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加列力
新疆富蕴县吐尔洪乡村镇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新疆富蕴县 836101
摘要: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进乡村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积极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我国近期开展的城乡规划进程中,有关新型村庄建筑的改造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是我国实现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建设,而且还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文章将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探索开始入手,逐步分析我国村庄建筑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对村庄建筑的改造路径,以促进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城乡规划;新型;村庄建筑;创新路径
1城乡规划中村庄建筑的现状分析
1.1村庄建筑布局与质量的问题
村庄建筑分布零散、杂乱无章,房屋质量差已经成为我国进行城乡规划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村民收入也大大增加,村民开始陆续将家中的土坯房重建成砖房,还有一部分村民已经拥有了楼房,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在进行改造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村民对建筑用地的使用没有规划,导致建筑面积大于实际标准,进而造成村庄建筑杂乱无章的局面,这样形态各异的村庄建筑,不仅占用了村庄的公共面积,还因为建筑用地的使用权,造成了不必要的纠纷[1]。这样的村庄建筑改造基本都是由农民自己亲手搭建的,他们不仅缺乏正规的施工设备,而且并不考虑施工环境以及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造成村庄建筑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并且施工工艺差,采用劣质的施工材料也会导致村庄建筑质量出现问题。
1.2 改变了村庄建筑风格
城市化发展逐渐加快,农村居民逐渐也开始向往城市化的生活,因此想在建筑上进行基础的改造,并在乡村建筑风格中加入城市的元素,进而满足自身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但是由于产生这种心态的变化,大批农村居民也纷纷效仿,使得我国农村传统的文化遭到了破坏,原有的村庄建筑风格在不断地消失,乡土文化出现了变形,这并不符合城市规划中建设新型乡村的要求和初衷。此外,这也不利于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另外,城市化建筑对村庄建筑风格的具体影响,也来自于民众对建筑的情感上。每一个地区的村庄都存在着其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而有些居民过于追求城市建筑风格,最终只会破坏乡村独有的生活方式,新建成的村庄建筑无法与原来的建筑相融合,还会造成乡村生活不和谐。因此,在城乡规划的背景下,开展村庄建筑的创新性改造,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绝对不能完全复制城市建筑的建造风格。农村的整体改造要通过对乡村环境的调查,进行整体规划,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合理的改造,打造专属于乡村的建筑风格[2]。
1.3村庄建筑周边的生活条件差
村庄建筑与周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改造建筑物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四周的生活环境也进行改造,尤其是公共生活区域,这样才能为村庄建筑带来更大的使用价值。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村庄建筑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其周围随意丢弃垃圾的恶劣环境却对农村生活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常常是乡村监管不到位、基础性环保设施不健全所导致的。因此,要想从根源上改造村庄建筑,就需要从基础做起,从生态环境做起,让美丽的村庄建筑也能拥有美丽的生活环境。
2城乡规划中新型村庄建筑的创新性路径
2.1建立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系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城乡规划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复杂,其中所涉及的原因也很多,如成本调控、合理分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因此,要想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并保障其平稳进行,必须要建立起完整的建设体制,有计划地开展城乡规划工作,特别是对村庄的老旧建筑进行创新性改造,更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①需要大力宣传关于城乡规划的概念、中心思想以及具体工作内容,让民众对其有基本的了解,这样他们就会对城乡规划工作产生积极性,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②要更加注重城乡规划中的乡村管理,不能只着重于建设好村庄建筑,同时还要注意监管工作的实施,了解农村的土地布局,使得土地利用率有所提升,以促进乡村的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3]。③为村庄建筑引入足够的资金,资金是村庄建设发展的基础,只有保证资金充足,才能对村庄建筑的高质量改造,也能使村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2.2规划村庄建筑的整体布局
在我国部分乡村地区,地理条件都比较恶劣,因此,建设用地稀缺,居民区比较分散,缺乏集中性。建设村庄建筑的重点工作内容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规划出最合理的村庄建筑布局[4]。①村庄建筑可以成为一个合理有序的整体,在维持传统乡村形态的情况下,对每一户村民家中房屋的居住面积重新划分,这样村庄建筑的整体建筑布局以及建筑质量都能有所提高,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建筑进行设计;②在规划村庄建筑的同时还要结合生态环境的因素,乡村的绿化程度很高,可以利用这一点打造绿色乡村,进而加强生态建设,这完全符合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2.3促进乡村风貌与现代化风格在村庄建筑中融合
对村庄建筑进行合理化改造将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不仅不能破坏乡村原有的文化基础,还要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然而,在理论层面这两种思想是存在矛盾的。因此,在进行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就要了解好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把握好对乡村建筑改造的度,以此保障建设村庄建筑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当前,改造村庄建筑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这两方面:①我们可采用整体性的“推倒重建”策略,主要在乡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展,优势是能够加快村庄建筑的现代化改造进程,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呈现的效果也会很好,但这还需要政府加大对资金的投入,使其达到应有的规模。②就是“修补型”策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多给村民发放一些关于村庄建筑改造的福利补贴,提高村民在这件事情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4合理运用生态技术手段
在生态化城乡建设过程中如何将生态技术手段合理应用到建筑之中非常重要,自然生态化的城乡建筑中阳光、空气、水域、植被缺一不可。设计师有义务将以上元素进行平衡并且实现在建筑中的应用。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突出以下几个重点的建设:第一,设计建造一些自然通风口,保持室内合适温度与湿度;第二,高效利用自然光源,设计可开启式屋顶,随时将阳光采入到室内,保证室内也可以感受自然充沛的阳光;第三,建造完善的自然通风系统,使居住者感受清新自然的空气;第四,合理安排绿色植物与水域面积,种植一定范围的绿色植被,达到美观与生态效果。
结语
总之,本文在城市规划视角下对村庄建筑的改造路径进行了探索,旨在推动我国乡村朝着绿色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农村居民的生活谋福利。但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探索,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建设,尽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宏科.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32-33.
[2]李占国.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互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4):97-98.
[3]方瑞华.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探寻[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4):44-45.
[4]刘晓书.基于“文化生长”理念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