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园园
泰安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第二工程部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回填压实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将会降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对回填压实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探究有效的防治手段,有利于科学指导路基工程施工。笔者结合工程施工经验,对路基工程回填压实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探究操作性强、收效明显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路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共促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提升。
关键词:防治;质量通病;回填压实;路基工程
引言:在路基工程的回填压实中,填土不满足实际要求、倾斜碾压或者超厚回填等等,均会导致回填土无法满足施工的实际标准,影响路基的实际密实度。要改善路基工程施工中会存在的上述问题,各施工管理者便应对现有的回填压实作业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其中影响施工质量的不同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路基工程的质量,保障路基密实度及稳定性。
一、倾斜碾压
倾斜碾压即在填筑段中随高就低,让碾轮进行爬坡碾压[1]。会导致该类状况的原因在于,填筑段内未对底层进行良好的整平作业,在此基础上便开展填筑。或当沟槽内出现不一的填筑高度时,让碾轮在出现纵坡的状况下开展碾压工作。这一状况会导致碾轮的压实重力出现分力损失,此时碾轮无法在纵坡内将实际的压实功能充分发挥,由物理相关理论可知,当坡度更大时,碾轮会随之损失更大的压实功。
为改善这一问题,施工方可采取以下防治手段。首先,在路基的总宽度中,要利用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填筑。其次,当路基地面横坡或纵坡其坡度比1:5更陡时,应将其做成台阶。最后,在沟槽分段回填中,要以分层倒退方式将台阶留出,而台阶高应和压实厚度相同,且台阶宽应在1米以下。
二、超厚回填
超厚回填一类为路基填方,一类为沟槽回填土,在未按规定的状况下虚铺厚度回填[2]。在严重状况下以推土机对沟一次填平。该问题存在的危害有:无法保障所铺层厚中松土均达到目标密实度。若为道路时,则会导致路面结构及路基的沉陷,若为管道时,则其胸腔部位无法满足目标密实度,胸腔部位土压力会比地面荷载、管顶土压力更小,最终造成管体上部的破裂,或导致无筋管被压扁。
会导致该类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施工者、技术人员对以上问题的了解不足。其次是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不足,或技术交底不够清晰。最后是施工者的不规范操作不顾后果。要做好对上述问题的防治,可参考以下几点:首先,施工方要对技术培训更为重视,让施工者及技术人员均掌握分层压实等工作的意义。其次,要将技术交底做好,以此保障沟槽回填、路基填方内的虚铺厚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最后要对操作要求严格规范,严控施工质量管理,对不规范操作进行惩戒。
三、挟过湿土及有机物回填
该问题会出现的现象有:填土内出现木块、树根、杂草、过湿土或有机垃圾。会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有:首先,是施工者的技术素质偏低,施工方的管控不够严格。其次,是取土土源内含有大量水分。最后,是备土时遇雨,引发土的过湿,也未经处理便直接使用。
会导致的危害有:当有机物腐烂后,会造成土体中的空洞。过湿土内水含量会超出最佳的压实水含量,导致施工密实度受影响,引发路基的不均匀沉陷问题,导致路面结构的变形[3]。可使用的防治方法:首先,施工方在填筑前,要对地面淤泥或杂草等物进行清除,含有机质土、过湿土严禁用于施工。在沟槽回填中,要对槽底的草、木料等杂物进行清除。其次,在过湿土的处理上,要对其进行掺干石灰、晾晒等处理,发现其含水量满足施工要求时再使用,再完成摊铺压实工作。
四、挟大块回填
该问题会出现的现象有:填土内存在大石块、大砖块或大硬土块等等。
会导致的危害有:填土内会挟带有块状物,影响了土颗粒间的互相挤压,影响了整体的密实效果。此外,块状物会支垫碾轮,最终引发叠砌问题,块状物的周边会留有孔隙,引发日后的沉陷状况。
会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首先,是施工方对杂物、弃土方的不愿多运。其次,是对大块物会对夯实带来的不利影响了解不足。最后,是交底的不够明确,或施工控制的不够严格。防治方法有:首先,回填土的交底中应将带块状物回填会导致的危害清楚告知操作者,使其遵守施工规范和要求。其次,施工方要对施工做好管理,当填土内出现大石块、大砖块等物时,应及时将其拿出,打碎或取出大于十厘米的硬土块。
五、冻块土及冻槽回填
该问题的现象有:在冬季施工的回填土中,回填冻土块,或于结冰底层上进行回填。成因分析:施工方不够合理的技术交底,或质量管理不够严格,未规定合理的冬季施工措施等等。其次,在已夯实下层、槽底内,未进行连续回填,或未进行及时覆盖,或覆盖效果不佳,最终导致受冻。
该问题的危害:首先,当膨胀冻块出现融解时,会导致填土层内出现较多空隙,则影响了填土层的均匀密实度。例如在回填大冻块时,它周边因冻块支垫则亦无法夯实。其次,当土体结冻时则其体积会膨胀,一旦化冻后,会导致回垣下沉。其防治措施有:首先,施工方应针对上述问题做好对施工者的技术交底,同时从上述现象出发做好对应的管理,避免施工者的违章操作。其次,施工方应从施工有关规范要求出发,严禁冻土回填,当发生堆存土均过湿或冻结的状况时,要进行换土回填。最后,当发现回填沟槽受冻后,施工方要及时对冻层进行清除再开展回填。当暂停、隔夜再回填时,其回填底层应进行覆盖保温。
六、不按段落分层夯实
该问题的现象有:路基下沟槽回填土其段落分界模糊,分层不够清晰,搭茬处未留好台阶,在下段碾压时,碾轮未到位,或对边角漏压等等。成因分析:首先,是施工方未从分层、分段等施工技术要求出发开展回填,仅随高就低、层厚不一的完成回填。其次,是分段回填内搭茬未参考各层倒退台阶的实际要求进行碾压填筑。最后,是对未碾压边角进行夯打。
该问题的危害有:搭茬处会存在碾压不实问题,其分层超厚处的密实度不满足标准,边角的漏夯等均会导致路基后续的不均匀沉降,以及路面变形问题。该问题的防治方法:首先施工方要从规范出发,分段水平并分层进行回填,各段端头的各层倒退台阶其长度应在1米以上,在下段接填时,碾轮应和上段已碾压端头进行重迭。其次,当槽边出现弯曲不齐问题时,应及时切齐槽边,让碾轮尽量靠边进行碾压。在检查井周或其他边角位置时,以人力夯、动力夯进行夯实。
七、带水回填
该问题的现象有:它多发于沟槽回填土内,其中积水未排除,回填土带有泥水。会产生的危害:在带泥水回填中,其土层含水量饱和,因此无法保障夯实效果。若地下水位出现下降,且饱和水出现下渗现象后,填土会出现下陷问题,导致路基安全受到影响。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地下水位比槽底更高,在没有采取降水措施,或所用降水措施效果有限,或填土前便停止降水,此时地下水会积在槽内。或浅层滞水往槽内流入,或雨水等水流入时,未经排净便进行了回填土。防治方法有:首先将积水排除,对淤泥进行清除,保障槽底干燥再开展分层回填夯实。其次,当积水排除存在困难时,也应清除淤泥,再完成分层回填砂砾等工作。或在保障含水量最佳时作夯实。
结束语:结合以上,在路基工程回填压实施工中,在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的同时,要结合施工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避免出现回填压实存在的质量通病,以保证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浅谈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低碳世界,2018,000(009):241-242.
[2]谢军,赵宏博.道路路基工程回填碾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16):1420,1415.
[3]罗秋福.公路路基压实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4):2375-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