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8期   作者:姜金枚
[导读] 现阶段,风景园林工程中普遍可以看见乡村景观
        姜金枚
        甘肃省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30
        摘要:现阶段,风景园林工程中普遍可以看见乡村景观,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官体验,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减轻了人们的身心负担,为城市增添了勃勃生机,如何能够保证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有效融合与渗透,已经成为了广大园林设计师急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和分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渗透乡村景观的必要性、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路径,希望能够充分展现乡村景观的价值,全面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水平,从而促进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为人们居住的环境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乡村景观;渗透
        引言:乡村景观是与城市景观截然不同的一个概念,主要指的是山水田园风光,这是远离乡村地区的城市居民迫切向往的。而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普遍存在一定差异,乡村景观的类型和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创设的意境更加深远,让人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与此同时,乡村景观能够客观反映出农业生产特色,蕴含着浓厚的自然气息,人们目之所及处处是优美的自然风景,进而发散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愿意主动去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人们的居住家园将变得更加美丽和美好。
        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渗透乡村景观的必要性
        1、体现了乡村和城市的融合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不少人都来自于乡村地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感到压力倍增,滋生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将会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同时,来自乡村的人口很少有机会能够返回家乡,他们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渗透可以在城市中还原乡村景色,使人们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到家乡的气息,获得心灵的慰藉,激发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激情,乡村和城市得以有机融合起来,有利于推动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发展。
        2、是山水田园风光艺术的延续
        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打造多样化的园林风格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田园风格是风景园林的主要类型之一,运用了大量的乡村景观元素,向人们呈现了一派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心灵的宁静。绿色植物是乡村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不同种类和造型的绿色植物应用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城市质量,降低人们患病的几率,还能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城市将更适合于人们居住。
        3、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乡村景观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人文景观,承载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之成为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踅。将乡村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中,赋予其独特的灵魂,可以为乡村景观增添更加深厚的内涵,增强人们的归属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能够被更多公众所熟知,社会公众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研究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会得以发扬光大。
        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渗透乡村景观的基本原则
        1、规划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风景园林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应该加强现场勘察力度,充分把握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等信息,尽可能的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防止对环境的无故破坏,争取在充分保留原始自然条件基础上修建人文景观,实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风景园林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将得以彰显出来,成本投入也会有所下降。


        2、因地制宜原则
        一般来说,每个地区都有着特色文化、资源和风俗习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好本土资源,如优先考虑运用乡土植物构建乡村景观,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同时,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避免与其产生矛盾,会对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产生积极效应。
        3、协调性原则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坚持协调性原则,协调好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科学制定设计方案,保护当地特色资源,尽可能的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可以进一步扩大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给相关参建单位带来更加丰厚的利益回报,企业单位在社会上将会树立良好的形象,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渗透乡村景观的有效路径
        1、融入自然、原始的风光
        纵观城市园林景观不难发现,处处都是比较规整的,人工雕琢的痕迹浓重,无法让人们得到真正的放松,而且园林景观的模仿和摘抄现象较为普遍,审美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致使风景园林工程失去应有价值。如果将选择权交给大众,相信不少人都会觉得自然风光之美才是真正的美,是人工雕饰远远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师在规划设计工作中能够以自然风光为主,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如说在城市河道周边建设开放性的景观,景观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人们还可以参与到与水景的互动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2、提高人们的农业体验
        城市居民的生活与乡村居民截然不同,有些城市居民对于农业生产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甚至会对农村有着负面的看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对农业的体验,促使城市居民能够近距离接触农业劳作,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农民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与农民保持友善关系,城市居民对农业文化也会产生独到见解。譬如说,在园区可以留出一小块地,便于种植一些较为简单的农作物,如葱、萝卜、土豆、蒜等,让游客能够体验到农业劳作,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体验方式要多元化,如农业体验地、农业体验馆等。
        3、考虑实际经济与生态情况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不单单是要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更为重要的是增加地方经济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可以在园林内部设置乡村园区和单独的收费入口,想要参考此园区的游客需要额外支付一笔费用,还可在园区中设计一些活动区域,如农家乐等,让人们可以享用地方特色美食,园区收益会随之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人们喜欢的娱乐活动,促使人们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提升人们对园区参观的满意度,以此来推动风景园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结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合渗透乡村景观是一种创新思路,将会给园林景观增添更高价值,促进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传播,为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师应该在具体规划设计工作中考虑当地的经济与生态情况,尽可能保留原始地形地貌,利用好自然资源,还要给人们制造农业体验,增加人们对农业生产的了解,在此情况下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效果将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张军.风景园林设计中乡村景观的有效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06)
        [2]刘霞.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20(12)
        [3]王封美.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意义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