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普速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席锋
[导读]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经济也实现了持续发展。

         席锋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工务段  016000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经济也实现了持续发展。铁路作为主要的交通枢纽,已经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在社会发展进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铁路桥梁的运行状况对铁路运输网络的通畅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与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密切相关。但是在铁路桥梁开通运行之后,在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基于此,本文对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究,并在这个基础上探究了普速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技术,希望能够为铁路桥梁维修保养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铁路桥梁;养护;维修;管理技术
         1.普速铁路桥梁维修养护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1支座问题
         在铁路运输的过程当中,列车轴重会不断加大,它会桥梁对多个部件产生影响,这其中支座所受到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支座所需要承受的竖向荷载力也在不断增加,这导致列车的摇摆力增加,制动力也会同步增加,从而导致支座受到更为严重的磨损,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位移量。如果荷载进一步增加的话,还可能会导致支座出现转角超限等问题,使整个桥梁结构的伸缩性和转动能力都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板式支座螺栓剪断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这主要是由于弧形制作面制作粗糙导致的,当无法保证支座的正常位移或者弧面绣死的话,桥梁梁体在伸缩的时候锚螺栓就会被剪短,这会对支座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1.2 梁体裂缝的问题
         通常来说,铁路桥梁的运行条件都比较恶劣,其荷载量和持续运行量都在不断增加,这会导致桥梁的疲劳效应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桥梁当中混凝土构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而裂缝就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如果桥梁混凝土构件在当前裂缝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荷载作用的话,会导致裂缝进一步加深和加宽,从而使钢筋部件出现锈蚀,从而使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受到影响。通常来说,梁体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可以分为竖向弯曲裂缝、斜向裂缝以及纵向裂缝这三种。与此同时,在普速铁路桥梁维修的过程当中还发现存在桥梁缝漏砟的问题,这也是裂缝问题所导致的。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随着列车轴重、密度以及动载量作用的增加,梁体的挠度也不断加大,而两片梁同时荷载作用的概率比较小,因此二者的挠曲变化并不同步,这导致砟板与连体之间产生了缝隙,小碎石趁机流入,随着时间的推移,挡砟板逐渐松动,大的石砟也随之流入,从而造成漏砟的问题,对桥梁下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造成威胁。最后,梁体裂缝还会导致桥台顶死的问题。尤其是使用时间比较长或者地处严寒地区的桥梁容易出现这一病害,这导致梁体无法自由伸缩,顶死位置的梁体混凝土压溃破碎,从而造成局部开裂和剥落。
         2. 解决普速铁路桥梁维修养护常见问题的措施
         2.1支座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铁路桥梁所使用的支座主要是盆式橡胶,构成材料主要是聚四氟乙烯。该材料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如果受力不均匀就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如果该情况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话,就会导致支座发生损坏,从而对整个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桥梁检查人员需要对支座进行定时检查,如果发现其达到了严重磨损程度的话,就要进行更换处理。与此同时,还可以生产工艺比较先进的球形支座来代替原来的盆式橡胶支座,这种支座使用的是滑板材料,摩擦副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以有效提升支座的应力,使其耐久性得到延长。除此之外,如果摇轴支座出现了病害问题的话,需要对支座的倾斜度进行判断,如果超过了7°的话,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扶正处理。与此同时,还需要观察该支座是否存在重复倾斜的问题。

如果存在该问题的话,需要进行更换,通常可以使用铰轴支座来代替摇轴支座。该支座的线接触思路与传统支座不同,它采取的是面接触的方式,这可以有效降低接触应力,使整个支座的荷载适应性更强,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面对板式支座螺栓剪断的问题,需要保护弧面支座的弧面光滑,避免出现弧面生锈的问题。
         2.2梁体裂缝问题的解决措施
         如果桥梁混凝土结果出现了裂缝问题的话,养修人员需要相对该裂缝的宽度进行测量,同时对裂缝的走向进行检查,然后根据裂缝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具体来说,如果在铁路桥梁主筋附近出现了混凝土竖向弯曲裂缝、且裂缝的宽度小于0.25mm,或者腹板处出现了混凝土竖向或斜向裂缝、且裂缝的宽度小于0.3mm,或者在预应力梁附近出现了纵向或斜向裂缝、且裂缝的宽度小于0.2mm,可以进行灌封处理。如果裂缝的宽度超过了上限值的话,需要对该裂缝进行长期检测,了解是否持续发展。如果发现裂缝没有持续发展,可以继续进行灌封处理;如果裂缝再继续发展,则需要通过相关试验来寻找其根源,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比如粘贴钢板、体外预应力、改变结构体系等方法都是比较常用的。面对桥梁缝漏砟的问题,需要解决两片梁不平的问题,通过涂抹水泥砂浆的方式可以解决。同时,还可以在挡砟板表面铺设无纺布,防止石砟进入缝隙将挡砟板涨开。而面对桥台顶死的问题,在维修养护的过程当中需要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撑措施,防止出现突发性的事故,可以使用钢管立柱、千斤顶、工字钢分配梁以及钢垫板等制成支撑系统,保障铁路桥梁的安全。
         3. 普速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技术
         3.1实行精细化的维修养护管理
         在对铁路桥梁进行维修养护的过程当中,要融入精细化的管理思想,及时找出铁路桥梁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精准化的处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铁路桥梁的质量。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随着列车轴重和运输量的增加,质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而通过精细化的维修养护管理措施可以减少这些问题发生的频率,使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人员都能够落实相关责任,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检查人员需要做到对铁路桥梁结构的认真检查,并在其中做好评估,尤其是要关注重点部位。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对铁路桥梁的长期监测,如果发现问题的话需要及时调整和处理,并根据问题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维修养护措施。
         3.2实行信息化的维修养护管理
         当前,在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融入信息化技术,这可以使各项技术资料及时保存和随时查阅,从而为维修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在铁路桥梁运行以及维修养护的过程当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将铁路桥梁的现状和问题显示出来,而通过现代化技术将这些信息存储、数据化、归档以及分析,这可以提前发现铁路桥梁存在的问题,为维修保养提供重要的参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可以为铁路网的安全性和通畅性提供基础的保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维修保养单位要在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的过程当中坚持精细化和信息化的原则,使各项操作都能够按照《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标准落实,同时还要使各项数据和信息都得到查询和参考。精细维修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桥梁的维修养护水平,使铁路桥梁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更好地造福于其他行业,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平均,胡楠,姚永丁,严佳佳,张亚库,韩亮,王鹏军.基于模糊理论的铁路连续梁桥综合状态评定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01):171-175.
[2]翟婉明,赵春发,夏禾,谢友均,黎国清,蔡成标,罗强,宋小林.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的基础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44(07):645-660.
[3]赵筠,廉慧珍,金建昌.钢-混凝土复合的新模式——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UHPFRC)之一:钢-混凝土复合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与UHPC发展历程[J].混凝土世界,2018(10):5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