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尤世强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道路桥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世强
         622426199302057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道路桥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方便人们出行,还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为了使道路桥梁发展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加强对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提升施工质量,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道路桥梁的要求。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生产生活在交通需求上的不断提升对路桥施工管理工作提出更高标准,各项技术应用的规范合理性、施工流程的严格依据、竣工质量检测科学性等都是质量维护的关键点,基础施工技术也不例外,同样需保证施工过程中规范践行各项施工技术要点,才能避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为后续的工程使用稳定性提供保障。
         1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
         1.1承台混凝土的腐蚀问题
         在道路与桥梁的基础施工中,承台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是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承台的作用是承受、分散墩身传递的荷载,其需要有较强的承载力和强度。而现实工程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承台混凝土的腐蚀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威胁着道路桥梁的安全。导致这种问题的因素具有多方面,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承台混凝土由于水位不断变化受到荷载空气水分的危害,很容易出现腐蚀现象,给后期的整体工程安全埋下隐患,最终影响工程的寿命和安全。
         1.2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混凝土就是其中最为常见、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施工材料,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为不影响道路桥梁的后续施工,就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当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不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没有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洒水,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明显,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1.3桩身结构稳定性不足
         桩基是道路桥梁工程的基础部分,这一部分结构的稳定性将会直接影响主体工程使用性能。但由于桩身结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导致道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下降,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桩身结构稳定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打桩工艺不够科学和规范,要想提高打桩施工质量,应首先对需要打桩的区域进行地质勘测,了解打桩范围内的真实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打桩工艺。
         2道路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材料应用要点
         作为道路基础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应用材料,沥青及混凝土材料本身质量会对道路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依从材料应用要点,为道路施工质量维护提供更多支持。沥青材料在使用中需保证配比合理,科学控制搅拌温度,并在拌和前对所使用的水泥、砂石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在保证其符合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搅拌,并确保拌和均匀,以此提升路面施工的整体强度;应用石灰配比时需先对石灰材料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其百分百溶解,确保所用材料具有良好的均匀度,以免沥青干化后出现道路表面拱起问题。混凝土材料使用中需对相关技术严格管控:在材料配置中保证配比的合理性,并保证搅拌均匀,尽量使用多少搅拌多少,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车速,以免过于颠簸状况下出现离析问题;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采取分层浇筑法,并对每层浇筑厚度严格控制,以每层30cm上下厚度为宜;在振捣施工环节中需使用振捣棒充分振捣,过程均匀且要避免碰触到钢筋构件。通过对材料应用技术的合理管控,能有效避免基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裂缝及腐蚀问题,所以道路施工中务必要保证对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的科学应用。
         2.2路基施工要点
         首先,设计师要实地勘探施工现场,考察研究施工的整个环境。

主要分析本地地质、水文和气候等条件,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路基,以为施工提供指导。而且,采用质量合格的路基原材料,避免采用生活垃圾、重金属成分抄表的土壤和出现腐烂问题的土壤。这些材料的应用既会污染本地自然环境,还会大幅度下降路基性能。其次,路基处理必须注重排水,特别是地下水系丰富、降雨频繁的区域。路基规划中要涉及排水系统,在两边安装排水管路。最后,路基碾压处理。在压实过程,一定要分层处理,以确保整个路基的碾压效果。
         2.3道路工程的路面施工
         水泥是混凝土材料在配比拌和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材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水泥材料的使用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进行原料配比时,需要将施工工序中存在的误差降低到1%以内。集合材料的含水量也必须达到标准要求,通过测量对材料内的含水量进行测定。通过在混凝土材料当中添加外加剂,可以降低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因此需要做好外加剂用量的控制工作,并且按照相关要求,其使用量不能超过2%以内。在进行材料拌和施工时,如果混凝土在拌和时产生的落差值过小,可以通过调节水泥浆用量改善材料性能。如果落差值较大,可以保持材料中配比的砂率不变,对砂石材料的使用量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改善砂石配级,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桥梁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刚性扩大基础
         刚性扩大基础指的是桥梁实体式墩台浅基础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基础外伸长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必须限制在材料刚性角的正切tanα的范围内,从而降低避免材料受到弯曲和剪切作用,保证其稳定性。这种施工可以承载更大的荷载,具有较好的效果。
         3.2加大混凝土施工质量把控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规范性的操作,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通过结合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比,提高拌和水平,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在拌和完成以后,需要运输到施工地点,所以还需要提高对车速的把控能力,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水平。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应优先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将每一个土质材料结构的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半径需要控制在0~1.5m。侧模货款应保持在0.5dm~1dm的距离,避免发生模板碰撞或预埋件相关问题。
         3.3桩基础处理
         桩基础也是桥梁的基础模式之一,桩基础在桥梁结构建设中起到了较大作用。其重点是经多个根桩和承台相互衔接组成,所有桩都要插进土内,而且将之箍住能够起到共同作用。但由于桩承载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土壤和摩擦力,而桩基要具有很大的承载力,进而保证其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断减小沉降等。
         3.4钢筋施工
         在桥梁工程中,钢筋是必不可少的工程材料,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在桥梁基础施工中必须重视对钢筋的管控工作:(1)保证钢筋的质量。钢筋在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前,要经过严格的验收,钢筋的标号、强度要能够满足要求,钢筋的外观要整洁,保证无锈蚀、油渍,无折弯。(2)施工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钢筋的制作、安装过程要按照图纸标准进行,施工地点选取要能够满足工程安装需要。
         结束语
         道路与桥梁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推动我国交通发展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提高对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的重视程度,了解二者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从而有效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推动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保虎.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4):142-143.
         [2]刘振香,李卫国.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6):214-215.
         [3]崔建文.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5):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