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涛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石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它的资源资金技术密集、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较高,所产出的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国防科技、人民生活等很多领域,对于促进有关产业升级与拉动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从我国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发展与现状出发,讲述其发展历程,并对其监督管理职责进行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质量监管;工程质量
1前言
石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它的资源资金技术密集、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较高,所产出的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国防科技、人民生活等很多领域,对于促进有关产业升级与拉动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一个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消费的大国,自从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石化产业快速增长,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综合实力也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化肥、农药、乙烯、成品油、合成树脂等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自我国“十五”规划实施到现在,石化产业基本规模日益扩大,如此快速发展也使得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得以凸显。预计我国的石化基本建设规模,每年都会在一千亿元以上,如此繁重的基本建设任务,对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将会更高。
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对石油石化专业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不止负责中国石化系统内工程质量监督,还承担着神化集团及部分中外合资项目等石化系统以外的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近二十多年,根据石化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与质量监督的特点,我国石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开展了比较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这确保了工程质量,这些使得其在全国专业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内名列前茅,得到了我国发改委和建设部的极大地肯定。可是面对着我国石化工业迅猛发展的工程质量监督的需要,我国现有的石化工程质量监管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已慢慢凸显。
2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发展历程
我国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是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发展来的,它由原国家建设部批准建立于1991年7月1日。石化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受原国家经贸委与建设部的委托,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建、扩建、改建的所有项目中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监督工作。我国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石油化工行业管理职能划归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且由经济运行局来具体承担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职能。
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在2000年以前是编制设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程部的一个处室,各个分站、质检中心作为一个科室编制设在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各个二级公司的工程建设处等一些单位。这样的建制模式,适应了国家当时对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但是也存在着内部职责不清,管理存在疏漏的问题。2002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颁布的《中国石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总站与各个分站的职责,确立了石油化工工程监督管理体系的框架。
自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基本建设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发展很快,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现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在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内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监督。
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我国国务院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之后,建设部与有关部门又先后颁布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定》等一些国家级规范性文件与部门规章,呼应于此,各省市、专业部门也都相应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各级质量监督机构也建立了一些以技术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类监督程序和规章制度。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政府的监督管理在依法监督的轨道发展提供了保证。
3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是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来行使政府行业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其负责下属三十多家分站的业务管理,其对分站的其他管理是由所在企业负责的,各个分站负责其所属企业区域内所有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4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研究
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相关工程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编制并颁布与石化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相关的规定和办法;负责一切石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规划与管理,对所属分站及检测中心的资质进行必要的考核与管理;负责对石油压力管道进行检测、对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进行检验:负责制定质量监督工程师的资格标准、管理办法以及培训大纲和教材,对二级监督工程师的资格进行考核认定,并报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证,一级监督工程师会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结合项目建设的进展,要对工程质量实行动态管理;对大型项目需要成立直属监督组来进行质量监督;组织石化系统内的工程质量大检查。
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分站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有关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依据总站的安排,对受监工程的质量制定对应的监督工作方案并通知相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检查受监工程的总承包、勘察、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范围和有关人员资格;检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随时掌握所监工程的质量状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对所监督的工程需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还需定期向总站报告相关情况;检查勘察、总承包、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等单位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对其实施必要的动态监督管理,以此保证体系运转正常。
尽管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部门依据石化工程建设项目的特征以及质量监督的特点,开展了有效地监督管理,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面对中国石化工业迅猛发展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需要,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管理体制不顺使得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弱化;二是机构设置不很合理,监督系统内人、财、物无法做到合理有序地调配,以致难以形成合力去胜任对大工程的质量监督;三是石化工程的质量监督尚未真正覆盖整个石化工程的建设过程,因此不能完全适应石油化工工程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四是监督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尚未能满足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需要;五是总站与分站及各个分站所在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尚不完善;六是监督经费的来源问题尚未解决。
5小结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监督管理上的不足,已经使得近些年,个别工程项目执法的监督职责与其他一些参加建设的责任主体的管理职责不清,不能及时查处违法违规的质量行为,以及部分监管不力、监管不规范等一些行为。为了适应国家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应当对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明确其监管职责,理顺其组织机构,完善监督措施。
【参考文献】
[1]朱江江.浅析中国石油化工建设施工单位的发展应对策略[J].中国外资,2008(9).
[2]徐晓晖.石油化工建设标准规范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石油化工建设,2010(4).
[3]孙洪志.石油化工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新视角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
[4]杨建让.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J].石油规划设计,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