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
杭州政兴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00
摘要: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领域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进行探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基础建设内容,其施工管理效果和养护技术水平会直接决定整体工程的质量。良好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对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还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研究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重视。
1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1.1 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在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之前,都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审核和确认,并且对施工建设过程中利用到的材料规格、标准等也需要在图纸中详细标注出来,要求材料购买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购买,尽管这些材料都可以在材料市场进行购买,而且进货渠道也较多,但是对于供应商的选择,需要对其产品销售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了解,进而选择那些检查质量达标的材料。对于选购的材料,使用之前也需要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材料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时,每一批采购的材料在入库保存之前,都需要将购买时间、购买渠道以及供应商详细F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确定各方责任,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及时处理,并及时和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
1.2 整体工程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占地面积较大,施工作业点较为分散,而且各个施工项目涉及的专业也较多,因此也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为了保证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和各个区域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施工,并且保障项目的衔接性,就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进度的确定下,应用分段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围栏,而且在车流量较多的路口,也需要配置专门管理人员或交警协助疏导,避免发生交通堵塞情况。同时,在夜间作业时,也要设置施工指示灯,将其放在显眼的位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各种垃圾以及废料。另外,还需要相关人员正确掌握植被栽种时间,了解植被生长特性等,解决景观设计和土壤调节问题,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1.3 植被成活率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除了基本建筑、墙体等建设之外,还需要种植各种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环境下,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有些植物对天气、土壤、水分等要求较高,缺失有效管理可能会导致其死亡,降低成活率,因此,就需要在施工管理中加强对植被成活率的管理。特别是植被移栽,很多植被在移栽过程中死亡,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技术或手段,提升植被移栽的成活率。比如,可以加大植被根部的土球规模,避免对植被的根系造成损伤;而且还可以在植被完成移栽之后,及时向植被表面喷洒一些具有蒸发性的移栽剂,尽可能保证植被的水分,提升其存活的概率;在移栽过程中,尽可以增加人手,提升移栽速率,避免植被在等待移栽时缺水;对于一些喜阴植物,要做好庇荫处理;针对一些老树木或名贵树木,可以减少其枝杈和树叶的数量,避免营养缺失。
1.4 相关人员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人员较为复杂,整体建设队伍包括设计师、种植师、管理师、绿化养护师、整地师、施工者等人员,不同人员有不同的职务,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不管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加工对相关人员的管理,高度重视选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并时刻关注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情况,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监督机制,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提升责任意识,减少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
2.1 抗旱灌溉技术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需要对植物进行适当水分灌溉,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不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同时,在不同环境下,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也存在不同,在春季、秋季雨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对植物增加浇水量或浇水次数,并且相关管理人员还要结合植物对水量的不同需求,制定植物灌溉水量需求表,定期对植物进行浇水灌溉。
2.2 病虫害防治
针对园林绿化工程来说,病虫害是影响植物正常生产的关键,不仅会导致植物生病,出现树叶枯黄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植物死亡,特别是大规模的病虫害,更容易加快植物的死亡。因此,针对病虫害防治,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提高重视,调查研究园林绿化工程中那些区域容易发生病虫害,了解病虫害的产生规律,并结合病虫害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还需要适当增加植物种类,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园林中植物种类少,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情况。另外,针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病虫害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开展精细化的管理,认真对待园林中的每一种植物,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并治理。
2.3 土壤养护
土壤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生长质量。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要对工程建设区域土壤情况进行调查,在有必要的情况,需要到相关资质单位进行土质成分化验和分析,进而结合结果对土壤进行适当营养补充,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提升植物的生长速度以及成活概率。同时,施工单位要结合植物需求,对其进行施肥,保证植物生长影响,避免由于土壤养分过少,导致植物生存受到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土壤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注意施肥量,避免施肥过分导致植物营养过剩死亡,而且还能减少经济成本的投入。
2.4 排水
土壤中含有的水分过多也会导致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出现烂根情况,甚至是死亡。植物种类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其防涝能力也会不同。因此,养护人员需要在对植物进行养护的过程中,结合植物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排涝方式。一般常用的排涝方式有三种,分别为明沟排涝、暗沟排涝以及地表径流等。尽管对于植物生长来说水必不可少,但是假如土壤中的水分处于过度饱和状态,那么多余的水分会对植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这时就需要进行排水。特别是要对地势低洼容易产生积水的区域进行排水处理,对于绿化面积较大的区域,假如植物对水的要求较高,就需要在该区域安装水管、自动喷灌设备等,定期对植物进行喷灌,避免水分过多。
3 总结
总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逐渐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为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重点进行建设材料、整体工程、相关人员、植被存活率等方面的管理,并对园林进行抗旱灌溉、病虫害防治、土壤、排水等养护,进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春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分析[J].中国地名,2020(2):57-58.
[2]葛伟.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居舍,2020(4):121.
[3]靳春燕.绿化工程园林园艺施工及养护技术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9,9(12):283-284.
[4]李奇敏.浅析住宅项目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54-255.
[5]黄子惠.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147.
[6]王娟,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要点[J].时代农机,2015(06):160,162.
[7]孙萍萍.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的途径及方式[J].现代园艺,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