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8期   作者:吴尧
[导读] 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方面的建设项目大多数仍是市政道路类型的工程
        吴尧
        江苏清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方面的建设项目大多数仍是市政道路类型的工程,并且该类型的工程社会关注度相对较高,同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对其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但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讲,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组织以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些许问题,这会对其质量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想要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应当有效处理好其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
        1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现状
        1.1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短
        施工周期比较短与城市化的生活密切相关。道路交通是城市生活的主要部门,对市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政府部门为了避免和减小道路交通对市民的影响,肯定加班加点进行市政道路交通建设,加快施工速度縮短施工周期,这种短时间完成的工作虽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会造成施工质量不高的现象,甚至急于求成反而危害其他城市基础设施。
        1.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场地过于窄小
        市政道路施工现场比较窄小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人流量大,车辆较多,从而影响和限制了施工现场环境,增加了施工难度。在施工过程中既要考虑施工周期、施工质量,又要考虑人流安全。这种施工现场窄小状况,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施工问题的发现和处理。
        1.3市政道路施工场地的地下管线非常复杂
        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施工环境,除了人流和车流外,其道路地下管线也同样非常复杂,油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电缆线等都敷设于地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这些管道也不利于道路建设。而且这些地下管道极其危险,一旦发生管道泄漏,那么必然产生爆炸、漏气、易燃等事故发生,所以地下管线也同时给道路施工增加了困难。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探明地下各类管网,包括管网的数量、大小、长度、弯道等,以做好保护和维修,减少施工损失。
        1.4对原材料的投资大
        市政道路施工不同于其他道路建设,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降低返工或者减少损失,那么就要投入大量的原材料争取一次性完工。市政道路在密集的车辆人流影响下,经常会发生道路维修,而维修后的废料已无法再次利用,因此需要重新投入原材料,所以增加了投资成本。在进行道路交通施工过程中还需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货比三家,通过优选材料质量、价格、服务等加以控制,以降低施工成本。
        1.5地质条件的影响非常大
        市政道路施工往往周围都是耸立的高楼大厦,一般施工都是在这些地基旁展开的,因此为了不影响其他建筑地基,就需要对开挖的道路周围基坑进行支护,以防地基坍塌影响其他建筑安全。如果在遇到雨季,道路施工很可能遇到延长,而雨水的浸泡同样影响其他建筑的地基稳定性,所以还需做好防水工作和排水工作。
        2完善市政道路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
        2.1加强承包单位的协作能力
        对于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以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保障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质量达标。首先应当对参与工程建设的承包企业在施工阶段中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对于大型的工程建设来讲,其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施工企业同时进行建设,因此需要加强各个施工单位的协作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其责任进行有效的明确,使得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找到具体的负责单位。此外还应当对施工流程进行有效的完善,从而保障工程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2.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对施工材料的监管中应当由材料的源头展开有效的控制。首先应当从施工材料的采购方面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材料供货方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

同时在施工材料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严格的检查,可以通过合理的抽查制度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查,检验合格以后才允许该批次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一旦发现材料质量有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其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施工材料的库存管理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施工材料在存放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损耗。
        2.3处理好施工记录
        良好的施工记录能够对完整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可以为以后的验收工作以及质量检测提供有效的帮助。此外,良好的施工记录能够为市政道路日常的养护以及维修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施工记录方面的工作。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
        3.1测量质量控制
        就测量控制而言,考虑到市政道路工程实施中经常会遇见管线布置复杂情况,如燃气、排水、电力管线,为此,测量工作的开展就显得极其重要,施工单位需要对地下管线布置情况进行精密测量,以此避免路基施工过程中土体扰动对周围管线造成一定的破坏,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测量报告进行逐级审核签字,尽量避免对重要关系按部位进行道路施工。
        3.2原材料质量
        对于原材料控制而言,其作为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支撑基础,对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当前建设市场上的道路建设材料多种多样,如不同级别的混凝土、沥青砼等,施工单位采购部门主要针对材料的性能质量、价格两方面确定主要生產商,其中,材料的质量往往是首要地位,其次考虑材料的价格,在原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试验检验人员需要对材料的外观尺寸、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并且对材料的实验报告单、生产合格证、产品鉴定报告等进行查看。并且,原材料的保存需要避免材料受到环境影响而丧失使用功能,一般材料保存要注意防水防潮、避免与危险腐蚀性材料接触、注意防火措施。
        3.3路基施工质量
        对于路基施工而言,路基施工占据了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主要工程量,路基作为承担道路行车荷载的主要结构,施工单位需要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当前的路基主要分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两种,在进行路基填土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取施工摊铺设备、碾压设备,并且根据试验确定路基碾压的含水量、摊铺的层厚,继而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同样,对于施工环境较差的道路工程,则需要对一些荒土进行必要的地表清理工作,继而进行压实整平,对于一些污染性质程度高的土质,则要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适当提高土质承载力,如清除地表的杂草、垃圾,对地表进行翻晒处理,降低地表的含水量。倘若施工中存在地表软性土质较多、地下空隙很大,则需要进行地表土层的换填、压实处理,以此避免后续的路基沉降不均匀情况的发生。
        3.4路面施工质量
        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时,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需达到4.0MPa~5.0MPa,抗压强度达到30MPa~35MPa;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腐蚀性,在材料的混合上要注意水泥的用量一般不小于300kg。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应按材料种类、最大粒径、掺用外加剂等来确定。同时由于道路施工的特殊性,混凝土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塌落,由于各地的气候影响,施工方法的不同,塌落的程度也会存在差异,一般为1cm~2.5cm属于正常现象。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浇筑时,应确保水深入到基层,全面渗透,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一般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要均匀到位。
        结束语:
        强化市政道路工程中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市政工程建设重要任务,应当认识到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复杂性,采用更为科学的施工设计方案,在施工前全面加强施工勘查工作,强有力地把握施工材料质量关,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为市政道路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亚军,刘德才,吕涛.环境保护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4):30-33.
        [2]王玉辉.市政道路施工协调性管理处理的实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1):260-261.
        [3]唐杨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0):281-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