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剑
渭南市城乡规划测绘服务中心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要:城乡规划事项开展的终极目标是为城乡居民的生活提供便捷,通过相关措施,提升居民整体生活质量水平。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中还存在明显差异性特征,由于城市规划设计要将当地生态环境特点都考虑进去,因此会受到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城乡规划过程中的环境绩效分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必经的过程,并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目标,从而真正使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关键词:城乡规划;环境;绩效分析
引言
生态理念的研究重点就是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平衡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设计的整个环节中,目标是期望人、环境、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建立和谐共生的城乡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环保低碳的生活工作环境,减少人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因此,有必要加强保护环境,倡导经济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节能的理念,重点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加强城乡规划设计水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1城乡规划的环境绩效概述
城乡规划主要指的是政府部门能够利用目前的地理信息数据来对城市和农村在交通、空间布局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从而加快城市和乡村的融合,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环境绩效一般指的是相关组织对环境进行管理,从而得到定量分析的有关数据和结果。而城乡规划的环境绩效主要指的是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对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结构进行管理和研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其中环境绩效的分类存在多种,如果按照环境过程来进行划分,分为生物层面、物质循环层面以及能源流动层面三个方面。其中生物层面的环境绩效主要体现在城乡规划中生物多样性的绩效上。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造成不少生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也带来了气候的改变,从一定程度上干扰到生物正常栖息。物质层面的环境绩效主要体现在城乡规划中,由于城市管线的铺设,地下空间的开发,对水体和大气中的物质环境带来的影响。能源层面的环境绩效体现在城乡规划中对能源的利用,其中包括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等,过度开采资源,也给生态平衡带来挑战。
2当下我国城乡发展中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中,比较侧重经济结构优化,采用比较粗放式的管理,重点发展经济,未多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以至于当下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方面。在前期的城市化建设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城市建设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有些地区经常出现的雾霾天气,城市工业污水直接排放于河道中,大量汽车的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城市堆放的垃圾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等,都产生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是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无限制的索取,例如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都出现了供应压力,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容忽视,部分地区无限制的使用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枯竭,还引发了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
3城乡规划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优化建议
3.1加强规划的力度,完善管理的制度
城乡规划需要进行设计的内容很多,细节很是繁杂,由于需要较长的执行时间,所以规划的效果体现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前,需要去实地进行具体的调查工作,以为后续的规划奠定基础,在调查的时候要全面的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规划措施的科学应用与准确性。
在具体的规划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总结好各种相关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后期的规划工作做好准备。在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依据实际变化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同时为以后的施工工作做好准备。
3.2落实绿色环保的应对措施
绿色环保建设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属于新时代下的先进思想,同时也作为稳定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存在着。建筑进行施工作业时,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的选择,若想实现绿色建筑投入使用的目标,需在材料采购时,做到严格把控,挑选具有节能、污染小的材料,确保材料环保特点,与以往的建筑材料对比来看,绿色环保类型材料一般价格都较为高昂,使得建筑整体施工成本有所提升,目前存在一些单位为了缩减成本,在采购阶段往往会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但这并不使建筑材料整体质量得以保障,以至于造成生态不平衡现象。当施工人员或居住者与材料产生密切接触时,可能还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3.3设计出城乡生态空间的特色
在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建筑布局基础设施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的构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健身理念不断扩散的今天,全民健身已经不再是一种口号。建设街头公园和健身广场,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居民的身体素质。在建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将美学理念引入到规划理念中,为城乡空间轮廓线、色彩的营造奠定基础。通过城乡轮廓线的营造,也可以很好的体现出自身的城乡文化、历史变迁。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以自然景物构成的色彩为市、县、镇、村的主色彩。在感知城乡色彩的过程中,也可以让人们能够增强对城乡形象的认知。同时,也需善再开发出城乡的旅游资源,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充分挖掘城乡的旅游、娱乐资源,并健全相关的配套设施,才能长期吸引游客,为居民带来第二项收入。
3.4保护城乡的整体生态环境
想要更好建设城乡,同时做好城乡规划设计中城乡规划,就需要先注重保护城乡的生态环境。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只有环境质量越来越好,人们才能更好的生活。因此在开展城乡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宣传工作,让城乡居民可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环境质量,进而满足人们的需要。要知道只有好的环境才能给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而且为了有效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政府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这样才能让人们更有效的保护环境,进而提高环境的质量。而且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城乡规划设计中打好生态规划的基础,并制定好相适应的生态保护机制,增大城乡中的绿化面积,同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对于城乡规划设计中城乡规划的认知度,还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加强人们的认识,进而推动城乡建设发展。
结束语
综上分析发现,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城乡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环境绩效分析。城乡规划的环境绩效管理少不了规划过程中控制。城乡规划的环境绩效涉及到多方利益,需要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城乡规划有关法规体系和环境绩效的关联,进一步分析得出城乡规划过程中环境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优化城乡规划过程的建议,从而保证我国城乡规划顺利展开,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艳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规划策略探讨[J].智能城市,2019,5(22):110-111.
[2]郭宝麒.城乡规划设计中对美丽乡村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72.
[3]李吉民.城乡规划中的土地空间保护[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2):57.
[4]吴晓宣.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8):110-111.
[5]丁金华,薛姜婷.基于环境正义的乡村生态规划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1):2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