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问题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楚成军
[导读]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及人民都有义务对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做贡献

         楚成军
         山东土地集团菏泽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及人民都有义务对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做贡献。本文着重对目前自然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经济新常态背景,给出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措施,旨在为自然资源的高效应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自然资源;管理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对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依据目前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使用、管理不到位、极度开采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导致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对于非再生的资源,因为本身资源量有限,过多开采就会减少甚至加快资源的消耗。这些问题要求国家必须加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化,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也要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造福后代。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监管力度不够,流程有待优化
         首先,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长期延续粗放管理的模式,各地区政府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效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违规用地等情形时有发生,矛盾激化。其次,在自然资源的征地审批以及开发审批等环节流程繁琐,相关的审批手续比较复杂,需要相关部门提报大量的资料才能逐项审批,这样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效能,也不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管理人才缺失
         管理工作人员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其工作能力和效果,关乎着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切实地影响着自然资源管理的质量。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虽然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助推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放到国际市场来看,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就管理工作人员而言,还存在如下不足。首先,管理人员缺乏对自然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工作态度不端正,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往往只是敷衍了事,限制了相关管理政策发挥应有的效果。其次,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不强。大部分管理人员只是按照工作步骤,简单地按部就班,根据流程走一遍。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能力。最后,管理人员法制意识薄弱。面对经济性较强的自然资源,往往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收受贿赂,做出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违法行为。
(三)缺乏生态环境建设
         为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一些地方政府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很多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被破坏,整体上讲虽然满足了现在的经济发展需求,但是得不偿失,造成了更严重的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自然资源管理的建议
(一)加大自然资源监管力度
         首先,要围绕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加强违规用地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有序开发和利用,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围绕土地使用管理等合力监督,及时发现违规行为予以惩处。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等对基本农田等实行可视化动态管理,确保土地资源有序开展。
其次,要围绕土地审批等机制进行进一步流程优化,推行线上审批和一次办好,加强部门联动,完善相关的大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及时提高土地审批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再次,建立有效的监管、明确权责和归属的自然资源权责制度体系,同时也要明确自然资源监督管理责任主体,明确资源使用者和所有者,以及落实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为了保证使用权的稳定,避免林业、土地等长周期资源使用权的频繁调整,让其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周期相匹配,可以相应延长使用权期限。应该统一设立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统一进行自然资源修复、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监管。
(二)加强规划管理,强化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统筹整体经济发展实际,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各个层面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各地区实际等鼓励提出更多可行性的发展建议,结合城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政策加强土地规划的科学探索,征求专家意见,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从而结合国情探究适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然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引导他们全面监督,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做好各项工作。
(三)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同步管理
         从欧美对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来看,西方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属于私人所有制,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过快,政府也开始进行了监管,出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生态环境。例如,美国出台了《国家环境政策法》。近几年来,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加强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必须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采和使用,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人进行严惩。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只有人人爱护环境,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才能让每个人都更好的发展。实施公共监督制度,使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与管理者进行信息共享,使群众加入到对自然资源的监管中来,提升公民的意识,有利于群众形成可持续使用资源的价值观,和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有关部门应设立小组进行督查,真正落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对于部分企业,环保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存在问题的单位应该要求整改整顿,符合相应的标准后,才能允许进行生产。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不管使用的是单位还是个人,在意识上要合理利用资源,在行为上要约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结语
在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中,涉及各行各业生产建设的正常开展,例如土地资源的应用与城乡规划、建筑行业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对于目前自然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基本国情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通过完善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的法规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实现对自然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潘冠.经济新常态下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纳税,2017(31):139.
[2]覃江艳.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高新区,2017(12):17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