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辉
湖南尚上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桥梁的桩基础建设品质,往往直接关乎着桥梁建筑后期投入运用的平稳性与安全性,而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桩基础建设技术,其不只是具备建设简易、运用范围广泛等优质特征,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桥梁建筑桩基础的平稳性以及负荷载力,进而如今也在桥梁工程领域当中得到了充分化的运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桥梁工程;施工探讨
引言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适应性强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从结构上来看,钻孔灌注桩属于一种隐蔽性比较强的工程,很难实现全面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对桥梁工程的总体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开展钻孔灌注桩在桥梁工程中的施工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特点
基于人力或是挖掘机的作用即可成孔,随后向其中置入预制钢筋笼,展开混凝土灌注施工,当达到强度要求后便形成钻孔灌注桩。注浆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材料,要求水泥、砂、集料等相关原材料的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并确定合适的配比,通过注浆管的辅助完成注浆施工。基于钻孔灌注桩技术所得桩结构的稳定性较好,可避免桩基沉渣的问题,形成的桩基具备较强的稳定性,而传统方式下普遍存在的不均匀沉降现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2钻孔灌注桩在桥梁工程中的施工探讨
2.1规范施工流程,合理运用钻孔灌注桩工艺技术
桥梁工程建设是规划的重点部分,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性内容。在桥梁建造中,基础工作尤其重要,在具体施工中,要灵活运用灌注桩施工工艺,合理分配技术人员,并对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进行深入探析,规范施工的流程,推动桥梁工程的发展。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多种因素会对钻孔灌注桩作施工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由于桥梁建造项目的复杂性所造成的。基于此,在工程任务落实中,必须严格的把控每个工作环节,综合性考虑各方面因素,明确钻孔灌注桩应用的范围,从而实现最大化的建造效益。例如,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之前,建造部门必须先根据图纸要求与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全面的分析谈论,对方案中的钻孔灌注桩流程、技术指标、安全保卫措施进行整改,并建立突发性事件应对机制。其次,还需要检查工程材料与器械设备,以免泥浆循环系统出现错误。另外,还要安排技术人员对导管进行水密性承压实验,判断灌注混凝土材料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待钻机安置后,需要对水平高度进行二次调整,确保钻杆处于垂直状态。为了增强施工效率,施工人员需要对土层、地下水位、现场环境、经济成本等进行预测,有针对性的选择机械设备,钻头直径应大于桩径50-60mm,锥尖角度必须达到120°。接下来,则需要对桩机进行定位,构建立体式控制网、借助全站仪实施精准定位;其中,要控制把握泥浆混合的比例,保证黏度和砂率达到1:3,这也是为了保证孔壁的稳定性。最后,在钻进施工中,要时刻注意排渣、提钻。在孔底与孔壁清洁完成后,则需要进行钢筋笼安装施工,以便下一步的操作。
2.2埋设护筒
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埋设护筒的主要工序,护筒具有固定桩孔位置、保护孔口、避免地下水流入钻孔内部的作用,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本工程桩径比较大,为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了钢护筒,厚度在4-8mm之间,并护筒顶部均匀布设2-4个溢浆孔。保证护筒的直径略大于桩径,顶部要高出地面30-50cm之间,护筒的中心线要和桩中线相互重合,二者之间的误差要控制在20mm以下,竖向倾斜度更不应大于1%。护筒埋设可选择挖埋法、振动法、加压法等,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埋设深度控制2m以上,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合理加深。
2.3泥浆护壁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中,泥浆护壁同样也是关键环节,对于最终桥梁基础结构质量的保障作用较强。在泥浆护壁施工处理中,技术人员需要首先把握好泥浆的优化配置,促使泥浆能够契合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能够结合现场土壤特点以及桩体长度进行严格把关。比如在相对松软的土壤结构中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处理,则需要配置硬度较大的泥浆材料,以降低可能出现坍塌问题的概率。泥浆护壁施工处理还需要考虑到泥浆比重的控制,尽量促使泥浆可以和土壤更好结合,粘合度可以得到较好保障,进而为后续灌注桩的施工处理创造较为理想的条件。
2.4钢筋笼制作、安装
为提升施工效率在车间内分段制得钢筋笼,将其转移到现场并安装。严格控制钢筋笼的原材料,其必须与设计要求相符。制作过程中调整好主筋接头位置,需根据设计要求有效错开。钢筋笼骨架的制作尤为关键,应严格控制各环节工艺,形成的直螺纹接头必须遵循错开的原则,施工人员应控制相同断面的钢筋接头总量,其必须在断面钢筋总量的1/2以内。以桩长为基准确定合适的钢筋笼连接方式,部分钢筋笼具备单节起吊的条件,较为可行的是套筒连接的方式;部分钢筋笼需分段安装,此时优化主筋施工工艺,为之采取直螺纹连接的方式具有可行性。以2m为间距相继设置加强箍筋圈,每完成一根主筋的焊接作业后转动骨架并完成其他部分的焊接,随后吊起骨架,使其能够置于支架上。套入盘筋后以设计要求为准绑扎螺旋筋,无误后方可焊接定位钢筋。钢筋笼是决定钻孔灌注桩整体质量的关键,其不可出现变形现象。依据行业规范接头错开距离需得到合理控制,应≥35d(d为主筋直径),由于本工程设置了声测管,施工中其高出桩顶标高的部分需达到50cm,每间隔4根桩便要设置一次,并对其顶、底面采取全方位封头措施。所有检测管都要得到全面的检验,不可出现漏水现象,与钢筋笼应达到稳定连接状态,于检测管口上方设置钢板,此举可避免杂物掉入其中。做好钢筋笼施工作业,安排监理工程师全面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入后续施工中。
2.5清孔
成孔后和钢筋笼吊装后需要分别对桩底的沉渣进行两次清理,清孔是影响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关键步骤。桩与桩端土之间如果被沉渣阻隔,桩土间的阻力发挥减弱,导致桩基础发生沉降。清孔的主要工艺包括正循环和泵吸反循环,正循环清孔安全性高,但效率和质量低,适用于第一次清孔。泵吸反循环清孔质量和安全性都高,造价也相对较高,适用于孔深小于30m的钻孔灌注桩清孔,清孔方式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选择。
2.6混凝土灌注
开展混凝土灌注的进程中,因为其是整体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最后一道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运作流程,其运作开展的品质更是直接关乎到的桩的质量,所以,在开展建设进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坍落度需要管控在18厘米到22厘米的范畴当中。第二,为了充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以在运作进程中,在其中适量的加入专业的减水剂。第三,为了规避卡管的情况产生,运用的石料最好选用卵石,特别是最好挑选整体直径约为10毫米左右的卵石。第四,灌注的进程中,需要保障整体运作的连贯性。
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是现代化路桥工程的主要技术形式,需形成科学的施工方案,此举是首要前提。除此之外还应落实管理机制,采取科学的施工手段,以便给钻孔灌注桩整体质量提供保障。结束本工程施工作业后安排技术人员对其检测,结果表明灌注桩质量良好,均与设计要求相符。
参考文献
[1]徐宏,郭永伟.公路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山西建筑,2018,044(018):79-80.
[2]王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044(003):61-62.
[3]陈果.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J].中国标准化,2018,No.522(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