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鉴涛
东莞市京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构建生态文明是中国新时期实现国家复兴的战略决策,更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对此,本文以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研究主题,在简要分析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两者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企业;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路径
1 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内涵
1.1 关联性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更是自然的一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自然因素的支持,自然资源为企业生存经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总之,企业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影响和改变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状况同样会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想要实现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与企业经营理念进行有效融合。
1.2 意义
首先,对于企业而言,通过两者协调发展,能够实现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不断提高企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绿色经营道路的探索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企业在生产、营销、管理当中会树立生态价值观,积极构建绿色的生产经营运行体系,以此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会不断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经营管理效率。
其次,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在两者协调发展中,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加社会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同时会努力引进新的技术、设备、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做好在自然资源利用、开采当中的保护工作,而且会将绿色可持续理念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真正实现企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在此背景下,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
再次,对于国家而言,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顺应了国家“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实现国家民族复兴,加快“中国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两者协调发展能够提高国家治理的水平,为生态文明国家的构建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会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自然灾害的发展,而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以避免环境污染,为类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人们生存、生产、生活的满意度。
2 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2.1 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环保责任
在我国召开的十九大四中全会中,对生态文明发展观作出了进一步解释,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全面落实贯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不断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同时,在2020年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企业家要发扬“企业家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社会主体责任,加快中国经济复苏步伐,推进生态文明中国的全面建设。由此可见,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了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对此,企业必须要积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观有效融入到企业生存经营发展体系当中,努力实现企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例如,亿利集团在经营发展中以生态修复为核心,注重生态洁净能源的发展,将沙漠作为发展的基地,通过沙漠治理实现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协调统一,为中国荒漠化治理以及世界沙漠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亿利资源集团打造的“亿利生态示范区”被命名为“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亿利生态示范区被纳入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的十大案例当中。亿利资源集团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企业经营发展进行了充分衔接,同时,在库布其治沙中,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方针,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治沙与产业发展,直接实现了当地10万贫困人民的脱贫,为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保障。
2.2 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打造绿色运营体系
在实现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当中,企业必须要发挥自觉能动性,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打造绿色运营体系,创新产业模式,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更好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首先,立足产业,提高企业在产业链当中的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在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要从自身产业入手。若企业产业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或者属于污染型企业,那么企业就要积极进行改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若企业并非污染类企业,但是在生产当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那么企业就需要转变经营思路,走绿色发展之路。
例如,在管理方面,企业要将绿色观念融入到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当中,在各个环节对企业环保问题进行把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比如,对于加工企业而言,在原料采购方面,要选择低碳环保性原料生产企业,这样可以带动环保类原材料供应企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在加工方面,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先进技术来提高加工效率,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加工环节当中产生的污染,实现绿色生产加工;在市场营销方面,要积极构建网络信息渠道,借助网络实现产品宣传、推广的无纸化操作,同时采取绿色、可回收的产品包装材料等。
2.3 加强监督管理,注重人才培育
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两者协调发展中,企业要不断引进和培育高素质人才,尤其是要吸纳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技术人才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当中,通过新理念、新技术实现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要注重内部人才的培育,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员工的生态发展观,为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想要确保两者协调发展的顺利实现,就必须加强监督管理,通过监管增强企业的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企业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明确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主体的职责,确保环保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协同性;另一方面,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奖罚力度,对在企业运营当中没有遵循生态环保理念的主体,追究其对应的责任,通过奖罚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构建当中。
3 结语
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国家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理念树立、人才培育、绿色运营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能够为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周中林,张恒,郑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效率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效率时空关联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08):51-58.
[2]张引,刘海龙,杨锐.社区共管与协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基于秦巴山脉区域5个典型案例的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20,22(01):111-119.
[3]康涛,周真刚.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以四川省阿坝州民族特色村寨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5):27-32.
[4]雍翎,温晓诣,张国全.生态文明视角下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区规划对策探讨——以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9(02):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