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炎锋
浙江铭腾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但是软土地基的出现一定程度制约着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还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施工风险,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掌控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促使道路桥梁施工稳健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急剧增涨,道路桥梁建设延伸的区域也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相比之下越来越复杂的作业环境,为道路桥梁施工也增加了更多的挑战和可能性。道路桥梁施工下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当前环境的全面分析,保证工程技术与地理环境的一致性,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结构质量。当面对不良土质环境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下面文章就对道路桥梁作业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展开探讨。
1道桥工程中不处理软土地基的危害
首先,软土地基容易引发沉降问题。一旦降雨量较大,或者在较深处的地下水渗透作用下,质地较为松散的地基很可能出现沉降的情况。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稳,其支撑效果将大打折扣,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固性,甚至造成道桥的坍塌。其次,从桥梁的压实度角度来看,软土主要结构是松散的砂石,土层稳定性十分不可靠。在道桥施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地基的压实。基于软土地基的组成特性,压实工作难以进行。此外,相比于其他正常的地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要大得多。道桥施工时间跨度较大,在降雨量充沛的季节,桥梁受到雨水的冲刷和侵蚀,这显然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最后,目前阶段,道桥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施工材料是沥青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本身具有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软土地基的成分结构也容易改变,桥梁道路表面容易出现硬化的情况,使得质量验收不合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运用的主要因素
2.1工程设计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要及时调整与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有效解决软土地基处理难题。和普通道路工程相比,道路桥梁工程需要悬空作业,跨度大,施工难度较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往往需要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需要处理的土质存在差异,路基强度也有所不同,因而需要做好过渡。为了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施工,人们要重视工程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
2.2道路桥梁结构出现沉降问题
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本身的水分含量较大,渗透性较差,如果软土地基中水分难以排出,且不对地基进行压实,将导致道路桥梁施工地基压实程度不足,使得地基沉降,道路桥梁将面临着路面下沉的危险。这种情况下,不仅道路桥梁无法正常通行,并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将造成严重威胁。
2.3路面产生裂缝
在实际的路桥施工建设中施工单位会应用混凝土和沥青的原料开展道路的铺设作业。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沥青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这两种施工材料成本都比较低,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路桥工程施工成本。如果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处理软土地基就有可能造成后期道路路面的混凝土产生裂缝。道路施工单位没有采用科学专业的技术处理地基就可能造成地基发生变形。同时,由于道路地基不够稳固自然也会降低后期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抗拉能力,进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和龟裂的问题。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主要措施
3.1挖砂沟堆载预压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该种施工技术方法,主要适用于软土硬壳层以及底部埋深3m以内,而且填高不超过6m道路桥梁路段。对于砂垫层以及砂沟而言,采用的是无杂物中砂和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而且细度模数至少2.7。同时,砂垫层应当布设至坡脚外大约50~100cm左右,其两侧位置利用厚度为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处泄水管入水口位置,应当布设土工布,并且包裹适量的碎石作为反滤层。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应当利用先横向砂沟再纵向砂沟的施工顺序,逐段进行施工开挖作业,并且进行逐段填筑。对于砂垫层和基底压实度而言,应当至少在90%以上。
3.2高强度的夯实技术
在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施中,施工单位可以应用高强度的夯实施工技术对存在的地基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施工单位还应该应用强度较低的施压管理方法夯实地基,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用强度低的施压技术不能有效增强整体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对后期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没有帮助,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应用高强度夯实技术,目的是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该项技术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夯实设备,聘请能独立操作夯实设备的技术人员,但是施工单位在应用高强度的夯实技术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展软土地基处理工作耗费的施工时间较长,施工工程量较大,整体施工成本随着施工作业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所以施工单位要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之前先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状况,保证后期应用高强度夯实基础处理地基以及提高地基处理的效果。此外,施工单位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检查地基的实际状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以此提高整体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为行车和行人提供安全保障。最后,施工单位应当积极研究市场上处理软土路基的相关技术,并与外部的设计单位合作,借助设计单位的专业设计技术设计出处理软土路基的技术方案。
3.3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分析
在实际开展道路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利用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来处理软土地基,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推进施工的正常开展,而且这门技术,是一项化学性质的加固方式。如果在处理软土地基的时候应用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就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而且对施工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更为谨慎比如对石灰粉和水泥粉的配比是否适当,搅拌是否均匀。
3.4软土地基加筋法
道路桥梁的软土地基施工进程中,由于软土地基存在一些特殊性质,如渗透性差,水分含量过重极易使道路桥梁出现移位的问题。为了避免道路桥梁出现移位情况,可以运用耐拉性强的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埋,提升道路桥梁施工的摩擦力,保证道路桥梁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运用预埋耐拉性材料,还可以整合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耐拉性材料与软土层,保证软土结构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为了充分发挥加筋法的作用,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中应该在软土地基中先铺设好沙子,并借助于耐拉性材料在沙子上层进行加固,保证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定,避免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作业自身技术性较强,在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时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对此相关单位还应该加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的加固措施,通过前期现场勘察,提高软土地基技术的合理性,在多方面努力下提高道路桥梁的基础水平,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为城市发展与人民安居乐业创造更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强明.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1):275.
[2]闻新星,肖可.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4):676.
[3]郝志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5):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