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优势和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龚玉
[导读] 在本文之中,我们首先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龚玉   
         身份证号:510623198608149***
         摘要:在本文之中,我们首先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工程测量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重点和要点,希望能对工程测量从业人员起到应有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技术;工程测量;优势;应用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势分析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共有32个国家在研发无人机,而目前的无人机类型也高达300多种,一共有41个国家正在使用超过100种以上的无人飞行机械。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更多的国家开始创建了民用无人机产业,这也使无人机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逐渐转向到国外的高端品市场之中。有专业人士认为,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全面发展,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全面的构建,而我国的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也标志着我国无人机遥感技术进入到社会应用的全新阶段[1]。
         无人机遥感技术本身有着迅速便捷的优势,无人机本身不需要专业的驾驶人员操控,这也不不需要去设置相应的驾驶设施和安全逃生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机体的重量,这也使无人机能够更加轻便的飞行。无人机的检测系统反应较为灵敏,这也使工程测量的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其次,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监控体系更加广泛,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针对更小的技术空间开展监测活动,使多种数据收集活动能够更好的开展,同时也能够结合相对较大空间的监测要求开展作业。无人机遥感技术往往需要应用到光谱分析,结合监测对象的要求和实际范围进行监测,无人机遥感技术往往需要通过光谱分析对监测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收集和整理,从而使多架次大规模的测量作业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这也能够使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得到全面提升。除此之外,无人机遥感技术数据处理的速度较高,其分辨率也相对较高,相比于卫星影像的分辨率而言,无人机的影像分辨率较高,其精度范围在0.1-0.5米之间,而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与GIS技术进行全面集成,从而构建出更加有效的监测应用机制。
         虽然说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之中有着诸多的优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人机遥感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首先,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飞行稳定性相对较差,机体轻便虽然是无人机最为主要的优势,然而无人机的机体相对较轻,再飞行高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容易收到高空风力的影响,导致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下降最终产生了影像模糊的问题。其次,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传感器调控机制不够灵敏,很多无人机在技术的限制之下,难以装载更高精准度和灵敏度的传感器,而这也会导致检测工作的精度和准度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相应的图像和信息也无法得到全面获取,难以达到大比例尺的测量需求;除此之外,过度依赖通讯体系也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缺陷之一,无人机需要技术工作人员加以操作,通过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既定的目标之中,因此无人机的操作程序对于通讯体系有着一定的依赖性。无人机的通讯系统对GPS有着较为强烈的依赖,而这也为很多恶意的黑客提供了盗取无人机数据信息的可乘之机,导致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使用过程之中容易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2]。
         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一)无人机航空拍摄
         考虑到无人机承载能力的要求,应该对无人机装载的拍摄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来说,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之中的应用需要装载轻型的光学相机、较高分辨率的CCD数码相机、激光扫描仪等多种设施,而在无人机内部还包含了细微的计算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这些系统装载的目的在于对拍摄的影像进行初次加工和处理,并在处理之后将相应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暂时性保存。

随着相关技术变革的不断推进,无人机航空拍摄的图片影像分辨率也在不断提升,单词航拍的拍摄时间也得到了延长,其能够保存的图像和信息量在不断提升,这也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全面应用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3]。
         (二)数据收集
         根据数据收集目标的差异,无人机数据收集的相关工作可以被划分成为手动收集和自动加密等环节,而在这之中,手动收集则是依托于先进的计算机远程调控技术,让无人机的操作者在基站操作,根据相应的数据收集要求,操作无人机对相应的图像加以拍摄,进而获取需求的数据与信息。自动加密则是无人机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将铺设设施与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存储到存储器内部,同时为了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会对存储器进行加密处理,在管理者需要使用无人机内部拍摄的图像时则需要获取对方的访问权限,这种加密处理技术往往能够确保数据收集的质量与安全性。
         (三)数据处理
         与传统拍摄形式不同的在于,无人机搭载的小型数码相机的影像并非是规则排列的,其旋偏角与俯仰角相对较大,航向影像的对低额度较高,模型却非常小,往往会出现影像变形的问题,这也导致空三角测量数据的精准程度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种问题也会对空三自动转点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工作量不断提升,而影像的模型相对较小,这也需要在立体测图环节之中结合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调整和处理,如果说相控点存在着密度较大的情况,区域网平差后的平面点精准度则会得到全面提升,而如果相控点相对系数,平面与高程也会出现相对偏低的问题,在后续相控点安排过程之中就会选择对比密的规划,从而使成图的精准度得到提高,然而相控点密度也不是唯一能够决定成像精准度的因素,在进行空三解算运用时,也要引入人工干预机制,将测量区域进行合理划分,然后通过Geoway_AAT软件对各个操控点进行解算处理,从而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处理结果[4]。
         (四)低空作业
         在运城低处、山高处,航空飞行器的起降环境较为恶劣,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往往难以获取预期的成果,而通过低空无人机航摄影像的引入,能够更加高效精准的获取航空影像,进而使测绘结果的现势性得到全面提升,强化测绘应急保障的服务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其获取的较高精准度的影像也会在迅速处理之后在城市动态监测、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应急救灾、资源分析、农林测评和城乡规划之中得到合理应用,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成效的提升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进步,能够推动测绘技术领域的全面发展,使测绘结果得到合理的处理,强化测绘的应急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低空无人飞行遥感技术有着较为灵活,可靠性较强的特点,运行速率较快,运行范围相对较广,能够为工程测绘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而相应的研发部门也要不断提升研发力度,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研发活动,构建出更加完善的无人机服务机制,提升运营管理、技术培育、售后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的有效性,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当前一种全新的技术,其有着检测效率较高,成像质量较高的特点,其监测有效性也能够得到全面保障,而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到工程测量的具体流程之中,能够达到提升工程测量精准度的作用,这也就要求了相应的技术人员能够明确当前工程测量的本质要求,不断提升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为我国工程测量行业的全面开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孟凡茂,胡海金.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20,9(4):107.
[2]田俊鼎.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3):86-87.
[3]卢铭,杨兆祥.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实践及应用[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123-125.
[4]蒋宝忠.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优势及在测绘测量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下),2019,(12):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