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锋
浙江灿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诸暨 311800
摘要:经济建设不仅保障了社会建设工作顺利的开展,更改善了机械加工行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伴随当前社会科学水准的不断攀升,机械制造技术及工艺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机械教育事业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人才培训的专业机构,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社会机械加工领域综合实力的关键手段。鉴于机械制造与设计工作的重要价值,基于提升整个机械制造设计领域综合实力的建设目标,明确当前机械加工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依据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结合当前机械教育开展的实际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使机械设计与工艺技术得以合理的应用,提升整体教学的品质。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装设计;工艺;不足;措施
1 机械加工工艺教学工作开展中的不足
1.1 硬件实践设施数量不足
机械加工与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工作,学生需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及时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但实践教学开展需要大量的机械设施及场地,经济建设逐步的深入,使得国家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给予了更高的关注程度。各大院校也将教学设施作为综合实力比拼的一项重要参数。虽然当前院校引进了大量先进的实验设施,但伴随学校扩招力度的增大,致使学校硬件设施的数量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实践场地过小,也是影响机械加工教学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对于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传统教学体制之下,将教学的主旨工作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对于实践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机械与技术工艺的实践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课程的编排上,以理论教学开展为主,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形式,归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对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重视,致使工装设计及机械工艺教学进程受到严重的阻碍,致使机械设计与加工工艺技术,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
1.3 教学内容编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当前一些机械设计类专业院校,仍然将理论教学作为工艺设计及机械加工教学工作的主旨,在意识深处存在严重的轻实践、重理论的教学理念。但社会对于机械工艺及机械加工行业从业者的要求却主要侧重于实践能力,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如果只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是难以胜任企业对于机械类人才的需求。因此,导致院校与企业的供需关系存在严重的矛盾现象,如果学生对于工艺设计及机械加工知识的掌握仅存于表面,不但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创新能力,更会导致其无法进行深入问题的探究。
2 工装设计工作开展的要点
2.1 定位分析
机械加工与工装设计教学工作开展期间,经常会用到专业的夹具,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元件在加工期间出现严重的误差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在确保定位误差的基础之上,开展严格的计算,从而保证设备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即便出现了误差也能正常的开展相关的作业,进而保证整个作业的正常秩序。机械加工作业期间,教师可以利用支撑板及定位销的形式,对所要加工的原件进行固定,确保其作业的精确性。与此同时,在机械加工与设计工作开展期间,要对三个支撑板的规格进行严格的约束,确保支撑板的自由度在合格的范围之内,确保其定位数据的准确性,提升机械零件加工的准确性。
2.2 夹具的应力
工装设计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要依据机械零件的设计要求进行仔细的分析,将夹具在支架上进行固定。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设置好相关的参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作业的方向要与夹具的方向保持在同一侧,避免在机械加工期间出现严重的变形现象。此外,在零件加工过程中,还要针对其它的外界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如:重力作用之下所采用的切削力对于整个机械加工零件的影响。可以利用及时的方向调整,使其保持在水平作业面上,确保工件制作期间的标准化作业。
2.3 刀具安装及夹具应用的方案
为了确保工件位置的精确性,在工装设计工作开展期间,需要针对设计方案实施的方向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确保整体工件作业的精度。教师教学期间进行加工槽时,需要及时对刀具的位置及方向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整个机械零件加工的进程及标准。而要想使整个零件达到理想的品质要求,教师则需要对刀具进行仔细的选择,利用直角对刀块进行定位,从而确保工作台方向与加工制作的方向在同一侧,从而达到确保零件制作的品质。
3 机械设计教学工作的优化
3.1 加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的运用
众所周知,传统的机械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机械工艺技术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学校要适时引入市场机制的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提升整个教学的品质。利用校内与校外两个地点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对于机械教学始终报以新奇的学习兴致。同时,强化学生创新技术能力培育的力度,从实力、内部培训、教师队伍、学生综合素质等的多个角度进行综合的分析,确保机械加工与设计改革的前进步伐。
3.2 利用“双师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准建设力度
机械加工与工装设计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要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学形式,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准。首先,教师应在学校内部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学习,强化兄弟院校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加强学校的师资能力,吸引专业技术精英到校任教;其次,利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教学形式,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使教学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4 结束语
机械是提升社会建设各领域建设效率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社会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机械主要由多个零部件构成,一旦某个零部件出现机械故障,势必会对整个机械的使用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对整个机械的使用功能及工厂的生产效能,产生消极的影响。但由于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作业程序较为繁琐,对于设计、原理、机械应用等知识都具有严重的要求,致使整个机械加工教学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机械加工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要加大影响教学因素分析的力度,寻找合理的应对路径,使机械加工工艺教学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为机械制作行业提供更多专业性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康立恒,周瑾瑶,王家麟,王兴,王梦妮.机械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0):134-135.
[2]陈动杰,石美军,郭又铭,李民强,倪俊林.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及改善对策[J].科技风,2019(08):166.
[3]孔琳,吴思翰,刘涛,刘耀东.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分析与控制[J].内燃机与配件,2018(2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