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第18期   作者:秦影
[导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而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壮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秦影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安徽 亳州 233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而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壮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国在全球属于农业大国,土地规划管理机制在农业种植和农民收入方面作用非常的巨大,就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来说,所有人在其中都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但是就现如今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实施形成了严重的阻碍,这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篇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问题;对策
导言:
        为了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我们针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进行切实的优化和创新,并综合社会发展形势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切实的解决,从而促进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能够全面的落实。土地规划工作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都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我们需要切实的将土地规划问题加以解决,才能保证达到土地科学化规范管理的目的,从而为整个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推动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如今,我国政府正在积极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落实,为了能够高效的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农村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村将自身的作用彻底的施展出来,综合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土地规划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切实的解决。
1 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体系不完善
        首先,从整体上进行切实的规划,能够对总体规划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开展土地规划的主要动力通常都是行政指令或者是用地调整的一致性要求,各个层级的规划职责划分缺少基本的详细性,这也充分的说明我国的土地规划机制不具备良好的完整性,所有层级的控制标准以及口径通常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上下级规划通常都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转让以及使用的计划被逐步放开,大部分的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而将土地频繁的售出给企业,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工程项目等。以我国的江西省南昌市为例,根据资料表明,2019年该市回收的十八块土地中,有十七块土地都批给了企业用于商业开发。为了暂时的经济收入而没有规划性的开发土地,会导致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下降,土地发展变得混乱不堪。我国的大部门土地资源规划管理部门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对农村土地的宏观规划上,对于许多细节之处的研究并不是特别的深入。换句话来说,就是我国曾经出台过一系列相关的规划指导,但是对于专项的规划却未颁发具体的规章制度,所谓的专项规划只是对总体的规划起到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
1.2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配置存在缺陷
        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配置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层面:首先,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较差,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由于农村地区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较低,并且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大范围的落实,从而造成农村信息建设工作发展十分的缓慢,正处在起步的阶段,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各项信息数据无法进行高效的更新和完善,这样就会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其次,农村土地规划相关行政部门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当下对于农村地区规划管理工作的实施来说,通常都是由地方县级和乡级相关部门来加以落实的,并且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十分的密切,但是在配合开展工作的时候,很多的管理方案的编制以及规划工作的实施都是由县级部门落实的,乡级部门通常都只是执行放,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机制与现实需要不统一的情况发生。再有,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调配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管理工作人员的配备不足,或者是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差,管理机构在实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时候,资金存在不充足的情况,都会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实施形成一定的制约。
1.3 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就现如今各方面实际情况来说,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较差,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信息化水平往往都会对工作团队专业能力,系统性能、组织机构、数据信息准确性存在密切的关联,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还停滞在土地资源的实践运用的数据库阶段,信息化建设工作还需要更好的进行优化。
1.4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没有做到协调统一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整体规划管理工作与专项规划管理二者不协调,在组织开展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时候,管理通常对于整体规划管理工作更为重视,而会对专项规划管理工作缺少重视,这样就会导致专项规划管理欠缺的问题发生,但是专项规划管理工作其实质是整体规划管理工作细化的反应,需要发挥出对土地规划管理的辅助作用。其次,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各个层级工作开展还存在不协调的情况。详细的来说,并存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依据管理层次可以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五级,要想保证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确保五个管理层级工作的协调统一。但是就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说,各个管理层之间的管理工作的划分存在模糊的情况,并且管理指标和准则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再有,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生态效益的提高存在不协调统一的情况。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其与农村生态环境建造工作的开展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所以管理部门需要对二者进行切实的调节,从而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但是就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说,很多的管理工作人员因为不具备良好的管理理念,往往会出现生态破坏或者是资源浪费的情况。
2 农地土地规划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要想有效的提升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效果,最为重要的是需要综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来编制切实可行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实施给予正确的引导,所以工作人员务必要切实的遵照土地规划管理制度来落实各项工作,这也是控制土地规划管理风险的有效方法。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土地规划管理机制来对工作人员的各项行为进行监督和管控,如果发现任何的规划管理工作不合理的情况,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惩处,从而切实的规避各类土地管理失误的情况发生,促进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整体效率的提高。
2.2 规范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
        要想将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质量优秀的土地资源应当使用在农业种植方面。土地的质量和保证农业种植效率的重要基础,并且农业用地如果发生污染的情况那么想要恢复是非常困难的,而建筑用地在对土壤质量方面没有特殊的需要。其次,要尽可能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样就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开展管理工作,综合各类土地资源的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因为土地资源在质量和经济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需要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加以提升。
2.3 注重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为了保证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的不断提升,我们需要将信息化建设理念切实的引用到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之中,创设专门的土地规划管理机制,设立土地规划管理基础信息库,高效的推进土地规划管理系统中各类软硬件的优化,从根本上保证土地规划管理信息体系可以维持稳定高效的运转。创设土地规划管理机制,可以高效准确的将纸质半资料转变为电子数据,从而保证土地资源各项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4 改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配置情况
        要想切实的解决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配置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详细的来说,从农村建设基础土地资源的配置工作方面来看,核心目标就是针对管辖范围内的住宅基地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不断的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优化创新,推动农村建设工作能够朝着良好的方向迈进。首先,管理部门需要借助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吸引那些分散居住的农民转移到中心村,为农民统一建造居住住房,并且设置基本生活设施和公共资源,从而有效的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其次,如果存在整个村庄较为偏僻的现象,管理部门可以引导整个村庄向优质地区迁移,同样将原本分散地区农民的住房场地用作农业用地,同时对原本的村庄进行重新规划,减少限制土地数量。最后,管理部门需要将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和乡镇建设工作联系到一起,并引导农民转变原本的生活方式,扩展非农业之外的就业渠道。
2.5 做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
        第一,管理部门需要结合管辖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和管理效果,制定整体规划管理方案,并将整体规划管理方案进行细化,进而制定专项规划管理方案,在细化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能按照专项管理目标划分管理任务。第二,国家级管理部门将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任务和中心思想传递到省级管理部门,再由省级部门依次向下传达和落实,做到层层递进和深入。第三,管理部门需要做到在开展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同时兼顾农村生态环境,具体而言,管理部门可以带领当地农民建立特色农业区,以此来实现对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同时种植当地的特色农作物;在土地资源应用过程中应用绿色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热能等。
3 结论
        综上所述,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实施,应直面土地规划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对各项问题予以纠正和整改,从而确保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高效性。新时期,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重视对违法违规使用土地行为的监管,提高土地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而全面推进土地规划管理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梅.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6):14-15.
        [2]肖廷茹.浅析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展望,2015,25(08):83.
        [3]杜桂云.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4(13):254.
        [4]刘艺,张坤,王滔,喻胜.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2):14-15.
        [5]靳鹏钰.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0(02):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