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 严钢文
湖北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随着城镇化的的快速推进,城乡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在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其中以空间发展问题尤为突出。为保障国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和城乡规划工作者提高重视程度,进一步探寻城乡规划措施,以有效应对空间发展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深度剖析我国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并对此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以期实现我国的城乡规划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 空间发展; 策略探析;
1 我国城乡规划内容概述
城乡规划主要内容为统筹部署城乡的未来发展趋势、科学布局并总体安排城乡各项工程的建设。总的来说是城乡处于一定阶段内发展的蓝图,在其综合管理中占据较为主要的地位,而同时也是城乡发展和建设的主要依据,并逐步成长为规划、建设及运行的阶段性龙头管理。主要分类方式为以下几种:一是按行政层级,分为国家级规划、省(区、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二是按照覆盖时间,分为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三是按功能类别和对象,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其中最为主要的总体规划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战略性及综合性的规划;是本级或下级编制专项、区域规划及制定相关政策及其年度筹划时的重要依据,此外其他类别规划也要与总体规划要求相符。专项规划的编制是立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独特视角而开展的规划工作,其能够细化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指标,也可作为该领域发展以及核准、审批重大项目时政府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政府合理调配投资金额及财政预算,并制定相关政策方案的主要依据。区域规划则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的跨行政区域的规划编制,是细化并落实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具体实施。因此,编制区域内省级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是以跨省、市、区的区域规划为基础展开的。
2 城乡空间规划发展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城乡空间规划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城乡的发展过程中,在规划设计环节是比较重要的。社会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工作是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关联的,所以在城乡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方面逐渐的趋于成熟化,在建设用地方面也有着相应的增加,通过城乡的科学规划发展,就能缩小城乡间的差距。但在趋势的提前预测以及判断力方面还有着一定的缺陷问题,所以就使得城乡空间的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城乡空间规划的科学措施的实施,就能有助于城乡发展的科学性。
2.2城乡空间规划发展的问题分析
2.2.1 城市建设不断扩张,盲目占用区域内土地资源
城市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盲目圈地问题不断出现。城市扩张会对周围耕地资源进行侵占,进而导致乡村空间受到挤压。城市建设中未能做好空间结构设计,导致城市土地资源开发效果效率低下,而当前很多乡村都在进行建筑用地扩张,导致乡村耕地进一步减少。而从城市方面来看,建筑用地规划不科学也会导致城市空间发展不均衡,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人口密度过大等问题,进而导致城市发展受限。但同时,由于青壮年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导致乡村建设人才不足,并且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缺陷,因此出现城乡二元发展的失衡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相对不高,城市土地价格居高不下;乡村人才发展乏力,城乡建设发展受到强大压力;部分地方政府在土地占用审批方面管控不严,也导致了城乡规划对于空间发展问题解决的乏力。
2.2.2 城乡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
在我国城乡发展中,由于部分城市在规划与建设时存在短视行为,只看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导致区域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经济与物质水平的提升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很多城市甚至将河流当作废水排泄的渠道,造成区域环境的迅速恶化。这不仅危害区域人民的健康,也会给后续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2.2.3 城市空间发展后续乏力
由于在城市发展规划工作中需要兼顾的内容较多,规划体系相对庞杂,在实际城市建设中,经济利益又常常与政府人员的政绩挂钩,导致很多地区政府为了满足短期利益在城市规划中只重视经济,没有对城市生活、交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规划设计对于长远发展的认知不足。这导致城市未来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城乡发展未来堪忧。
3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对空间问题发展的策略探析
3.1 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
区域规划时, 其主体的功能会影响城乡的规划, 包括两方面:对于选择产业结构以及如何针对区域范围进行划分问题。在调整以及对空间结构进行布局时, 其影响因子主要是规划区域的主体功能, 而且根据具体的实际要求, 规划主体的功能区又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发展的潜力、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发展密度, 都会对规划主体的功能区产生影响, 因此在不同的阶段, 其评价的内容也会不同。
在城乡建设中为了减轻依赖于新建的建设用地, 就要对此有一个发展的目标, 实现更为合理地使用土地的目的跟相关的部门进行紧密地联系, 做好编制不同类型的规划, 使其新建的土地在使用规模以及范围上实现最大化的扩大。实现土地利用的有效性, 就要编制城乡的建设用地规划时, 管理上采取集约式的策略, 发挥其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以使土地减少浪费, 进一步实现合理化地规划空间建设。
3.2空间发展方向分析
由于任何不合理的发展方向最终必然会限制城乡规划的发展趋势,从而直接造成城乡竞争力及经济体系的进步受到约束。而当前,全球经济逐渐向一体化发展,因此在此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划工作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突破传统规划形式的束缚,深化自身发展方向改革,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重新建立一个具备战略意义的空间发展体制。另一方面,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也要能够充分结合其自身发展中的各个不同特色的环节,唯有如此方能彰显其执行中极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且最大程度扩展地域功能。
3.3 建立并完善城乡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作为城乡规划的主要归口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并且实现最大化的提升城乡规划需求目标,从而达到为日后城乡科学、有序建设提供发展空间。此外,城乡规划在确保自我发展的同时,须不忘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使命,要明确建立一个最佳的城乡发展结构模式,从而实现促进城乡规划事业的发展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
3.4 严格落实城乡规划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对于城乡规划管理的实际执行者,其站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体城乡规划工作的前景,也是城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社会效益得到提升等方面的直接引导者。因此区域的城乡规划空间发展能否实现合理布局不仅能够决定城乡规划整体发展方向能否顺利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总体城乡的经济效益,并直接致使国内生产总值GDP得以有效提升。故而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切实把城乡规划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置于首要地位。
4 结束语
综上可知,鉴于我国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逐步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较为复杂的城市化进程建设者。因而在此期间,其城乡规划管理及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发展也逐渐演变为负担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及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因此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要高度关注城乡规划工作以及其空间发展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确立长远目标,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实现城乡规划的创新及转型。
参考文献
[1]李寒.新时期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2).
[2]杜玉琴.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
[3]陈曦,王丝雨.探讨新时期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