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市政供热的节能设计探索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婷
[导读]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中,供暖工程是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婷
         德州高新热力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居民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中,供暖工程是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民对供暖问题与技能技术水平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城市集中供暖与节能排放等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城市集中供暖系统中应用适当的节能技术是影响城市稳定发展的关键,为了达到最佳的供暖效果,就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节能技术,保证集中供暖的效果,从而促进城市地区的供热产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城市供暖的概述与节能技术应用的途径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暖;节能技术;途径分析
         1、集中供热节能的现状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集中供热节能的提出、操作,已经能够对很多地方的资源节省,产生非常好的推动效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创造上,同样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很多隐患和问题的处置,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对于集中供热节能本身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方面的工作安排、部署,都要加强有效的调整,促使阶段性的工作执行,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目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集中供热节能的现状,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集中供热节能的意识有所提升,但是在具体的节能设备和技术体系,以及日常的管控方面,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例如,部分地方在集中供热节能过程中,按照粗放的手段来完成,表面上能够得到按部就班的效果,实际上的节能进步空间较大,因此无法在整体的成绩上更好的提升,造成的潜在性损失较为突出。第二,集中供热节能的设备革新,部分企业完全是按照盲目革新来完成,缺少系统的考察与设备的对比,因此对于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2、影响集中供暖和供热节能性的因素
         2.1管线与用户系统的连接方式
         在集中供暖模式下,供暖管线会与用户系统进行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从而确保供暖过程的稳定性。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不同的连接方式所带来的节能效果也存在不同。在利用直接连接方式进行供暖时,需要确保用户系统所在建筑物高度大于供热系统的静水压力,并且位于最低端的用热设备,其通过的受水压力应小于用热系统的允许压力。如果在应用中,无法满足此要求,那么也将增加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系统运行的耗能量。在利用间接连接方式进行供暖时,需要保持系统间运行的独立性,将热网水力应用工况与目标用户系统分隔开,如果两者间出现了串联情况,那么也将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和节能性。
         2.2循环泵结构的选择方式
         在集中供暖系统运行过程中,循环泵结构选择方式也会对系统运行的节能性造成影响。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循环泵选择情况会和整个系统的扬程与流量通过情况决定。所谓扬程是指循环水泵应用过程中,其出水口与入水口的压力差,如果采用的水暖供热方式,因为管道内部被水分填充,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扬程大小并不会影响到水循环的进行,只是会影响到水循环的具体速度,这样也会导致供暖不及时,增加输送过程中的热能损耗,对此在选择过程中,应关注此类问题,从而起到优化系统运行情况的作用。
         2.3热网本身的水力特性
         从运行情况来看,供热网和用户网络之间一直处于并联的关系,即相互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关联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用的热网调节产品包括手动调节阀门、平衡阀门、自主式流量控制阀结构、差压式流量控制阀门、微机控制阀等。这些结构在应用中都具备了相应的应用优势,同时在选择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多种控制阀门应用到同一组供热网当中,例如将手动阀门和自主式阀门结合在一起,如果遇到突发的停电事故,可以利用手动阀门完成既定操作,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另外,目前市场中也应用了许多的双重阀门,即具备手动和自动功能的阀门结构,这也提升了热网水力特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率。


         2.4供热网出现热力失调
         在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中,供热网属于输送热量的基础结构,收到前期管网设置质量、循环泵结构工作状态等因素影响,有时也会出现热力失调的情况,即供热流量分布不均匀,使用不同用户系统所提供的热量存在偏差,导致室内温差不均的情况。面对此类问题,目前所采用的解决方式为“大流量、小温差”模式,即提高循环水泵的工作功率,加快循环水的更换速度,以此来达到缩小用户系统应用温差的目的。但是该运行方式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带来更大的能量损耗,这样很难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节能性。
         3、加强城市集中供暖技能技术的具体措施
         3.1保证温度与管网的使用效率
         城市的集中供暖系统会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注重对供暖节能技术的应用。一般情况下,供暖系统中的外部管网的输送热量效率会超过90%以上,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积极的落实技术应用的设计水平,从而保证采取合理的节能材料与节能技术。同时应注重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减少出现损坏与质量的问题。另外,为了提高热量与管网的传输工作效率,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埋入地下的热网系统主管道与辅助管道进行合理的铺设,减少渗漏问题的发生,用泡沫橡胶等材料进行密封处理,以减少地下水的渗漏危害;第二,对加热系统中的所有开放式补偿器做好隔热的处理,以减少热量的损耗;第三,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与施工标准确定管网的隔热层厚度,可以有效的节约热量和提高热量的运输水平。
         3.2科学的设计与先进技术的引进
         对于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供热与节能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合理的研究与组织计划,从而提高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所有的供热环节中可以通过我国的专业技术与措施保证计划供热点与管道敷设的位置合理。然后结合城市的温度与地理环境,灵活的设计供热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使用效果就需要设计者充分的做好现场的勘察,确保设计方案的优化。在具体的设计中还要做好能源的节约以及排放量的减少,充分的发挥人力与物力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应用到工程的运行中,从而起到有效的节能降耗的作用。
         3.3对于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
         在供暖系统中使用绿色环保材料能够有效的减少供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与能源浪费问题。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绿色化环保技术与材料的应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选择合理的环保材料是提高整个供暖系统运行的基础,同时需要通过加强对环保技术的研究,结合供暖系统中温度、压力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合理的绿色环保材料以及高度的关注供暖系统的最新发展状态以及绿色材料的积极引进。现阶段我国普遍应用的是聚氨酯保温材料,它的保温性能很好,在热量损耗的减少上具有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管道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另外,对于调节闸阀的选择,就需要考虑耐压及耐温等特性,同时流量特征要最大程度的趋近于直线,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流量调节效果。对于平衡阀的安装,就要考虑要增加一定的阻力,消除环路剩余压力,进而让管路内的整体压力满足用户流量要求,以解决局部供暖过热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供热系统要想获得节能减排的效果,则必须长期对其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发展,而这也正是我国社会经济要长期完成的一项重要目标。目前,必须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将原本的重要管理方法予以改进,将供热系统采取的相应措施予以调整,从而使我国工业化生产锅炉的燃烧效率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吉汝哲.医院供热系统节能管理措施与设备维护[J].传播力研究,2020,4(07):141+143.
         [2]张冬至.新时期市政供热的节能设计探索[J].中国住宅设施,2020(02):18-19.
         [3]钱有泽.热工自动控制在供热系统中节能效果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46(02):25-26.
         [4]罗勇.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215.
         [5]王国伟.供热换热站及热力二次网节能改造浅析[J].山西建筑,2020,46(04):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