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亮
新疆伊吾广汇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各领域的不断进步和提高,机械设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受到广泛关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来提高设备的应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期限,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
引言
机械设备作为生产建设中的固定资产,对传统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的生产建设离不开机械设备的参与,所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机械设备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设的质量,而对机械设备合理的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为建设节约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速度直接影响着机械化水平。在当前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生产方式已经从以往的人工模式向机械化模式进行了转型。由于机械设备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动力,所以要想确保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安稳高效地运行,就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不断强化设备的性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降低企业的成本,让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以前的生产方式一般都是人工,不仅不能有效提高生产的质量,还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今,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机械设备在其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省了一定的经济成本。机械设备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会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故障,这个时候技术人员就要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重要性,对生产实践环节当中经常出现的设备问题进行分析。一些工作环节比较特殊,如湿度和温度等变化较大,会导致机械设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及时解决设备问题,不对其进行后期维护与保养,将会导致机械设备出现严重的损耗,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分析机械设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设备的后续维护和管理,对受损的部分一定要进行及时维修与保养,这样才能让机器设备更加稳定地运行。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机械设备在没有达到一定磨损之前,对其进行预防性的保障工作,防止机械设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所以除了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还要对其进行全面维护,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机械设备的磨损率,还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经济损失。
2机械设备当前的维修保养与管理现状
2.1维保现状
鉴于维修、保养机械设备,除了需要大量耗费时间、人力物力及维修费外,还会波及到工业生产进度,甚至降低企业自身的利益,故此有些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短期发展利益,而常常会忽视这方面的工作,甚至无法做到在固定的时间下例行检修机械设备。这样一直到机械设备切实发生运转问题后,非常会急着抢修,最终不得不耗费更长的时间、更昂贵的维修费来成功维修机械设备。而针对保养机械设备方面,考虑到保养对人力的依赖性,故此现代企业常常会直接将其忽略掉。而伴随时代的不断变迁,很显然机械化生产的盈利优势更突出。为了长时间地维持机械设备的正常生产,就必须予以足够的爱护,真正保养好常用的机械设备,并以此来最大化生产效益。
2.2管理现状
目前,很多企业常常忽视了机械设备领域的管理工作。而在企业管理中,安全生产经营往往是首要问题,所以万不可令管理机械设备工作沦为形式。现阶段,国内的有些企业严重缺失兼具先进技术和管理才能的人才。而很多资质良好、擅长管理的企业也逐步消退在管理机械设备的领域,而被总承包单位取而代之。这些种种原因,便造就了管理越来越弱化的形势。同时,在管理工作中安全隐患问题也普遍存在。
就管理体制而言,尚需进一步完善,但有些企业领导却一味地追求利润或政绩,不断缩减成本,相应的设备更新和生产改造也严重滞后,资金投入也明显不足,陈旧、老化问题普遍存在,以至于安全隐患问题十分严峻。此外,员工的频繁流动也增大了管理难度。传统分级管理工人的模式也不复存在,目前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且专业技能人才匮乏,团队素质也不尽一样,常常不甚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与基本性能,加之承包性质的不利影响,令日常的管理工作变成一句空话。
3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措施
3.1制定强保养和零等候的工程制度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中,要以“强保养”为核心,制定相关的养护制度,加强对生产设备的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要以“零等候”为核心,加强对辐射设备的管理,这类维修人员要对设备的软硬件进行增补与完善。其中,“零等候”主要指设备在发生故障以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间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间为零以及等候维修资料时间为零,进而不断提高维修的效率。在我国生产模式不断机械化的背景下,一定要根据设备保养的现状和企业发展的特点,制定和完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将维修保养费用降到最低。
3.2做好选型与调配工作
机械设备型号较多,在开展维修和保养管理时,要进行正确的选型,这样可以保证维修与保养目的的实现。机械设备的选型要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机械设备与生产目标相匹配,可以更好地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也能够增强设备维修和保养的便捷性。在机械设备选型中,选型工作可以从设备的结构、性能、零部件等方面入手,在功能相同的设备类型中,尽量选择国内设备,这是考虑到机械设备的零部件都具有一定的标准,国内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如果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采用国内的机械设备可以方便在设备维修中及时有效地采购到相匹配的零部件,避免了长时间的设备停工状态。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中,要对设备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掌握,维修管理人员要结合设备说明书,做好机械设备的分类管理,也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调配方案,避免设备维修与设备运行出现矛盾。
3.3做好设备的安全检测工作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养护的过程中,特种设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与人身和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这种机械设备要比一般生产设备有更大的潜在危险,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这类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就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操作人员本身带来严重的伤害,还会对公共设施等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保证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一定要定期巡回检测,做好安全检测工作,防止机械事故,为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3.4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做好管理机械设备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人员的实际技能水平。针对工作人员,积极组织技能及安全方面的培训教育活动,有规划、部署地实行检查机制。就机械操作者,严格执行准入关卡制,并推进上岗教育方案。同时,编制科学的安全管理规程,督促现场人员熟练掌握必要的技能。此外,还应通过宣传及培训工作,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型建设和生产项目中,对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这就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维修团队,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对机械设备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并且定期养护,从而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振杰.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思考[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168-169.
[2]崔冰辉.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浅述[J].居舍,2019(20):16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