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对通信网络运营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蔡佐传
[导读]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蔡佐传
        身份证号码:43252219881008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智慧城市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其概念也可以得到一个较好的应用,从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其内涵和外延。可以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网络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手段,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如今,大多数领域都在积极响应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对建筑的建筑能力和优化能力,从而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慧城市建设;通信网络运营;影响
        引言
        当前,城市的发展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亦在进一步攀升,人们对于通信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通信网络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营商在建立基站时不够合理、通信建设程序不够完善等。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各运营商必须要正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需要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技术,使其能够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以保证移动通信网络布局更加合理,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的效益,促进智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1利用通信网络创建智慧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规划中的通信网络处理尚未成熟
        通信网络处理技术和城市规划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由于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城市空间规模较大,系统十分复杂,造成城市规划的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难以从不同角度去规划探索城市。因为各个城市数据类型多、数量大,且大多位于不同领域,因此只有采用不同的通信网络处理方法才能够发挥出它的效果。但目前许多通信网络处理方法还不成熟,导致数据处理难度加大,一些知识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给城市规划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2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亟待加强
        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巨系统,国家级、省部级层面亟须强化一体化设计,引导城市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衔接,解决智慧城市各层级、各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此外,目前数据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定价机制等权责利益边界模糊,制约了数据资源的流动、共享和开放。
        1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是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逐渐衍生出的一种智能化、科技化、创新化城市管理模式,与落后、混乱的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智慧城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在管理方式上更加智能,不仅能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对城市进行区域分类治理,为政府管理工作提供更为灵活的管理手段,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多样化生活需求,还可以通过对海量城市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来为居民的自我生活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帮助其作出更为科学的决策。另外,智慧城市覆盖了卫生、医疗、教育、交通、体育、餐饮、休闲娱乐等诸多生活领域,其提供的服务能够渗透到每个城市居民最基础的生活细节之中,如打电话、切换电视频道、调节室内温度等,因此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各种生活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智慧城市建设对通信网络运营的影响
        2.1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以“城市大脑”建设为引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信息模型和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为城市生活打造一个数字化界面,让人们通过这种界面去触摸城市的脉搏、感受城市的温度、享受城市的服务。同时,也让城市管理者拥有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最佳工具。面对新型智慧城市各行各业众多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每个城市迫切需要一个像“城市大脑”一样的“统一控制中心和指挥决策中心”。智慧城市为新基建培育生态,造就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试点项目,初步建立了数字政务、数字交通、数字物流、数字教育等典型应用场景。未来,我们要持续开发在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不断提升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效能,推动智慧城市的全面深化应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实现智慧城市核心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虽然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底层技术蓬勃发展,并且与场景融合加速落地。但是,底层技术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合规性、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还存在着重重挑战。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新产品最为敏感,我们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以“产”为主导,即企业为主导,嫁接新基建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场景,促进技术应用落地;进一步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发展芯片、传感器、云平台、基础软件、行业软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硬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可控。
        2.2通信网络运营为城市各领域的融合提供了平台
        通信网络基础的建设目标是“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多家共用”,这样对通信网络进行建设,能够有效地进行网络结构的优化,完善通信网络线路的全面覆盖,将网络线路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提升通信网络的管理水平。这就是说,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加强物联网等网络的管理和建设,而且将通信网络的细节化、规范化落到实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信网络也对城市其他领域和行业进行了融合并起到了推动作用。首先,通信网络的建设能够收集和整理各个城市中的各行各业的数据,进而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和数据,在数据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推动行业的发展。这样既利用了数据,又能够避免某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战略失误。
        2.3通信网络影响着城市规划模式
        如今,我国各个城市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应用通信网络的阶段,事实证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规划已经实施网络信息化管理,根据使用效果表明,通信网络管理比人工管理的效率要高很多,大大加快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速度。通信网络技术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两者的结合为城市网络信息化市场奠定了基础。相关部门可以将通信网络技术与城市规划相融合,形成城市通信网络处理,并且能够随之开发相关的城市网络软件,实施及时有效的城市网络管理,以此来推动城市实行网络通信网络处理模式的发展。
        2.4促进海绵型城市网络建设
        要重视海绵型网络的构建,因为一旦用户需求突然发现变化或者业务出现不均衡,可以通过这一网络提供良好的服务。网络的结构非常复杂,需求往往不可预测,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且业务具有多样性,需要提高网络容量,合理规划容量。由于业务非常复杂,要进一步丰富网络的运行结构,使其能够满足各项业务处理的需求,增加网络容量。要转变传统静态分析的方式,将虚拟和共享功能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容量。这样不仅可以处理多元化的业务,还能够保证突发状况得到有效处理,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保证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要采取分区容量补给的方式,使各项资源得到合理调度。
        结束语
        综上,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通信网络的发展和运营。智慧城市的建设给通信网络运营带来的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技术挑战。而通信网络给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郑林涛.智慧城市建设对通信网络运营的影响[J].电子技术,2019(13):26.
        [2]许梅琴.浅谈通信网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J].智慧城市,2018(5):393-394.
        [3]杜彬.智慧城市建设对通信网络运营的影响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2019(12):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