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鹏
[导读] 与高速铁路相比,普速铁路的质量往往比较差,


         李鹏
         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工务段  016000

         摘要:与高速铁路相比,普速铁路的质量往往比较差,因此,若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超出了铁路线路的承受范围,就很容易导致普速铁路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从而给铁路运输带来一定危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普速铁路的运输质量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普速铁路的运输稳定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对线路维修工作引起重视。由此看来,分析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
         引言
         受到列车自身重量、自然条件、日常维护等因素影响,铁路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有时会出现一些轨道故障问题,如道岔短路、轨道断层等,若不能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非常容易导致更多衍生问题的出现。通过制定合理的维修策略,不仅可以加快故障问题的检修效率,而且对于延长轨道线路使用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1铁路线路病害成因
         1.1铁路线路运行负担加重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铁路运输量大大增加,相较以前而言车次也增加不少,为铁路线路带来了较重的负担。技术的提升,使部分经由技术人员改造的铁路线路重新恢复运行使用,然而一些铁路线路使用时间过长,加之频繁的重负荷,使轴重过大,因而导致轨道的整体结构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损害,类似于轨道表面过度磨损、轨道变形及下沉等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铁路运行的安全性若长期如此,则会使铁轨受损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不可弥补的交通事故。
         1.2钢轨接头问题加重
         如今出现较多的接头问题有许多种类,而导致接头受损的主要原因有:(1)建设所用的钢轨材质不佳,因此会在接头处出现淬火工序未达标的现象;(2)列车动力运用不当。经过对接头的实际受力而产生形变程度进行实际分析,总结出三个形成冲击动力的过程,即轨缝、台阶以及折角。若车轮从接头轨缝处行驶而过,三个造成冲击动力产生的过程均存在,出现较强烈的振动,特别的接头出现下沉,如此形成循环使问题愈加严重。
         2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
         2.1实行线路等级管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普速铁路线路,其轨道结构形式比较多样,故而线路质量也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普速铁路线路的最大允许速度、年通过总重以及其他相关的运输特点均存在较大的区别。在实际的线路维修过程中,要保证维修的质量和水平,相关维修人员必须要对线路等级进行细致的划分,然后以此为基础规划具体的维修工作。在具体的维修工作中,如果普速铁路的年通过总重超过了50Mt·km/km,或者是线路最大允许速度超过了120km/h,则可以将这类普速铁路线路划分为繁忙干线铁路,在整个线路中应归为Ⅰ级线路,所以对于这类线路在实际维修的过程中应当格外加以重视。如果普速干线铁路的年通过总重超过了30Mt·km/km且低于50Mt·km/km,或者是线路最大允许速度超过了100km/h且低于120km/h,则应当在整个线路中将其归为Ⅱ级线路。如果普速干线铁路的年通过总重不超过30Mt·km/km,或者是线路最大允许速度不超过100km/h,则应当在整个线路中将其归为Ⅲ级线路。除此以外,一般将运输压力较小的支线铁路以及发线等归为Ⅳ级线路。通过长期的普速铁路线路维修实践不难发现,想要对不同等级的普速铁路线路进行高质量的维修和维护,在维修的过程中保持最高经济效益,必须要根据不同线路等级的具体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措施,从而促进普速铁路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2.2进行线路维修周期设置
         在一定情况下,维修线路要有规划,周期性地对铁路进行维修。具体体现在,对轨道的几何尺寸和各部分的零件进行综合性维修,使线路质量保持在均衡状态。铁路维修保养要长期维护,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发生,所以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在保养的时候我们要重点关注容易出问题的方面,并记录下来,而且要根据铁路路线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方案,保养的时候也要根据线路的变化情况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点记录铁路的误差限度,轨道的全长以及不同的气节变化,周期可与线路同步,但是最长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年。同时,根据铁路局的规定来制定铁路维修的计划,结合修建铁路时的一些方法,安全合理地进行安全排查,制定计划。如果线路道路设备较为良好,可以长时间大修一次,但最好不要太长,根据线路的状态,来决定周期维修。如果线路设备状态不是很好,最好一年进行一次大修,或者更短,如半年。总的来说,为了保证安全性,所以加强维修,注重安全,并经常保养。在维修与保养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气候因素,要把天气气候带来的影响考虑进去,找出不足。另外,铁路线路还会受地质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地质方面的因素也要考虑进去。铁路构造地段也会影响结果,多种因素都会造成数据的差错,所以这种因素全部都要考虑进去。
         2.3运用自动监测系统
         将自动监测系统及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运用于铁路维修养护中,以便更好地对铁路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线路受损的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迅速制定维修养护解决方案。此外,这些设备获取的相关信息可直接被监测站收集,且所收集数据的准确程度能够得到保证,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分析研究数据。将自动监测系统运用于铁路线路中,能够防止铁路线路出现受损加重的情况,保证了铁路运行的安全度。
         2.4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维修质量,保证线路维修工作的效果,还应当注意新型维修设备和维修技术的应用。通过运用新型的维修技术和维修设备,一方面能够保证线路维修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使相关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和工作能力得到充分展示。除此以外,通过对新兴技术设备的应用,还能够有效降低普速铁路的维修和养护成本,从而提高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投入更多资金来引进新型的维修技术和维修设备,充分利用新时期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普速铁路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实现普速线路维修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5加强员工培训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提升检修过程的应用质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铁路部门需要定期对检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为了加深检修人员的实际操作印象,可以进行现场实践,使参训人员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内容。同时,部门也可以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在完成培训之后,对所有参训人员及时展开能力测试,结合奖惩体系对于参训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的决定,从而提升参训人员的重视程度,提升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铁路方面的发展,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方,同时铁路方面的安全也受到了一定的考验。为了让铁路运行及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铁路道路要长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不足,并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保证铁路可以正常运行,同时完善与健全铁路线路的综合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高颖.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6):206-207.
         [2]郭然,韩宝明,王福田.整数型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计划优化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04):149-156.
         [3]冯超,刘瑞强,瞿为群.铁路线路养护施工决策最优化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2):205-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