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乡村振兴新模式 --发展特色田园综合体的调研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小琴
[导读] 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
                 
         王小琴
         中共泰顺县委党校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325500
         摘要: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推行田园综合体才能赶上乡村振兴的顺风车。调研发展模式、发展对策。
         关键词:泰顺乡村   新模式   田园综合体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出于对乡村社会形态,乡村风貌的特别关注,2012年,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结合北大光华EMBA课题,发表了论文《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并在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水蜜桃之乡”的阳山镇落地 [1]  实践了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在项目不断探索的第四个年头,2016年9月中央农办领导考察指导该项目时,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认可。 [2]  2017年由田园东方的基层实践,源于阳山的“田园综合体”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解读“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当前乡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亮

一、泰顺的现状
         全县将近有1/3之一的人口聚集到了县城,1/3的人口在外创业经商,1/3的人口分布在其余18个乡镇。泰顺几乎没有工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之又少。乡下的地很大一部分都抛荒了。主要是青壮劳动基本外出打工经商,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儿童,劳动力不足。2017年,很多村集体年收入才勉强超过10万元。2017年,县外游客在泰顺平均滞留天数为1.10天.旅游总人数为430.8万人次。从以上的数据,大概可以反映出:泰顺从绿水青山中找金山银山,还需时日。推行田园综合体才能赶上乡村振兴的顺风车。田园综合体围绕着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农村增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支撑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与环境风貌建设,来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田园综合体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业合作社+(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二是“农业+文旅+地产”;三是“农业+文旅+地产+互联网”。无论是哪种发展模式,始终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主体——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建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乡村建设,也不是单纯的休闲农业园区建设,其核心是农民,必须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才能有效地把政府、资本、市场三方的力量糅合到一起。
         二、我校据田园综合体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于5月26日,在县委党校的组织下,调研组一行深入柳峰乡、筱村镇对生态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首先来到位于柳峰乡的云岚特场进行调研,在云岚牧场的会议室,认真听取了云岚牧场负责人对云岚牧场的介绍,云岚牧场是全省唯一一座独具澳洲风情风情休闲度假牧场,获得浙江省第一批生态美丽牧场的称号,牧场倡导亲子、教育、好玩、绿色的理念,设有滑草场、DIY手工作坊、亲牛园、风车花海、采摘基地等,是一个集牧业休闲、养生度假、创意农业以及体验于一体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据牧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已经接待游客1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的发展和农户增收。目前牧场的员工60%来自周边村,促进了一部分当地农民的就业与收入。同时,牧场涉及的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参与公司的运营和分红,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达到农民富、集体强、企业赢的目的。下一步,牧场将依托当地的古民居进行改建,打造成一个养生度假的慢生活群落,将牧场建成为温州西部生态产业带上休闲度假首选目的地。
         调研组又在筱村镇的筱村公社走访调研,筱村公社的主营理念,是回到农耕时代,让游客体验乡风民俗,亲临农耕体验,享受休闲农村生活、在公社的优美环境中享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使游客身心得到放松与清静。

目前公司建有农业基地200多亩,种植各种不同季节的水果,满足游客的自由采摘,与学院对接,建立科普教育基地。根据公社的规划布局,公社正在建设低中高档民宿,以满足不同群体游客的需求,打造音乐农庄,是一个集吃、住、玩、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公司设想在满足旅游的同时,设立泰顺优质土特农产品专区,实行优质优价,提升泰顺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
         三、调研结果根据以上两处的发展模式总结
         首先,“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发展模式。虽然投资都是大手笔,但是农民增收的带动力仍显不足。主要问题在于产业体系不健全。健康的田园综合体应形成一套综合产业体系,它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四个层次的产业群。一、核心产业是指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活动;二,支持产业是指直接支持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的企业群、金融、媒体的企业;三配套产业是指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四、衍生产业是指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
         其次,要完善一套的产业体系的战略从农民角度来说,放远眼光,转变思想,参与分工、找准位置、积极赶上“顺风车”。
         从政府角度来说,应坚持以下五点战略:一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二是尊重乡村田园景观和文化,特别是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三是培育职业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四是完成土地确权和促进土地流转;五是坚持多规合一建设。空间、生态、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都将同步考虑、相互衔接、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乡村特色。
         四、泰顺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对策
         一、在规划上,运用大园林理论,全县构建具有生态、艺术和使用功能的美丽乡村大环境,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而不是“千村一面”。在县委、县政府的全盘统筹下,各个乡镇既竞争合作,又避免重复投,资源浪费。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三、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国家级生态县的“金字招牌”不容无良商人亵渎。
         四、大力发展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是田园综合体的重要建设内容,也是田园综合体的特色和蓬勃发展的体现。
         1、特色种养。如上海奉贤庄行创意园,种植世界顶级的珍奇果蔬500余种。地理标志、农产品著名商标、品牌等
         2、农田景观。如法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薰衣草,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仕阳荣西的油菜花,还是停留在“让游客看”的步伐上。
         3、把农产品变为艺术品、特色商品。如竹编、藤编、竹雕等等
         4、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体系,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参与度。
         5、农业教育。休闲农业。婚庆花园、情景苗圃、森林公园、瓜果采摘、乡村文化、农事节庆等等。
         6、庄园+模式。以农业+休闲、农业+养老为切入点。
         总而言之泰顺乡村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县内,无论哪个村集体,大都无法吞入这块“蛋糕”。如果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被蚕食,那首先就要集全村之力,壮大村合作社,转变思想观念,学习先进,发展适合各村的田园特色综合体,这样才能不错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乡村的振兴。
         
         
参考文献:. 1. “田园综合体”这个词被写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了!  .又见田园微信公众号.2017-02-06[引用日期2017-03-22]

作者简介:王小琴(1970.02-),女,汉族,籍贯浙泰,讲师,本科学历,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