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第18期   作者:邹金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测绘地理大数据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城乡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邹金
        杭州经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测绘地理大数据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城乡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人们对城乡规划的水平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已经意识到城乡规划在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开发新型技术,测绘地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城乡规划的质量,本文以城市化建设作为本文的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并且就测绘地理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的讨论,希望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有关人员的问题。
        关键词:测绘地理;大数据;城乡规划
        引言
        实际上,测绘行业的基本工作就是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先进技术取得某固定地区的位置信息和建筑情况,并且将其进行数据化整体直观清晰的展现出来。由此它也是建筑工程和城市绿化的得力助手。而大数据作为新时代衍生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测绘行业的空前发展,对采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为组织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行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1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意义
        新时代下我国的测绘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和处理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探测雷达、无人机摄影、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等一系列全新的测绘方式,构建出全方位地理数据信息测量和处理体系。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测绘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测绘地理数据信息,包括多元遥感影像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城市地下空间数据等,对地理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使得测绘工作向多个行业方向进行发展。测绘地理大数据的范围在工作中被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自然地理信息外还可以获得关于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城市地理等多方面信息,将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例如,城乡规划中需要了解地区的地形特点,可以通过无人机摄影等方式对地形的基准数据进行有效收集,结合大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保证城乡规划工作有效进行。测绘地理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通过文字、图表、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形象的体现,从而充分全面地展现出数据的复杂方位和要素,更好地促进了规划工作的有效进行。
        2大数据与测绘地理信息存在的新冲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精准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信息系统的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测绘地理信息应当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化,将新的服务理念应用于实际。然而,在测绘地理信息当中,应用大数据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冲突,这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大数据来说,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当中,应当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信息内容不仅涉及地理信息,同时还涉及人文信息等,本文信息和个人隐私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依照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电子信息库是数据的重要载体支撑,在此过程中,很难保证数据不被泄露和丢失。收集大数据过程当中需要庞杂的数据,而且很多数据由于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难以进行有效标记,同时,由于数据基数较大,难以全面的获取全部数据信息。所以在管理大数据方面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倘若要对这些数据加强分析和管理,可能会有影响数据的精确度以及其服务质量,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效率提升也形成一定阻碍。当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爆炸式增长已经到来,信息收集技术也在逐步提升,数据量更是惊人增长,而且信息数据呈现出非结构化的特点。
        3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3.1GPS测绘地理大数据技术
        GPS测绘地理大数据技术是现阶段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类型之一,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依据的是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该项技术可以准确的对地面上的三维目标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测定。现阶段,GPS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导航方面,有关的资料表明,我国大部份的私家车都已经安装了GPS技术,与其他的导航技术相比,GPS导航技术的精准性更高,并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小,GPS技术所具有的上述的优点也是该项技术被应用到测绘工程中的原因。


        3.2遥感测绘地理大数据
        实际测绘工作中地理情况往往会由于多种原因产生一定的动态变化,当地质情况发生改变时,GPS测绘技术就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不能保证数据的精确。因此需要在测绘工作中采用遥感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测绘,使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保证。遥感测绘技术可以对动态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保证测绘数据的时效性。同时,遥感测绘技术可以应用于对偏远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远程监测,在夜间也可以保证测绘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地质的变化情况可以做到实时掌握和充分的分析。遥感测绘技术对规划区域的全面监测可以快速获得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整体建设规模。
        4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各个阶段的融合路径
        4.1规划咨询
        首先对城乡规划工作的具体工作要点进行分析,在明确城乡规划目标、需求等基础内容后,按照城乡规划的具体工作流程及工作要点,综合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经济、建筑、文化等,结合测绘规划小组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见解,进行高效的规划咨询,突出咨询方案和结果的合理性,并通过方案形式的多变,将最终的规划咨询结构呈现出来。
        4.2修编阶段
        咨询阶段完成之后,城乡规划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一个大体的调查,调查工作完成之后,就要依据有关的数据以及信息建立一个初步的仿真模型,并且依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仿真模型进行相关的完善。
        4.3规划审批
        城乡规划审批工作应充分的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将软件编程与规划方案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对规划信息的可行性、经济性、目的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合理检验,将规划的结果进行模拟呈现,以保证规划审批标准性的有效提升。城乡规划方案的审批工作对于后期项目招投标方案的制定、实际施工建设等方面都起到明显的引导作用。
        4.4规划监察
        在测绘地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环节中,需要针对工程整体规划,从施工放线、基础设计、施工设计、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系统化的监督管理。有关技术工作人员可借助遥感影像技术,对监测目标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对勘测大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依据实际调查结果,通过专家系统、人工研判等相互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规划用地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从而发挥出城乡规划建设的辅助作用。此外还可以借助无人机技术,实现城乡规划的勘测监督工作等,应用效果明显。
        4.5评估阶段
        评估人员应该及时的更新评估的技术以及手段,选择先进的评估方式可以提高评估的精准程度。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评估时所选择的评估方式也应该不同,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评估方式,并且要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勘测,确保评估工作的专业。
        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合理运用测绘地理大数据对城乡规划工作进行参考,发挥出大数据的实用价值,充分节省规划的人力资源和成本,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合理程度。
        参考文献
        [1]覃春俊.大数据及其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影响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1):128.
        [2]陈良超,孙开敏,何兴富.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勘测,2015(3):5-8.
        [3]吴扬.三维虚拟技术在中国古建筑维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路径[J].山西档案,2016(6):180-182.
        [4]熊伟.迎接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时代[J].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3(62):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