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源
13022419920709****
摘要:路面损坏是多种复杂原因造成的。在调查和分析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时,我们需要根据内外两条主线,以及每条支线进行分析。为了防止这些外部原因,我们需要注意施工各阶段的质量,层层检查,不能留下质量隐患。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对轻微损坏及时用接缝材料修补,防止雨水进入基层造成进一步损坏;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严格限制超载车辆通行;根据道路使用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重载车辆通行较频繁的路段应提高设计等级。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裂缝;成因;预防治理
混凝土是一种组合型的人工合成材料,主要是由粗集料(碎石和卵石)、胶凝材料(水泥)、细集料(中粗砂)等材料组合而成,需要经过均匀搅拌,使各种材料密实成形、养生硬化。水泥混凝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很高的强度和超强的耐久性等特点,对于繁密的运输干线而言,实施水泥混凝土道路建设,能够很好地节省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时间,对于生活和生产至关重要。所以,近些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被城市道路建设广泛采用,使得道路交通更加便捷。水泥混凝土路面类型包括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但是,由于材料搭配不合理、风吹日晒、施工不当、过载冲击、基础变形等因素,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一些常见的裂缝。本对此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常见的裂缝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
1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常见裂缝类型及成因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些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般来说,产生裂缝的原因包括水泥水化热、温差、混凝土收缩等。在堤防防汛道路路面施工中,应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质量。
1.1温差过大引起裂缝现象
导致混凝土路面施工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因素,在产生的裂缝类型上,最为主要的类型也是温度裂缝。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外界气温突然下降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当外界温度突然下降时,表面温度下降较快,但内部温度下降较慢,导致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1.2混凝土收缩引发裂缝问题
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在散热和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体积会出现相应的收缩现象。在收缩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条件限制,混凝土内部会出现相应的收缩应力。当这种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最大抗拉强度时,就会引起收缩裂缝出现。导致收缩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水泥种类、用水量、水泥使用量等。为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应从这些方面采取措施,合理确定水泥品种,有效控制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从而达到有效的裂缝预防,提高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1.3水泥水化热导致裂缝出现
水泥水化热指的是堤防防汛道路路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出现散热现象。由于混凝土浇筑量大,内部和外部混凝土散热速度与内外部形变不一致。混凝土水化热在内部聚集,导致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因此,中心温度较高,散热比较慢,而表面温度较低,散热比较快,这就导致内外形变出现不一致情况,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同时,由于约束条件的不同,整个堤防防汛道路路面混凝土内外产生的温度应力也不同。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拉应力时,会出现裂缝,影响堤防防汛道路路面的外观,降低工程质量。
2堤防防汛道路路面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裂缝预防措施分析
2.1混凝土路面在技术管理方面的施工裂缝预防措施
①在施工的时候,人员以及设备一定要及时到位并符合相关标准。就相关工作者而言,要对各项业务技能精通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施工的时候,要就双班倒替制度进行进一步健全。在施工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根据具体工作的相关需要进行调整,同时相应地加强现场管理。另外,要结合混凝土搅拌、生产能力和摊铺机的工作能力,科学配置施工机械等设备,以满足施工需要,有效控制成本。②对水泥混凝土级配工作进行科学的开展。具体而言,要将细集料通过工具盖来进行相应的掩盖,如此,才能保证好其中的含水量。另外,就相关人员而言,要动态的对冷料斗的溯及以及出斗情况进行合理掌控。③要科学的做好级配工作。一般来说,通过工具盖掩盖细集料进而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时候,要保证混合料的比例是适宜的,如此,才能保证好路面的质量。在混凝土运输以及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做好相应的控制。④就相关人员而言,确保路面水泥混凝土的密实度符合标准。另外,在选择施工机械,特别是压路机时,必须合理选择机型。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压路机的数量,有关人员应结合实际施工,制定碾压方案,确保在密实度水平上,路面能满足相关设计标准。大体说来,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之前,要对路基做好清洁,保证路基干燥后,才能进一步铺设粘油层,并且要将其充分对接于构造物。依据合理的碾压次序,通过道路两边碾压向内部,如此,才可以有效的控制离析以及松散甚至泛油的情况。并且,也能充分解决表面伴随的突起以及推移现象。比如,尽量控制人工作业,通过机械实现施工的规范化,如此,不但可以控制人为造成的干扰,还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对油石比进行控制,可以预防伴随隆起以及泛油。为了控制松散现象,必须使混合料均匀混合,以防止集料的白度。此外,为了防止混合料离析,应采取科学的措施,确保在运输混合料时混合料能够均匀地铺设。同时,对于施工人员来说,要牢牢把握基层路面的质量,尽最大努力控制基层的损坏,防止因基层强度不足而使混凝土路面上升。
2.2混凝土路面在材料方面的施工裂缝预防措施
第一,需要重视对基层材料的相关设计,一般而言,就基层材料而言,可将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作为首选,因此,它具有较好的板形和较便宜的价格,但容易开裂,所以在分级设计时,粗集料的比例可以略有提高,以保证强度,同时控制无机粘结剂和矿粉,以及添加石灰等材料,使可以更好地控制干燥收缩。
2.3对已存在裂缝问题的混凝土路面采取及时有效的修补措施
灌注处理是目前我国应用率最高的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措施,其中压注灌浆法较为适用于混凝土表面的非扩展性裂缝;扩缝灌浆法较为适用于混凝土路面封口较宽的局部性裂缝;条带罩面法较为适用于贯穿混凝土路面全厚的裂缝。同时,对混凝土路面上唯一不明显的沉降裂缝,可采用斜筋补强,采用灌浆法处理混凝土路面的地面空隙。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种最有效的混凝土路面修补措施,即在混凝土路面上方铺设沥青层,可有效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结束语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路面施工和养护单位应该分析裂缝问题成因,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完善施工过程、材料选取、材料搭配、道路养护等多个方面的不足,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数量和宽度,以确保结构安全。当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时,要查明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早进行处理,确保道路正常使用。本文主要基于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进行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出一些预防治理对策,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小川.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治理对策[J].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 2015(8):128-129.
[2] 童凯, 张波.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治理措施探讨[J]. 低碳世界, 2014(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