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亚旭
乌恰县水利局 新疆乌恰县 845450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属于一项惠民政策,以我国政府部门为引导,各领域积极参与,加大相关惠民政策实施力度,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得到关注与支持,不断提升各地区经济水平条件。而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化工作人员、忽视建设管理工作等因素影响,使整体建设效率及建设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针对此情况,还需引起重视,结合建设管理标准及相关要求综合分析,注重整体管理工作质量,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引进专业化工作人员,重视工作内容与职责划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开展与实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建设管理;惠民政策
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最主要基础条件就是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需考虑各地区地质、气候等条件,建立完善建设管理体系,降低自然灾害破坏程度。并且,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考虑其自身多样化特点,可针对各地区建设要求与实际条件不同,制定合理建设方案,做好建设管理规划方案,以确保大众正常生产、生活为核心,通过各部门及人员共同努力,解决各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从而确保整体质量。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一)忽视农民参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建设目的就是为农户生活质量、经济水平等带来积极影响,主体核心人物就是农户,而往往却被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所忽视,无论是在前期规划过程中,还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都过于重视工程建设进度,却未考虑实际建设情况,导致农户参与性较低,无法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自身积极影响,从而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开展存在一定难度,导致整体实施效果不理想。再加上相关部门忽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政策宣传,各项惠民政策使农民不了解或了解不全面,不会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有过多的关注,最终使农户参与意识越来越低。
(二)运营效果不理想
整体运营效果不理想,其影响因素比较多,如传统化的建设管理方式、工作职责划分不合理、人员综合待提升等等,都会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营效果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一旦运营效果不理想,就会使各项工作开展受阻碍,再加上相关管理机构缺乏,无法确保各项建设管理工作都具备专业化管理部门及人员,因某项工作环节管理质量不佳而影响整体发展[1]。同时,各部门之间未意识到相互协作重要性,只是根本自身工作内容重视局部管理,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衔接不充分,甚至部分工作存在无人管理情况,严重影响整体建设进度。
(三)人员能力待提升
考虑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特殊性各项工作内容标准要求,需要应用与储备大量专业化工作人员,合理分配到各项工作环节中,才能确保整体建设管理工作稳定发展。但是结合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相关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情况分析,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各项工作开展要求,在专业化工作人员数量上受限;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待提升,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缺乏,在日常工作中按部就班管理,不是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工作坚决不管,不愿意主动学习与管理,针对各项技术应用缺乏实践性,从而对整体管理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策略
(一)重视工程建设管理,引导农户积极参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不仅会对各地区经济水平提升有一定影响,而且还会突出惠民政策重要性。而在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科学探究,以各地区经济水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情况为分析基础,制定相应惠民政策、创建惠民工程,真正为农户解决各项生活、生产问题[2]。需要明确的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主要核心人物就是农户,惠民政策实施也是为改善农户生活质量,还需引起农户关注与重视,积极自主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那么还需相关部门加大对惠民政策宣传力度,把党的方针全面落实,帮助农户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以引导、扶持、监督、服务为建设管理重要环节,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管理原则,从而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二)健全建设管理机制,提升建设管理质量
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以明确产权为基础条件,详细划分职权,要求各部门及工作人员都提高重视度,能够在自身工作岗位中发挥作用与价值。以此为基础,把管理机制全面实施,以建设管理目标为开展核心,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均需依法追究各部门、人员相应责任,均需依法处理,绝不含糊,从而增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与此同时,健全的建设管理机制还会对整体建设质量有直接性影响,决不能单纯地考虑目前建设情况,应以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后期维护工作,对各项工作建设管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才能真正发挥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重要性,突出惠民工程影响性。
(三)专业化管理队伍构建,增强建设管理整体稳定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一项长期工程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都需专业人员监管与维护,开展前提就是具备完善管理措施与规划方案,以长远发展眼光重视人员培训,并在人员招聘与应用环节提出专业要求,避免非专业人员参与建设管理而影响整体质量与效率[4]。基础新时期背景下,创新人员培训模式,巧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惠民政策推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使农户对其建设与发展、惠民政策对自身积极影响等全面了解,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农户支持,提高农户积极性、参与性。需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熟练应用,在日常工作环节中,能与农户积极交流,及时解答农户疑难问题,改变农户传统化思想,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整体运营效率。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为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吸引人员积极参与,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员数量,为专业化建设管理队伍构建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增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稳定性。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主要受农民参与性低、运营质量不理想、人员能力待提升等因素影响,还需引起各部门与工作人员重视,结合建设管理要求详细探究,重视工程建设管理,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健全建设管理机制,提升建设管理质量,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增强建设管理稳定性,扩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影响范围,突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改善农户生活质量,提升整体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晓华.农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4432-4432.
[2]罗玉晖.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24):93-94.
[3]邓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431(08):157-157.
[4]李双全.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