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升
620502198908046***
摘要:社会的发展推动建筑的崛起,但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在建筑行业中通过对质量的控制,可以使建筑企业从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探讨将质量控制到最佳状态,防止建筑施工中发生意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治疗控制;途径
引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建设工程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城市的样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建设工程既要通过工程提高进度,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又要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建设项目有隐藏的风险。项目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建筑的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1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达不到要求
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建筑行业衍生出诸多新技术、新标准,很多单位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不过由于建筑行业涉及的技术工种、知识类型繁多,加上不同单位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建筑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导致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及时更新施工技术,一味沿用传统施工技术又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需求,这十分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此外,不同建筑有着不同的施工技术要求,各个分包商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应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加上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很多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造成建筑工程施工中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难以切实得到保障,这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的优化。
1.2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不足
在建筑施工中,有一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中缺乏明确的施工成本管控措施,一般情况下,这些建筑企业都是在建筑施工结束后才进行成本核算,最终导致整个施工中难以节约成本,这种不科学的成本管控方式在施工中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使施工管控工作难以开展,最终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1.3监督机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关联紧密,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很有可能导致其他环节发生问题。监督机制的作用,就是确保工程流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都能满足要求。不过,一些施工单位过于重视施工,对监督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施工现场没有落实到位的监督管理工作,致使施工现场的一些不合规操作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经常造成质量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建筑施工与质量控制的意义
2.1微观角度
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质量控制,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筑设施性能的要求,从而发挥出建筑设施的效益,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的保障。
2.2宏观角度
由于当今我国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据调查显示,2019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约为248446亿,与2018年相比,同比增长了5.7%,建筑行业占GDP总额的7%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3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整改措施
3.1树立质量控制理念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意识到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更好地规范相关人员的施工行为,从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
为了更好提高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注重管理方案的落实情况,而不是仅仅把规定停留在口头上。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和不合理的施工行为,更好地纠正相关行为,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另外,需要建立质量管理常态机制,将质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保障了施工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应用到建筑项目当中,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2提升工艺水平
对于当前的建筑施工而言,建筑企业需要不断的更新施工工艺,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可以有效的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新的施工工艺,通过对新工艺的认识,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进度,降低了安全隐患,先进的施工工艺不仅能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还能提升施工的进展速度,与传统老旧的施工工艺相比,新的施工工艺无论是质量、速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3严格控制进程和成本要求
(1)控制项目的输入成本。控制输入成本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优势,控制好项目输入成本可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开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对输入成本的高低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施工人员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减少成本支出。在项目实施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预算项目预算,施工过程中注意节约成本,保证资金的恰当使用。(2)执行控制和管理工作。在项目建设阶段,要对项目进行控制和管理,相关人员要在其他环节完成工作。工作结束后,为了加强职员的责任和热情,应该履行补偿和处罚措施。在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前,企业要考虑诸多因素,制定最适合实际建设情况的管理标准,并对控制和管理工作采取具体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业主要按照标准条件进行作业,形成管理者的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中的潜在风险,以避免建设灾害影响建设进度。
3.4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工程的保障。建筑工程由于涉及的工序复杂,难免出现某些地方不符合操作规范,造成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这时,施工现场的监督人员就要发挥作用。监督人员的工作要在企业内部完善的监督机制框架中进行,通过科学的方法、严格的检查,为建筑的高质量施工保驾护航。企业可以培养内部的监督人员,通过在工程中积累经验,形成更加完善的监督意识,甚至能够在工程尚未开始时,就能对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作出预警,并在施工到该阶段时严加检查,发现不合规的施工要立刻制止并予以纠正。另外,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监督团队,来对工程进行监督,并在监督的过程中,指派企业内部监督人员全程跟随学习,提高内部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
3.5优化管理理念和组织制度
目前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这就需要企业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管理理念的创新需要企业决策者要根据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精简部门结构,提高各个部门的合作以及执行力,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是保障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新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力度,充分发挥管理层对于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这样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只有加强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最新的工艺技术水平,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对建筑人员的培训,使得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工作做到最佳有效的控制,确保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刚.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12):2219-2220.
[2]李铮.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00037-00038.
[3]池建光.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00(001):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