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育纯
身份证号码:440582199107237***
摘要:我国经济体系迅速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也在持续化运行着,与此同时面临较大挑战。以往工程管理模式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不能适应建筑工程本质需求。怎样推动建筑工程前进的脚步,成为新时代话题。相关人员要全方位的明确工程管理和施工控制要点,设计针对性的措施完全建筑工程建设体系,为实现建筑工程效率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建设工程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城市的样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建设工程既要通过工程提高进度,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又要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建设项目有隐藏的风险。项目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建筑的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建设产业为了更好的保障国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在新时期持续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及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以便在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的意义
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是建设工程企业的经营重点,意义重大。首先实行建设项目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可以为建设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其次建设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包括许多类型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不同的建设项目也具有其固有性,建筑类型、风格和规格要求的不同。若不加强管理,势必给建设项目造成混乱,达不到预期目标。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是建设项目有序过渡的有力保证。最后,伴随着建设产业的持续繁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使得建设工程的结构因创新而更加复杂,但也存在许多鲜为人知的风险。因此,加强建设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从国内各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安全与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所以其日常管理工作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这可能造成工程在施工时,使用了不合理的技术,整个工程的流程也不规范,或者工序混乱等情况,这样不仅可能使整个工程的进度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这对建筑工程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2.2建设项目有效管理模式的不足
目前,建设领域具有以下特点:工程数量不但繁多,而且工程项目程序复杂,影响力大,投资成本高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系统,以确保施工和质量管理的顺利完成。然而,很多承包商对工程施工人员、材料的使用、设备等方面的管理过于松懈,未能严格执行管理标准。企业对项目的检查主要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此种检查方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建设质量问题监督不到位,对工程进展产生不良影响。
2.3管理机制不完善
拥有良好的管理机制是确保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能够使整个项目得到更好的维护。但当前国内建筑单位,普遍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节省员工成本,对管理部门进行削减,一些管理人员甚至兼着多个岗位,这样就导致他们很难对各项管理做到有效兼顾,一些管理工作也无法得到及时反馈与落实,而且一些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管理能力,这些都对整个项目进度产生影响。
3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3.1监督工程进度,落实施工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起始之前要明确实际施工方案,分配多个施工流程时间与进程。并且针对会出现的施工问题加以防治,提出对应处理对策,将保障施工进度为基础减少施工具体时间,控制着施工运行成本。
施工方案设置中强化和设计者的沟通互动,同时施工需求的材料以及人员和机械设备都均在施工开始之前进行准备,推动建筑工程建设作业进展。
3.2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差。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会产生对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聘用筛选,选择专业程度高、技术高的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期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考核,对施工人员已施工的工程开展调查,调查其是否具备施工的能力。
3.3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放在建筑工程领域再合适不过了。尤其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建筑需求。比如,当今发展势头良好的智能建筑,就需要先进的设计理念支持,同时辅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形成完善的智能建筑施工体系。企业可以定期为员工开展先进技术学习大会,通过聘请国际具备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授课,提高员工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认知,并认清自身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企业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并通过先进设备的装配,提高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效率,进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3.4加强隐蔽工程管理,创新施工技术
隐蔽工程往往是结构性工程,验收重要性比较显著,如果存在差错会直接制约到建筑物工程安全性,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也是工程竣工结算的一个依据,所以其关联到工程造价是否准确。对隐蔽工程进行严格检验,落实验收记录以及签证工作,不仅可以给竣工结算布设正确依据,还可以切合实际的保障建筑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出现结构问题时,更加容易查找原因。和建筑工程进行比较,验槽基础工程过程中,要检验好基槽土质与深度和宽度,促使其和设计图纸内容相适应,在监理人员签证明确后开展下一道工序。涉及的工程钢筋隐蔽之前检验,对比图纸细致化的检查,抽样检验钢筋稳定性,不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不准使用。工程规格与数量和钢筋安放位置,应充分满足图纸要求,混凝土浇捣之前,确切地加验钢筋是否出现走位现象,及时进行校正。另外注重施工技术创新,选择新颖的技术和工艺增强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在施工期间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进度,得到的经济效益作用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上,提供企业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条件支撑,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操作。
3.5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制
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科学的施工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并推动整个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期间,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协调各行业、各学科的人员进行协商与讨论,确保施工管理机制得到完善。另一方面,要对施工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内容以及管理范围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就管理方式、时间等细则进行完善。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此提高施工企业与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结束语
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外来因素带给建筑工程的影响。并且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从建筑工程的内部管理,员工的技术培训,建筑物的材料选择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上下功夫。争取能够让建筑工程达到其应有的标准,并且在此标准上能够有一个更大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国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71-172.
[2]褚红江,吴晨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4):170-171.
[3]栾京蒿,李君潇.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157-158.
[4]杨靖涛.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4):158-160.
[5]韩向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