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芬
身份证号:36252219880412****
摘要: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保证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关键,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且参与方较多,基于信息管理的角度,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信息处理速度差,预测性低,参与方数据变化较快,信息失真等问题,影响精细化管理水平。而BIM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保证前期预测准确性,便于数据共享,让信息能够更快更准确的传递,更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基于此,加强对BIM技术支持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一、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同时具备非常明显的作用和特点,其中可视化就是非常显著的特点之一,这种可视化的工作特点能够在设计阶段中的各项工作中实现精确化和全面化的空间设计,将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内容通过虚拟化的施工实现模型的建设,让人们更加直观的对此项目进行观察,另外施工前期阶段通过此模式对现场情况更好的了解,并且模型本身就是立体化的展现,因此想要设计和表达的内容能够直观的看出,施工技术人员能够与该模型相互结合,通过产品中的计算内容获取其中的相关数据,通过此模型实现对项目的整体规划,避免发生设计工作无法变更的情况,减低施工成本,为保证了工程造价核算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工程审核造价中,能够将空调特性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发展,降低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
1.更加直观地进行信息表达
BIM模型主要就是采用三维效果设计来对于所需要设计的内容和目的有效的体现出来。另外,对于BIM模型的有效建立,能够将产品在设计中可计算属性有效获得,同时可以对工程当中的相关效果合理的表现出来,对于建设单位在实际的工作施工之前,对于建筑成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BIM模型还能够在保证和相关的数据联系当中,对于设计所产生的变化能够实时的更新,避免信息的缺失使得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2.实现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在过去的工程造价当中,对其实际分析主要就是将结构和建筑等工作的开展实施设计,并且还需要在这当中做好相应的协调才能够对有关信息获得。由于设计单位所采用的加密信息不同,相对于一些主要内容加强保护,防止使得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BIM模型能够确保信息实现共享。并且,对于BIM模型来讲,其还能够起到对各个参与方实现合理的协调,以此来对各方的交流和沟通加强,防止由于沟通问题所产生相应的矛盾。
三、工程造价精细化控制中的不足之处
一是工程参与方的数据较难确定。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会涉及很多的个人和单位,一些数据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要想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存在很大难度。同时,在汇总数据的过程中,大量繁杂的数据也可能会对设计预算造成影响,导致数据错误。也有的情况是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后才发现数据错误,这不但会给工程项目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增加施工难度,进而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二是前期工程估算不够准确。在工程项目前期的商议决策阶段,因为一些信息未能准确及时共享,导致工程造价人员没能全面、完整地掌握工程项目的有效信息,对主要项目的理解不深入,进而导致工程造价估算的准确性不高。如果在工程项目前期出现估算误差,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成本,严重的还会导致工程后期返工,并有可能面临索赔的困境。三是无法及时处理有关信息。在编制施工前的工程量清单时,有限的人员在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数据清算失误等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和人员较为复杂,不利于开展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会大大降低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1.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前期决策阶段需要根据建设规模、建设指标和建设目标等要求,提出具体化的实施方案。BIM技术通过精确的估算分析进行主动控制,协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意见,并结合各方技术强项和项目经验,形成全局最优化的工程建设方案。在方案比选阶段,同一工程项目中存在多种投资方案,为提升投资估算的准确率,择优选定经济方案,项目造价人员可运用BIM技术在备选方案间实现经济性对比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和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在建设项目决策前,投资估算是决策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BIM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这也使得它可以在历史数据全面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让造价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对于涉及拆迁的项目,造价人员能结合“BIM+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拆迁工程量做出快速估算,为拆迁方案的探讨和决策提供准确参考数据。相对于传统的估算方法,结合BIM技术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拆迁工程量精确度完全可以满足估算要求,并且在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上大大降低。
2.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阶段非常关键。如果设计阶段使用陈旧的CAD制图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就有可能因图纸问题而无法进行多方面协调,甚至出现返工、停工等情况,无形中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企业开展精细化造价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可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另外,工程项目造价涉及内容广泛,会用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在工程设计阶段不能很好地处理各个专业之间的冲突,会对工程造价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很大影响。利用BIM技术可提前预测不同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同时能给出有效化解方案。所以,BIM技术可为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提供精准的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升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效率。
3.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建设单位或招投标代理机构等招标单位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BIM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编制出拟建项目的工程量清单,这既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人工计算过程中存在的漏项与计算失误,也可以避免因不同结构主体重复部分多次计算的情况,提高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为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支持。在招标文件发布时,招标单位将含有具体工程量数据的BIM模型与招标的其他文件一起发放至拟投标单位手中,以此保证招标阶段提供的设计信息完备。投标单位借助BIM模型中的工程量清单数据清晰的掌握拟建工程的工程量问题及所涉施工项目,不仅节省了投标阶段工程量计算与复核的时间,还可以编制更为详细、准确的投标资料。除此之外,借助于BIM技术的开发控制功能,招标单位可以对整个招投标过程进行实施监管,避免围标等违法情况出现,保证整个招投标过程的公平、透明,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4.竣工阶段造价的应用
借助BIM技术,造价人员能够可以直接提取工程量信息,并将其导入到表格中进一步汇总即可。同时,借助BIM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完成各项指标的检查工作,快速查出是否存在漏项的情况。综上,BIM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整个竣工结算过程更为精简,只需有经验的造价人员借助BIM模型完成,可以在提高结算速度的同时,保证结算的全面、准确。
结束语
总之,通过BIM系统可以满足施工项目的各种多元化需求,工程项目的所有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数字模型随时收集施工各阶段的信息,有效的对施工工程进行监督,当建筑模型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BIM及时的修改。因此,BIM技术能够实现精细化计算,对传统造价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作出调整,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敏.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110-111.
[2]蒋艳芳.BIM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智库时代,2018(45):33-34.
[3]佘桂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