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龙飞
[导读] 随着房建土建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增,对于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龙飞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088
 
         摘要: 随着房建土建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增,对于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优化,才能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帮助施工人员完成支撑体系的合理构建,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方法,并研究提升技术应用效果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
前言
         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也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应加强对房建土建工程的重视,转变传统建设理念与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辅助性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保障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技术。由于该技术类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程建设面临的安全隐患增多。为此,应明确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并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当中加强控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与标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优势。应该以实际施工情况为依据,制订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案。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念
         通过搭设支撑性模板,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高空作业当中,这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通常情况下,水平混凝土模板构建的支撑高度应该超过8m,其跨度应该超过18m。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还应该对总体载重能力进行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应该超过10kN/m2,集中线的载重应该超过15kN/m2。在设置竖向构件的独立支撑时,应控制其高度在6m以上。以设计、测算、制造和安装作为施工的主要流程,进行合理浇筑,处理保障高支模模板的稳定性,促进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高支模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在实际施工当中应加强有效防护处理,防止施工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严格控制施工流程与工序,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先进施工经验的缺失,加上相关标准与规范未能形成有效统一,会导致高支模施工中出现诸多问题。施工中存在的随意性较大,导致该技术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对于施工人员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在选择施工人员时未能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导致在高支模施工中出现不规范操作等行为。缺乏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导致人员部署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不仅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也会造成资源浪费问题,导致工程建设的成本增加。在制订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时,未能对现场进行有效勘察,对施工现场的地形状况、地质状况的了解不够全面,导致施工中受到诸多意外因素的影响。

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施工准备
         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因此在施工中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设计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地形状况和土壤条件等进行深入勘察与记录,综合考量技术影响因素,确保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增强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施工中需要应用较多类型的机械设备,应该加强对设备运行性能的检查,防止在施工中出现严重的故障。同时,需要对相关硬件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引导施工人员对施工规划进行分析,以增强施工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在施工现场开展调查工作,实现对施工隐患的有效排查。

3.2高支模检查
         高支模的有效全面检查,能保障技术应用的实效性,满足房建土建工程对质量与进度的要求。由于在安装支架中应用的零部件较为繁杂,从质量、规格和数量等方面进行检查,针对剪刀撑和载杆等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接线长度和扣件等满足设计要求。能防止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出现较大的偏差,同时促进支架稳定性和承载力的提升,满足对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施工人员应对房建土建工程的整体进度进行分析,保障高支模施工组织规划的合理性。在现场进行合理掌控,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当施工中出现不规范行为时应该进行制止,防止对施工质量与安全造成威胁,保障在规定工期内完成任务。

3.3楼面支顶的安装
         梁与轴线的放线施工,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关键,能够为楼面支顶的安装奠定基础。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楼面的水平标高,在安装门式脚手架时应该以纵梁方向为依据。在安装完成后应该进行校直和调平工作,保障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安装首层门式脚手架提供保障。应该对脚手架的两侧进行有效的锁紧处理,在安装的过程中应该在两侧同时进行。为了保障脚手架的安装稳定性,应对下层门式脚手架和上层门式脚手架的立柱位置进行严格控制,使其处于同一条轴线当中,保持其整体稳定性,防止对施工安全造成的威胁。

3.4外圈框架柱梁施工
         分层施工的方法通常应用于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当中,由于其存在较大的柱梁筋密度和较高的自然层高度,因此在施工中应该采用先浇柱、后浇梁板的方法。

在井格梁屋盖的施工当中,为能够有效支撑水平抱箍,应该合理运用四周的梁柱和满堂排架。促进外围框架柱梁和满堂排架稳定性和刚度的提升。水平剪刀撑应用于满堂脚手架的施工当中,应该对其间距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应该每4排立杆设置一道。将短钢筋应用于楼面中庭周边梁面当中,对连接杆件进行锁死处理,结合扣件和短管的合理运用。合理设置纵向水平杆,确保其两端与柱侧面的有效接触。为能保障良好的水平防护,同时为上料工作提供保障,还应重视密竹平台的有效设置,通常应该以三层楼面标高和满堂脚手架内部主梁底的水平杆标高为依据。为了增强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应该应用水平和斜向钢管,使其在中庭四周形成良好的支撑与连接保障。

3.5混凝土浇筑
         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混凝土浇筑效果会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运后的运行状况,因此应该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应该严格依据设计规范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障其良好的性能。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提前对运输线路进行规划,保障混凝土罐车运输过程中不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做好相应的洒水与遮阳处理,避免水分的过度散失。运用混凝土泵和汽车泵输送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有效浇捣,在此过程中,应由梁中间向两端施工并保障推进的速度。在混凝土浇筑环节,还应对混凝土的高度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超过145mm,在堆放的过程中保障其均匀性。在施工现场应保障平铺的及时性,确保振捣速度和遍数符合施工要求与标准,防止出现严重的离析和振捣不完全问题。
3.6高支模的验收
         在整个支撑系统当中,高支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严格控制器验收过程,防止在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增强验收流程的规范性与标准性,严格检测高支模施工系统的各个环节,深入分析其匹配性,保障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效果。应在明确单个支架质量的同时,应该深入分析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促进其实际应用价值的提升,防止在投运后出现严重的故障,威胁人们的居住安全。

3.7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于房建土建工程中,应严格控制其拆除过程。在完成混凝土浇筑的一周后,应由专业人员严格检测混凝土的强度,确保其达到设计值后对高支模进行拆除处理。若混凝土的强度不满足拆除要求,应待强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后对其进行拆除处理,防止拆除工作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在拆除高支模的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先浇筑后拆除的方式,同时严格按照分段、分级和分部的顺序进行拆除。

3.8柱梁模板拆除
         柱梁模板的拆除,应该在完成侧梁模板的拆除后进行。应该保障拆设渠道搭设的合理性,为拆除模板和木枋奠定基础。拆除施工应该明确施工次序,包括了松枋、松板、模板和支架等,应该对拆下的部分进行分类堆放。与此同时,还应对拆除的力度进行有效掌控,防止楼层建筑由于拆除力度过大而受到严重影响。在完成拆除后,应该及时运输拆下的模板和支架,防止对施工现场造成的影响。若未能对其进行及时运输处理,应该对其与楼层的距离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应该大于10m。防止物件堆放在通道口和出口位置,其堆放高度应该控制在1m以内。模板在后续施工中依旧可以得到再次利用,能有效降低施工建设成本。为此,应对拆下的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当出现破损等问题时应该采取针对性养护措施,对其进行清洗后按照规格和类型进行保存,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4.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建议
4.1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施工企业应该消除只顾眼前经济利益的陈旧发展理念,根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与岗位工作需求,制订针对性专业培训计划,促进施工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促进施工规范性的提升。同时,应该加强岗前培训,使其了解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防止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

4.2应该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为此应该由专业人员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调查与分析,确保其具备生产资格证与良好的社会信誉,从源头上控制材料质量,高支模所用材料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符合设计标准。同时,应结合市场价格和政策等因素,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防止由于价格波动过大引起的成本升高问题。

4.3应该编制高支模专项方案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有效勘察,对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增强专项方案的可行性。重点对钢管支架的搭设、工程监理等加以关注,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制订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对意外因素的综合分析,确保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降低对企业和人员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当前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能促进施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前建筑行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趋势下,建筑企业只有合理控制施工技术,才能促进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提升,增强其自身竞争实力。但由于施工人员的自身素养问题、管理部署问题等,会导致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较多的隐患。为此,应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高支模检查、楼面支顶的安装、外圈框架柱梁施工、混凝土浇筑、高支模的验收和高支模拆除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切实增强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邹浩.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21):85.
[2]郭应海.探讨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0):14–15.
[3]张坤.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居舍,2019(20):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