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段 北京市 100000
摘要:给排水设计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筑给排水效果和设计质量有机联系,节能、节水又是新时期建筑给排水设计强调的关键点。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探究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以及节水措施,灵活应用的同时优化建筑给排水设计,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使用效益。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探究
面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提出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发展理念,对不同行业排放量、能耗等也有了新的规定,尤其是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建筑给排水系统是一大关键点,全面、细化探析当前建筑给排水实际情况,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一些合理化的节能以及节水对策,高效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功能齐全的同时具有较好的节能节水效果。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的重要性
在新经济形势下,作为基础产业,建筑业在促进社会深化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在城市化浪潮中,城市人口以及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大幅度增加,建设范围以及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建筑能耗明显提高,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据较大比重。在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持续性发展等过程中,建筑节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建筑总能耗中,水资源能耗占较大比重,建筑给排水系统是耗水的关键所在,这和建筑给排水设计有着直接关系,将节能以及节水措施贯穿设计各环节至关重要,从管材、供水设备、供水方式、水表计量、自然资源、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入手,合理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给排水不稳定、超压出流、渗漏等问题[1],同步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整体性能、使用效益以及水资源利用程度。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措施应用探析
节能、节水是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点。下面多角度探析了一些节能以及节水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在规范化设计过程中控制能耗的同时最大化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顺利实现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设计目标。
1、落实节能节水理念,重视管材选择
建筑给排水系统使用效果和设计、施工等紧密联系,从节能、节水的角度出发,完善现阶段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围绕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中呈现的能耗、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坚持现代化设计原则,落实节能节水理念,比如,资源循环使用理念、废物利用理念、可再生资源使用理念[2],明确方向的同时科学指导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工作,从根本上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此外,建筑给排水系统耗水等问题和采用的管材有着较大的关系,以“镀锌钢管”为例,随着使用时间延长,钢管极易生锈、腐蚀、结垢等,污染水质的同时出现滴水、漏水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时,高度重视管材选择。以地区给排水实际需求为切入点,采用优质的新型管材,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抗震性、耐用性等,比如,铝塑复合管、PPR管、PE管,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解决污染问题。
2、科学选择供水设备、水表和用水器具,优化供水方式
根据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要求,转变传统供排水思路,科学选择供水设备、水表以及用水器具,采用的供水设备不仅功能齐全,还要具有较高的整体性能、节能效果。采用高质量的节水型用水器具,包括坐便器、水龙头、淋浴器等。以“坐便器”为例,采用两档冲洗的水箱,分别控制冲大小便的水量。
以“水龙头”为例,在水压相同的情况下,和普通龙头相比,节水龙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范围为3%到50%,特别是在静压比较高的时候,节水效果更加明显。就公共建筑来说,水龙头使用频繁,可以采用现代自动控制技术作用下的节水型水龙头,通过红外感应、光电控制等,高效利用水资源。采用精密度较高的多功能水表,尽可能和地区不同季节建筑用水量匹配,确保水表的计量范围更加合理,计量要具有较高的精准度,故障发生率不高。此外,现阶段,建筑供水方式并不单一,比如,气压供水、管网叠压供水[3],但在能耗、供水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要综合考虑各种供水方式的优缺点,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供水装置的同时优化供水方式。高位水箱、管网叠压二者能够满足当前低耗能、低耗水的具体要求,可以在供水过程中同时应用多种装置,比如,采用常速泵组和高位水箱管网叠加的供水方式,提高水泵运转效率的同时控制日流量,确保供水更加安全、稳定、节能。
3、重视减压节流,利用可再生资源
超压出流是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建筑内部的卫生器具出水量超过规定的范围,导致给水系统无法正常调配水量,水资源利用度不高。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时,要高度重视减压节流,针对当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巧用可行的减压限流对策,比如,对建筑给水系统进行合理化分区,将节流塞、减压孔板、减压阀等设置在适宜的位置,控制好建筑配水管的静水压力。此外,在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要重视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储能丰富、可持续利用等是其具有的特点[4],借助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气热水系统等,提高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效果,还可以避免热水供应中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4、循环利用水资源,真空排水设计
循环利用水资源是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关键点,也是实现节能节水的有效策略。第一,将海绵城市理念渗透到建筑给排水设计各环节,设计雨水收集、处理以及利用系统,实时收集小区地面、建筑屋面等雨水,高效净化、处理雨水,确保水质符合相关规定,用到消防、绿化、冲厕等方面[5],拓宽水源获取渠道,有效缓解城市用水压力。第二,处理污废水的同时实现循环利用。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持续深入,用水量以及污废水量大幅度增加。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时,要重视污水以及废水处理,在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过程中落实节能节水理念。根据地区污水以及废水排放情况,设计专门的处理系统,即高效收集、二次处理污水以及废水,水质达标的同时将其应用到市政建设、项目施工、城市绿化等方面。还可以根据中水水源,即优质杂排水、生活污水,前者包括循环冷却水、淋浴排水等,后者包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所有污水,合理设计中水处理系统,在收集、净化的基础上用到灌溉树木、冲厕等方面。此外,将真空技术应用到建筑排水设计中,通过真空排水设计,冲吸各类污物的同时实现节约用水。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能以及节水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中呈现的问题以及节能节水新要求,将可行的方法、措施渗透到建筑给排水设计全过程,在改进、优化的过程中促使设计更加规范、标准、时效,确保设计的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节能、节水,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在节能节水理念落地生根过程中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美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21):86-87.
[2]孟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1):272-274.
[3]汤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与技术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7):396-396.
[4]杨晓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2838-2838.
[5]杜小雷.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的不足及具体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216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