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丁凡
330522198712121***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早期的经济建设工作开展主要以“粗放型”经济建设为主,虽然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使得对于生存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品质与整个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代越来越多园林建设走进人们的视线,园林工程不但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园林建筑为文化广场、公园、小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园林是人类的优质休憩地,是人类在施工建造方面的工艺品。园林建筑不但可以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成为城市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园林模拟生态系统能够净化城市空气。为此,加强园林施工管理十分有必要。
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期间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
1.1规划整个设计阶段技术的应用要点
科学的规划是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的重要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期间,要充分秉承科学的设计理念,同时遵循生物多样性进行可持续建设规划,合理的融入整个城市的文化元素,使整个城市建设的美感得到更好的展现,增添整个城市建设的艺术气息。
1.2设备配备技术的应用要点
由于地理位置的分布的差异性特点,不同地区的气候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土壤内部的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与此同时,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也有一定的差别,只有将绿色植物与土壤的特性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更好的保证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品质,为树木及绿色植物创造一个优质的生存环境。
1.3植物造景技术应用要点
植物的艺术性是园林设计与建设的重点,在园林建设期间,要注重造景技术应用的力度,利用多元化的植物,结合城市建设的特点,既要展现植物的艺术性,同时又要彰显整个城市建设的合理化。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使植物更具现代城市建设的气息。不但使人们的感观得到更好地满足,同时又赋予了植物鲜活灵动的特点。
1.4植物栽培管理的要点
植物在耕耘及播种之后,还及时进行维护,园林植物的成活率便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人员要聘请一名专业的园林绿化维护人员,能够熟练对绿色植物的松土、施肥及浇水等相关作业的人员,严格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规划化的进行绿化工程的维护工作,确保绿色材料的成活机率,使整个园林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2园林施工技术要点与管理对策
2.1完善园林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是保障园林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出台了关于园林施工的法律法规,但在实践建设中未对施工具体管理内容做出明确规定。为了提升施工管理水平,需要在现实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园林工程管理计划。深入开展园林工程建设风险评估,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地质情况和植物生长环境要求,开展园林施工建设工作。同时,增强园林管理监督执法力度,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更好地确保园林工程管理质量,离不开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园林施工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提升对风险管控意识和人员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视。建设单位需要对园林施工建设内容,创建一套完善的园林工程管理体系。随着施工进度和实际施工情况的变化,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组织完善管理,并合理规划施工区域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开附近居民休息时间,注意防尘遮挡工作,只有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园林工程依法合理实施。
2.2优化关键工艺管理布控
施工管理中对关键技术和工艺开展布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将园林施工内容不断细化,结合施工进度制定每月、每周和每日完成工作量,根据施工难度和主客观因素适当调整,更好地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做好施工环境成本管理工作,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为建设单位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体优化管理措施包括:(1)对园林工程的相关建设单位开展合理调整和优化,设置部门过程中功能与职责相匹配,独立完成施工任务。(2)引进同行业先进技术管理方案,结合自身发展不断完善管理制度。(3)依法开展各项施工工作,确保建设施工项目有法可依。(4)结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适当开展降噪、降尘等施工作业。
2.3施工重点环节的技术管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环节即为苗木的种植。施工单位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例如温度、湿度与土壤等,对植物的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要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同产地与成长期、并且具有相似规格形状的苗木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方便后期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可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那么就必须要充分重视对苗木的管理工作。要对苗木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图纸的实际要求对苗木的类型进行选择,使其能够充分满足相关的标准。在选好苗木以后,要对苗木种植的布局进行科学的规划。要结合绿地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对布局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要使得绿地做到层次分明。在移植树木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保护苗木的根系,有效防范损伤根系现象的发生。要选择使用已经浸湿的草绳对树干进行缠绕,对叶面喷洒一些水,这样可以防范苗木水分的蒸发。在将苗木种植完毕后,要浇透定根水,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恢复根系。
2.4加强土壤类型的选择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对于土壤的类型要求也有着较大的差别,绿化工程建设之前,要先对土壤的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保证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根据植物的生长特征及土壤的要求进行土壤的选择。其次,加大土壤改良及培育的力度,及时清除土壤中的细菌,更好的保证立体绿色植物的成活率。为整个立体绿色景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长环境。再者,还要根据土壤的条件进行肥料的植入,提前做好相应的排水设施,为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提供强大的保证。利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保证园林绿地可持续化建设的理念,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用地的规范化管理,提升整个园林绿化的建设品质,为立体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2.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技术管理教育
安全是一切工程管理开展的前提,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涉及安全管控的部位要做出明确配图、文字说明。强化安全意识,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员工定期召开安全工作宣讲。在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上,从支持安全教育、重视安全工作态度出发,形成惩戒为辅、教育为主的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纳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方法,通过实操演练、多媒体技术等开展多元化教育模式。为了确保园林施工水平,还需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员工技术层面的支持,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
结束语
园林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环境的同时,增添了一抹新的活力。现阶段,园林工程建设在城市化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可以充分发挥其人文生态价值。为此,施工建设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科学、先进的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不良因素的产生,从而更好地提升园林建设水平,更好地满足与人们对绿色舒适环境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玲.加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探讨[J].现代园艺,2018(4).
[2]杨东玉.加强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J].门窗,2018(3).
[3]郑婷婷,吴颖超.现代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