程的示范性作用
相关地区在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问题进行修复的时候,不仅要做好修复过程的管理,提升修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还要对修复成果进行展示,做好检测数据信息的公示,为其它地区更好地开展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同时,还要扩大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修复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扩展用地,还可以用于城市园林建设以及其它有关的发展上等,使修复过的土地有更大的使用价值,为其它地区提供借鉴。
2.3 健全法律规范
第一,我国政府要对污染场地具体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地区污染场地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和详细调查情况来制定管理和修复规范,更好地指引相关人员开展修复工作。第二,明确污染场地土壤管理和修复的工作流程,做好各个流程的详细设定。由于该项工作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部门,而且还涉及到修复质量监督人员,所以必须要对各个有关主体的职责进行科学划分,做好工作范围的确定,以便在出现环境管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找到责任人。第三,构建污染场地管理汇报制度,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污染治理情况、有关的数据信息等进行公布,对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进行解决,而且还有助于群众的监督,为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动力。
2.4 构建详细的治理制度
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的内部管理制度。也就是说治理单位要根据具体的治理内容划分职责,明确负责人员,做好岗位职责、职业能力以及其它有关事项的规定。且要设定污染土壤对附近环境、人等的影响范围,如果超出该范围,那么要及时做出处理,快速解决问题。其次,要做好风险管理。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且修复之后的土地情况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投资方更为关注这一结果,所以必须要确保修复过程的科学、修复结果的完美。这就必须要做好风险管控,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把控好每一个修复和治理环节,避免出现风险和问题而影响修复结果。
2.5做好资金管理和配备
对于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工作来说,因为其涉及到的资金较多,所以筹集资金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事情,为了提升资金保障可以从如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污染地区政府要做好详细分析,根据自身的预算资金情况、污染情况等进行资金的划分,尽量提高资金比例,为土壤修复贡献更多力量。其二,要对市场原则进行运用,由于污染土壤在修复之后能够投入到多个行业被运用,所以要充分发挥“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借助于他们的资金来开展修复工作,降低资金短缺的问题。其三,地区政府还要从政策上对土壤管理和修复进行倾斜,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的优惠措施,鼓励有关的企业来投资,并为其发展提供一些帮助等。
2.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要素是污染场地土壤管理和修复的基本要素,介于当前我国对这方面人才较为欠缺,政府必须要加大人才建设力度。一方面可以鼓励高校开设这方面的专业,做好这方面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土壤管理和修复人员;另一方面要鼓励相关的科研院或者培训机构等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中现有的土壤管理和修复人才提供再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水平,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
3 结语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虽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这一工作做的还不是十分科学,其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推动我国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卫平,谢天,李笑诺,王若丹.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思考[J].土壤学报,2018,55(03):557-568.
[2]李敏,李琴,赵丽娜,王宏洋,蔡木林,朱静,王海燕.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J].环境科学研究,2016,29(12):1799-1810.
[3]王欢欢.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制度初探[J].法商研究,2016,33(03):54-62.
[4]刘丛.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5,27(0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