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婵旭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李婵旭
         身份证号码:445281198507273***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市场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要想在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中实现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关键措施;分析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施工的整个环节,可以说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这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的一个基础和前提。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可靠的、高标准的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合理地分析可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最终的建造施工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科学的处理和控制措施来克服技术、人员、机械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建造施工的质量。
1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国家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但实际执行中,建筑施工行业急于求成,很多管理制度不健全,约束性差,致使工程管理效率低,尤其对于工程变更方面的管理制度缺失更严重。可见,建筑工程行业的变更会严重影响工程造价,进而对整个工程施工的预算、成本都会有一定程度影响。如果没有完善的变更制度,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预算与成本控制。
         1.2安全意识较差
         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当中,许多团队对于施工项目现场的安全防范设施不够,防范意识不到位。导致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使得团队内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举措过程当中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能和功能性较差,造成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写都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到位所导致的。所以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做好安全设施的防护,以及一些必要的安全预备手段,使团队内工作人员的或者监理人员等会出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其人身安全受到保护。
         1.3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落后
         近年来,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都是采用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如果使用这种管理模式,施工人员的工作范围显得极其有限,如只负责施工工序验收和管理,加上一些施工人员缺乏现场管理经验,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效率较低,引发一些质量问题,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减少了人员安全方面的成本投入,从而给施工现场埋下安全隐患。以上这些不利因素,大大降低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
         1.4施工现场环境因素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所处的施工现场和工作环境相对来说都特别复杂,整个施工作业具有着十分典型的多样性,复杂性,专业性特征,对于专业有着特别严格的要求,如果在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漏洞,极有可能对于整体工程造成极大的损害。同样也会看到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露天作业,面临着十分显著的季节变化因素,降雪、暴风雨等等天气和气候因素,对于整体施工作业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也会出现很多的粉尘,噪声,废弃物等等,对于周边的环境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干扰,由此造成施工环境持续恶化。


2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
         2.1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强化管理力度
         由于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巨大,旁支和主系的工作任务重多,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设定时,需要提前设置准确的目标,明晰管理的责任机制。通过对责任制度的发挥,通过设立特定的奖惩制度,使管理团队能够清楚自身的职责。在对不同项目和不同环节的工程建设进行把关的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然后再对细节进行良好的把控。团队内的工作人员应当互相督促,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建设氛围。公职部门也应当强化整体的管理制度,对施工进行良好的监管,对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予以良好的支撑。所有的工程建设都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特定的章程进行,从而优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改善管理工作的现实状态。
         2.2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庞大的项目,有很多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等,再加上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造施工对于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整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施工的过程也很复杂。因此,在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和完善其管理措施。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的督查,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实施。
         2.3确保建筑工程科学规范化管理
         保证建筑工程科学规范化的管理水平,需要再进行工程招标的过程当中,避免串标现象的发生,做好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以及承包方和施工团队的实力资质考核。要完善建筑内部的管理制度,通过优化管理的各项制度,从而使工作能够在规范化严格化的管理基础上,加强各方的协调,做好工作人员的职能划分。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人力、物力进行良好的分配,通过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提高理论素养,避免工作中的失误,做好奖惩制度的安排,从而防止责任推诿或者职权不清的情况。
         2.4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包括特别多的专业和领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涉及多种机构,其中就包括相应的监理部门和政府机构等等。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切实有效地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以此充分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政府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同时制定出相对应的制度和政策等等,为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应有的政策支持。针对监督管理部门而言,要着重把握关键环节,设置相对应的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管理,不断地促进和完善,进而确保整体工程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5优化施工单位管理
         采取加快工程管理人员网络化管理的方式,明确一岗双责的要求,业主单位为一级网格,监理单位为二级网格,施工单位为三级网格,管理人员分别对应现场施工进行管理,在网格化管理下,各单位和部门各司其职,管理效能无形中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还应将项目部领导班子划入三级网格,在领导定点、全员定责的要求下,对长期不能履职的证件挂靠人员加大管理处罚力度,抓好建筑过程中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相关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核心和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重视相关工程管理工作,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此来保证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伟,田飞.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9(05):108-109.
[2]戴世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28-229.
[3]陈玉峰,张艳伟.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阐述[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68-169.
[4]栾京蒿,李君潇.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157-158.
[5]李永华.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5):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