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施工中涵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隋文栋
[导读] 公路工程施工中涵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技术控制薄弱环节,

         隋文栋
         身份证号码:370623197112027***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中涵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技术控制薄弱环节,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就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给运营养护带来严重的管理难度。文章以某涵背回填为例,分析了涵背回填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介绍了控制涵背回填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涵背回填;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68     文献标识码:A
         涵背回填是公路路基与涵洞通道的衔接部位,因其回填工作量小、操作空间狭窄,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经常出现回填材料不符合要求、压实度达不到设计标准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涵洞通道的运营造成不良影响:首先,涵洞与路基的差异沉降使得车辆在通过涵洞结构物时,对结构物产生不小的冲击荷载,使路涵结合处的损害严重。其次,不均匀沉降使得跳车对车辆的损害也相当大,并且加大了行车的事故概率。而且,对于高速公路来说,跳车现象对行车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降低了驾乘人员的行车舒适性。因此,必须重视公路施工中涵背回填的质量控制[1]。
1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项目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起讫里程为K36+515~K46+885,全长10.370km,主要由桥梁、隧道和路基组成,其中桥梁11座、隧道3条、涵洞通道28座,共有56处涵背回填,且涵背回填均为中高填方,如果施工控制不严,势必会造成较大范围的质量问题。
2涵背回填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要控制好涵背回填,必须掌握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源,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案例分析,我们明确了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2.1设计不合理
         在项目前期地质勘察时未能很好地对道路范围进行钻探取样或进行土工试验时不认真,造成设计所取的计算参数和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软基处治在设计上未达到规范要求。
         2.2填筑材料不合格
         不少施工单位在材料的选择上不够重视,为了方便和经济效益,就地或者就近取材,选择一些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甚至含有有机物质的填料,这些填料经过长时间的垂直荷载及车辆荷载的共同作用,非常容易发生沉降[2]。
         2.3施工管理不严格
         施工单位在思想上不重视,没有制定质量控制体系,现场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管理,选用的机械设备不符合要求,填筑层厚超出规范要求,排水防护设置未敷设等。
         2.4结构形式的原因
         路基为柔性结构物,桥涵为刚性结构物,一软一硬,经过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路基变形大,桥涵变形小,沉降差越来越明显。
         2.5其它原因
         l)由于公路施工中受高温或者低温的影响使路面基层的承载力下降再加上水分和阳光的侵蚀照射航剪强度低承载力也就不高。加上施工工期紧,为了缩短施工工期,这样就使得在质量上达不到要求规定造成大部分填土在结构物完成后再进行施工在临近涵背处留下隐患的根源,这样就影响公路施工的涵背回填质量。2)在涵背处的填土时,因振动压路机减少振动力度使压实度整体稳定性、耐久性和强度达不到标准规定,就容易出现下沉、走样、变形、开裂等现象,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中涵背回填质量控制。3)在靠近涵背、翼墙跟部油于压路机设备的局限性在碾压时出现了压实不均匀产生出死角,至使沉降稳定,直接影响了中涵背回填质量控制[3]。


3涵背回填采取的控制措施
         3.1施工准备工作
         (1)清理回填区域时,应将回填范围内的地基表土、杂物、松软土体、腐殖土等全部清理出基坑回填范围,确保回填区域表面平整,并做好基坑防排水工作。(2)涵背填土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沉降缝处理完毕、进出口“八”字墙或翼墙砌筑完毕方可进行填筑。(3)确定回填范围及纵横搭接的台阶处理标准,回填范围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执行,台阶一般挖成2m×2m,向内侧倾斜坡度为2%~4%。(4)特殊情况下(如基坑边缘有不能阻断的便道、石质基坑、安全原因)不能按照上述范围开挖及回填时,经变更审批同意,从基础顶面起至回填宽度2.0m以下部分可回填无砂大孔混凝土,回填宽度超过2.0m以上部分按原设计分层填筑碎石。(5)涵背回填材料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涵背回填采用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压实度达到96%。通过在墙体弹墨线或画刻度线控制每层厚度,每层都进行人工整平。进行材料试验,以确定标准密度、最佳含水率、碎石参配比例和松铺系数等技术指标[4]。
         3.2施工要点
         (1)回填前要特别重视基底的压实度和承载力检测,并确保表面坚实平整,所有开挖的台阶表面应密实平整,界面清晰整齐,表面密实。(2)严格控制层厚和松铺厚度,本项目在墙身左、中、右三处用红色油漆标注每层15cm压实线及松铺厚度线,同时要注明层次,严格按分层厚度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查。(3)严格控制材料含水量,严格控制压实遍数或压实度,确保各层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的96%或96%以上。“八”字墙与涵身结合部位的填筑须认真处理,保证填土和回填碎石的压实度要求,避免此边角部位工后纵向拉裂。涵背结构物0.5m范围内使用液压强夯机进行夯实,严禁使用压路机压实,避免对结构物造成影响。施工时,在涵台结构物周边范围首先进行液压强夯机的夯实,然后进行大面积机械压实施工。(4)若路基和涵背回填同时进行,路基至少要先于涵背填筑1~2层,对于未安装盖板的涵洞,其回填高度不宜超过墙身高度的1/2。
         3.3全面落实质量控制体系
         (1)施工单位应制定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工作,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2)选择合理的、足够吨位的压实机械,对于大型压路机械压不到位的区域,要使用小型压实机械碾压,压实区域做到无遗漏。
         3.4选择压实机械设备
         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尽可能扩大便于大型填方压实机械的使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施工,实施充分压实。为了便于压实机械的使用,当存在场地限制时,应运用横向碾压法捉使压路机与涵背尽可能靠近实施碾压,当压路机无法与涵背靠近时应换用小型专用压实机械进行操作。
         3.5涵背回填的施工工艺
         涵背回填的施工工艺,要根据实际路基路面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使用涵背回填施工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桥涵涵背跳车通病,在排水垫层,要铺垫层之前将地面平整成2%的双向横坡,使用桥涵背后排水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台身强度达到75%以上对于回填结构物背后初场地比较狭窄不能使用大型压路机施碾时应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压实,回填细粒材料海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回填卵石、砂砾石、风化砂岩等材料,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3.6涵背回填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在上部构造安装后对盖板涵及入孔实施对称回弹避免单侧施压现象发生,以免对墙身造成坡面。在完成涵背回填之后,那么就应该进行反开挖施工运用三轮静压的方法对与构造物接近的位置进行操作对于边角压路机无法压到的位置应运用小型机动夯或人工进行分层压实。为了使路基的衔接效果得到保障,应对涵背填土实施碾压密实在路基位置对高30cm、宽60cm的台阶进行开挖。认真进行记录对涵背回填施工台账,包括:材料名称、日期、层厚、范围、检验责任人等,促使涵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得到保障。
结语
         经过从施工准备、施工要点、体系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整个项目的涵背回填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抽检中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优质水平,受到业主及监督部门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张云龙.公路桥涵构造物路基施工中的台背回填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34-35.
[2]李会兵.压浆工艺在高速公路桥涵背回填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150-151+154.
[3]潘英.压浆工艺在山区高速公路桥涵背回填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3,9(06):58-59+63.
[4]吉海龙.农村公路涵背回填施工控制方法[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07):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