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中的数据安全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廖柱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熟
         
        廖柱
        身份证号码:445381198409105***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熟,其不仅在人们的工作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计算机网络技术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从本质的角度来看,网络通信数据安全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其不仅关系到企业以及政府机密信息的安全问题,同时,也会对社会自身的安全稳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网络通信中,要想最大限度维护数据信息安全,就需要合理应用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关键词:网络通信;数据安全技术;技术分析
        引言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使信息数据日益成为人们使用频繁的信息流通形式,然而,在各领域对数据信息依赖度逐步增加的今天,数据信息的安全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通信企业和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不得不将工作的重心逐步向数据信息安全方面倾斜,这主要是因为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之中,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媒介实现着快速交互,而与此同时,网络通信也正在成为黑客、木马和病毒通过不法的手段,大量窃取信息的公共场所,这就使得通信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的突出和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1在网络通信中应用数据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意义
        网络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空间,在网络空间内,任何人都有研发网络信息以及开创网络信息的权限,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对于网络活动的参与性,但是从现实应用的情况来看,网络空间的这一特点也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维护网络数据安全。不法分子在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违法操作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盗取他人信息来谋取非法利益,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展开诈骗活动,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现阶段,各个领域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而在此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来传播病毒信息,导致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安全。与此同时,不法分子在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的过程中,还会导致企业重要信息泄露,致使企业内部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者还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要想最大限度保障网络通信平台中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对网络通信环境进行优化,使网络信息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保障用户在网络通信空间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2网络通信中的数据安全技术分析
        2.1网络身份验证技术
        网络用户在登录网络平台开展各种网络活动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最常用的身份验证方法包括用户姓名以及登录密码。从这一网络身份验证技术的结构角度来讲,用户的姓名与密码之间相互分离,不存在联系,因此,能够最大限度避免用户丢失密码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网络通信平台为了方便用户,也会设置一次性登录接口,这种登录方式只在短时间内能够发挥作用,超过时限之后,用户会被强制退出通信平台,这也是现阶段十分重要的一种辅助验证用户身份的方式。除此之外,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指纹验证的方式以及人脸验证的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网络身份验证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这种验证方式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利用人自身的特殊性,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从本质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的指纹以及面相无法进行伪造,这种验证方式不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具有更高的真实性,能够使用户信息被盗取的概率大大降低。网络中,在传输指纹信息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做好针对相关信息的标记工作以及加密工作,在此基础上,有效避免用户的网络信息被不法分子攻击的情况出现。在对此类信息进行加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接受相关信息的人员为指定人员,重要信息需要以加密的形式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传输,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保障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不法分子攻击用户网络系统以及盗取用户网络信息的情况出现。


        2.2网络加密处理技术
        网络通信安全要得以保护,实际上被广泛应用的是网络加密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在通常的情况之下,大多采取对通信网络信息的加密和在网线链接上设定密码等方式进行,但在具体的操作上,更多则使用到对应层等方式方法。那么,在这里提到的链路加密,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效的对应层网络加密的方式和技术体现,其加密技术的原理则主要是通过对物理因素的加密处理所完成的,而在对应的双端口处对网络的设备及设施进行必要的加密。另外,在网络信息传递的过程之中,终端加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和普遍的应用,终端加密就是在接收和发送信息的端口处进行加密和解密的过程,利用的就是对应的原则与方式,使信息能够完整的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而现在区块链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用对应的方式也能做到有效的保证其群组信息得到安全保护,那么,在一般情况下,要根据数据区块排列,来构建出群组对应区块,随后依次使用者参与进来,从而较快速的形成自己的区块链接,这样极有效的防止了成员信息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了每一个成员和使用者信息避免遭受网络攻击机率。
        2.3IP地址保护技术
        工作人员理应做好网络交换工作,确保网络信息得以实现高效的传递。同时,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理应确保交换机的位置处于整个IP结构的二层位置,以便完成对IP地址的保护工作。此外,路由器也应当是网络安全保护的重点对象,防止不法分子获取用户访问地址,进而避免用户IP地址受到犯罪分子的威胁。在安全工作方面,理应从物理层面着手,同时参考进行信息传递的具体要求,制定固定的安全标准。对于网络通信工作,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会给整个网络通信带来重要影响。在进行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尽可能选择网络控制芯片的方式,在进行信息配置的过程中应当努力思考采集信息的方式以及信息传递的效率。在链路层层面,一般借助物理层以及网络层完成通信,同时借助管控流量以及监测数据的方式,确保信息的传递不出现任何问题。网络层的主要功能便是定义网络操作系统,同时分组处理各类报文,采取最优的路径进行信息的传递,完成网络通信任务。传输层完成错误数据的处理过程,进而确保最终所得数据的完整准确。在这项信息层级中,需要应用TCP协议,因而对整个网络层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在应用层面,操作内容涉及用户信息以及网络交换过程,需避免整个流程受到病毒的攻击。
        2.4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技术
        防火墙技术通常会使用在网络的对外接口处,主要是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检测,通过修正各种数据流,以达到确保网络安全的目的。防火墙的使用会极力避免黑客对现有的数据信息的修改,就像一道网络安全的屏障,对确保网络通信数据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入侵检测技术是对内监控信息数据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对内部的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从而形成一种内外的全方位保护措施,达到对入侵攻击的有效拦截效果,以提升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而漏洞扫描技术则是在系统配置进行优化升级的条件下,扫描出涉及安全隐患的漏洞,自动模仿安全程度较低的黑客攻击形式,探测出网络中的明显漏洞。
        结束语
        只有确保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不受到任何阻碍以及泄露,才能够切实保障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尽可能强化网络身份验证工作,增强服务系统的防火墙功能,并升级信息加密技术,实现对网络数据的全方位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德光.浅析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J].科技咨询,2015,13(31):15-16.
        [2]赵红霞.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6(13):205-206.
        [3]芦奕虹.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8(10):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