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苏苏 刘川洲
[导读] 道路和桥梁是公共建筑中最基础的一环
          
         王苏苏 刘川洲
         河南昶皓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道路和桥梁是公共建筑中最基础的一环,是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中的基础设施。在交通的运输系统中,道路和桥梁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量也在逐年递增,这对道路和桥梁的承载压力也随之增加。道路桥梁工程路段路基降沉的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对经济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隐患。那么要想避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降沉问题我们就应该在施工阶段就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和解决方法,从施工根源上控制住路基路面降沉的问题,提高道路桥梁整体施工水平和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其负责。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建设是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现代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迎合城市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民的生活需求,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激增的同时,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例如,搭板断裂、跳车问题、沉降问题等都是直接影响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同时也为了车辆和行人的出行安全,这些工程质量问题必须得到解决。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工程质量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关键。
         1沉降的危害分析
         公路桥梁工程在我国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程,它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快速安全的出行路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公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受到技术的限制或者施工过程的不规范,造成公路桥梁在实际运行时发生不同的隐患。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未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容易在公路与桥梁的连接段发生沉降,出现搭板脱空的现象,甚至有些情况下还存在断裂的现象。由于桥梁整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最大的优势是刚度大,因此基本不会出现沉降的现象,但是公路路基通常是将土壤进行压实形成的,一旦施工技术存在缺陷或质量控制未达标准,则非常容易出现沉降,尤其是在公路与桥梁连接位置,一旦路基变形则会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沉降过多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严重时会造成颠簸,也就是跳车的问题。
         2道路桥梁的沉降原因
         2.1桥头引道地基处设计不科学
         在进行地基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合理规划地质钻孔的数量,导致钻孔数量过少,并且钻孔的深度又过浅,从而导致施工人员无法正确的分析地基软土层的位置以及地质信息,从而导致桥梁路堤的软土层处理不到位。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进行计算和模拟防治时,使用的方法不科学,从而导致设计的施工方法与地基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再加上道路桥梁难免会受到雨水的侵蚀,长期下去路基自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路基强度与抗剪性能弱化,最终道路桥梁就会出现路面沉降问题,形成沉降段路基路面。
         2.2搭板结构问题
         当前的公路桥梁项目施工经常采用桥头搭板的方式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防止沉降现象的产生,从而避免跳车。虽然桥头搭板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跳车现象,但是不能完全避免,深入分析该种情况发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搭板的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搭板的近台端设计施工时,若将搭板置于路面表层以下就会在无形中增加路基的载荷,形成不合理的搭板结构;若搭板周围有低洼造成水分沉积,则水分会通过伸缩缝逐渐向下渗入,不断侵蚀路基中的回填土,使回填土的塑性增大而流失,长时间影响下导致搭板脱空,回填土也随之丧失了其支撑作用,相应的搭板在实际的运行中受到载荷的作用而逐渐产生变形甚至出现裂纹,从而在日常运营中载荷作用下渐渐变弯甚至折断。


         2.3台背地基变形机理分析
         道路桥梁在施工的过程中,时常会有桥涵结构地基变形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在一些沟壑地段发生,而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沟壑地段的土壤空隙一般都比较大,如果地基的强度不够,这些土壤空隙就会囤积大量的水分,在路面压缩性增大时,就会产生变形。在设计以及施工时,与其路段的施工相比之下,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桥头段路堤,要比其他路段的高度多出5cm左右,而对于台背基地部分来说这部分高出的路基会产生一定的应力,从而引发地基沉降问题,如果填土的容量没有差别,那么建成路面就会随着填土高度的上升为出现地基沉降问题。
         3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3.1做好道路桥梁结构的合理设计
         科学合理的设计是一个决定建筑能否坚固质量过关的基础。在道路和桥梁建筑的设计阶段,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对容易对路面造成影响的自然因素进行分析和改进,能够准确的避免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道路桥梁降沉现象。一个好的建筑施工团队一定要有着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图,好的建设设计师能够通过设计规划在建筑结构上提出要求,以达到施工建筑的坚固稳定性。
         3.2松软地基处理技术
         在对地基进行松软处理之前,操作人员通常会在建设区域内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试验区域。根据试验区内获得的参数,详细分析地基的各项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效果。将此时得到的处理方案与工程策划时期预设的处理方案相对比,并修改参数,用来指导地基建设的施工过程。操作人员需要在试验区内布置观测点,尤其是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土层条件并不优良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必须在区域内埋设足够的观测设备,用以得到全面而客观的数据。松软路堤填筑需按照频次进行观测,操作人员要将观测数据实时记录上传数据库。当路堤填筑高度低于填筑极限高度时,操作人员只需按照常规的填土速率进行施工即可。当路堤填筑高度无限接近于极限填筑高度时,操作人员需要依次降低填土速率。在填筑过程中需实时观测坡脚的水平位移状况和中心地面的沉降状况,当坡角和中心地面的位移与沉降状况趋于稳定状态时,才可继续开展填筑工作。
         3.3道路桥梁沉降段排水施工技术应用
         在道路桥梁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排水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技术。从建筑的设计初期我们就要设计好排水方案,因为一旦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又没有预留排水设计那么如果路基的含水量过高就会造成路基的土质松软,里面空气密度大。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形成软土路基,导致道路和桥梁的抗压能力,承重能力下降,而且非常容易产生沉降现象造成路面或桥体的塌陷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在道路桥梁建筑易沉降路段施工中就一定要应用到排水技术,不但要计算准确计算排水量。想要精准的计算和勘察出排水量的大小这就需要在设计施工阶段就要对该路段历年来的雨水情况进行调查和计算,再根据该路段历年来的降雨量等情况来设计需要定制多大的排水量以达到提高沉降路段路基坚实度,防止道路桥梁因为雨水而导致的沉降事故的产生。
         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善道路桥梁沉降段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效解决不均匀沉降现象的产生,才能够大大提高公路桥梁沉降段的安全性稳定性,确保整个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永亮.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36):106-107.
         [2]陈龙.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99-100.
         [3]李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199.
         [4]王冲.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3):141-142.
         [5]沈映雪.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8(04):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