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茜
身份证号:130105198104070***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市政工程发展也日新月异。而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机遇。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在缩短施工工期,提升施工技术应用实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具备众多的技术应用优势。基于此,为提升整体建筑施工水平,营造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在创新施工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技术,对于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及转型的时期,传统的建筑工艺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也不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发展及建筑科技化的方向,并且传统建筑工艺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行业内的创新产品,能与现代化建筑产业要求相符合,同时也能做到节能环保。所以,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是目前建筑行业的未来方向。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念分析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可在工厂预制建筑结构件,然后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组装,进而完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通过应用这种新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率,同時保证建筑施工质量。需要注意,在实际施工中,应合理设置承重墙板,对于建筑工程内墙板,应根据建设区域气候环境、保温层厚度等合理选择。对于建筑工程外墙板,应综合考虑集成度问题,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尤其需要注意,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防水控制至关重要,要求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防水施工材料以及防水施工技术,避免建筑工程出现渗漏问题。
2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势
将原有的建筑施工技术简化为预制和装配两部分就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预制是结合建筑结构要求预先制作好建筑所需的材料。装配是在指定地点组装预制好的建筑构件。通用型和专用型是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主打的两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类型。两种结构类型优点各异,且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的施工。通用型结构系统在我国应用最多,专业型是在通用型结构的基础上再加工的具有建筑特色的结构类型。
2.1减少环境污染
一般建筑在建设施工中,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在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的破坏,另外,还会对水资源及空气造成污染。现阶段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能有效解决建筑建设中产生的各种污染,仅将预制装配式构件进行拼装,不仅不会产生较大噪声,还能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
2.2简化施工工序
预制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各个构件中的钢材料质地较为轻便,极大减轻了建筑整体的重量。在施工建设之前,可以将制作好的预制装配式构件进行拼接和安装,施工没有较大的难度,能实现对施工工序的有效简化,保证各个工作之间的衔接。同时,科学有效地利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能转变施工的形式,节约各项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仅将各个构件进行拼接,能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内容,降低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降低建筑质量管理的难度,简便施工流程,使建筑施工更具标准化和规范化。
2.3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比传统现场施工而言,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各个构件较轻,使得承载量有了显著的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重量仅为传统建筑构件重量的50%,因此能降低建筑施工对于基础的要求,缩短基础及整体工程施工的周期,进而能从整体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
预制装配式构件经拼装安装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能有效缩短施工环节,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建筑整体的质量。
3优化措施分析
3.1预制叠合楼板防水技术
预制叠合楼板施工可将墙体上部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板进行有效结合,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抗裂性好等优势,同时钢筋材料和模板材料用量少。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防水设计中,应对建筑工程内部功能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水方案。比如,卫生间中有洗手池、坐便器、浴缸等设备,在厨房中需安装各类排水立管与线盒,在预制板施工中,应预留一定的孔洞。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BIM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孔洞预留精度,通过构建建筑工程模型并进行模型分析,能够有效保证管线敷设的准确性,同时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整体性,避免发生渗漏问题。
3.2重视对建筑整体性设计规划
在建筑整体性设计中,应注重整体设计原则:其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兼顾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例如透光性和透风性等;其二,在相关类型的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有关成本应降到最低,通过减少预算的方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及相关构件的运输及应用进行合理分析,进而提出相关优化路径,提升施工作业效率。
3.3严格控制叠合板应用流程
在传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叠合板断裂的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地控制叠合板的跨度,确保其能够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盈利损失。在控制叠合板跨度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叠合板的挠度,并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布置,避免后续吊装过程中出现损坏等问题,进而有效地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吊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4PC预制构件厂内的质量控制
首先,关键质量控制内容。预制构件生产厂的质量控制重点是构件制作过程的控制,技术人员需要确保预留钢筋定位的准确性。其次,存在的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在未针对构件厂预留钢筋定位等内容进行控制之前,施工现场极易出现钢筋偏位、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在检查PC预制构件生产流程和预制插筋制作过程后发现,PC构件模具是造成预留钢筋偏位、定位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最后,实施措施和效果。施工技术人员通过优化预制构件厂的模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预制构件内预留钢筋的定位精度,优化之前的模具主要是将限位套筒垂直焊接至角钢一侧等边上的组合模式,利用套筒对其临时固定,这种方式只能够限制预留钢筋的水平方向,而施工现场预留钢筋偏位主要在垂直方向。
3.5预制叠合保温外挂墙板防水处理
在工程施工中,对于墙板的预制接缝,可采用聚乙烯棒进行塞缝处理,然后再利用密封胶嵌缝,即可有效避免水汽进入墙体结构内部。另外,对于现浇楼面边缘位置,可设置企口,在墙板的上下两个端口位置,均需设置配套连接的企口,而对于横向接缝,可采用内高外低的企口缝形式,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即可自然垂落,避免水流渗入墙面。对于竖向接缝,可采用减压空腔设计形式,能够避免气压差造成接缝空间中产生气流,带入雨水后形成漏水。对于建筑外墙板接缝空间,可采用发泡材料划分为多个小区域,使得接缝空间内与室外气压保持平衡。
4结语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较为绿色环保且高效的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能够给当前建筑结构施工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促进了当前施工方式的巨大转变。当下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符合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需求,是建筑行业相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号召的重要体现。各地区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深入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取得更加稳定、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香,运喜刚,李莹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5(35):48~49.
[2]尹兰宁,吴汉柱,王星.预制装配式外墙板与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研究[J].钢结构,2016(2):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