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中原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430014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各种新的施工技术不断出现,能够大幅度提高公路路基建设的整体质量。强夯法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加强质量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强夯法具有施工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的优势,还可以快速根治公路路基不平变形的问题。对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明确强夯法的原理和作用,具体的施工技艺进行详细介绍,为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强夯法;城市道路路基处理;注意事项
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不断增多,例如:路基沉降、变形、裂缝等病害,会导致交通安全,还很容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强夯法属于一种施工高效、成本低廉的路基施工技术,可以全面改善路基沉降等病害问题,提高公路工程的使用效果。强夯法施工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内容比较多,为了加强施工的效果,应结合工程的建设要求以及强夯法技术特点进行质量管理,使强夯法施工能够顺利完成,保证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
1强夯法的加固机理
土壤由固体粒子、水和气体组成,受到动态压缩的巨大影响,土壤中的空气可能被压缩和渗出,从而在水中制造封闭的微气泡。利用反复冲击载荷的形式,对土壤施加能量部分气体逐渐压缩,土壤粒子表面的耦合水膜扰动使水不受分子重力的限制。土壤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出现局部液化现象。利用强夯法可以对路基进行有效加固,延长公路的整体使用寿命,还能够全面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强夯法技术能够全面增强公路路基的强度和力学性能,确保公路的整体承载能力达到最佳。利用强夯法技术还可以有效避免路基沉降等问题。在实际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强夯法操作技术规范,严格控制强夯法量以及强夯法时间,确保强夯法土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大幅度提高,浆液自身具有比较强的物理稳定性,可以反复应用。
2强夯法的设计与质量检测
2.1施工机具设备
底部直径1.8 m,重量15 t的铸铁圆锥坑;底部为4个直径150 mm的球形坑,用来降低空气对顶部的支撑。直面坦帕的力量和吸附力。起重设备的最大升降高度为20m,配备了自动分离装置和装载机、自卸车、推土机、压路机等拉、平和滚动设备。
2.2设计参数
单点含能量根据设计的加固深度4m确定为2000 kn.m。夯点和夯次数之间的距离先进行两次,然后是整个夯:最初是链球直径的2.5倍梅花阵列,单点夯次数为8次以上。第二个终点位于起点。夯点之间的夯数必须小于8。最后两个拉明的沉降必须小于5cm。第三个完整的夯级别,每个点三个终点夯标记与四分之一夯重叠。填充物粒子大小。根据直径小于1/3的填充物最大粒子大小控制填充物的粒子大小。
2.3夯层厚度
根据选定的夯能量、夯点之间的距离和夯次数,动态夯每充电4m确定一次。动态矩形结构的设计技术参数必须通过测试部分配置(施工监测)确认和修改。测定工艺参数的试验方法是:现场夯点绳、动态捣打机原位平整及夯点、二、三、三点整夯后现场夯点平整的设计指标试验。
2.4施工要点
单点最佳夯能量、最佳夯时间、有效范围和深度确定、夯时间和夯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绘制、夯时间和累计夯量比、夯坑和夯坑之间的关系曲线绘制周边曲面变形和捣固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设计质量指标测试、施工技术参数修改和施工指导。装机前,用推土机把地面平整,场地的平整度必须小于10cm。使用全站仪测量布局点,用石灰绘制点。安装了动态机,根据施工监测决定的数,执行1分,从内部到外部交错,执行1分。使用标高测量最后两个好球的拉默顶面高度差。如果最后两次罢工的沉降差小于5cm,则移动到下一个夯点,直到所有夯点都完成为止。从田野里取出夯物,使用推土机平整松散的填料。使用全站仪释放第一个夯点之间的第二个夯点,重复第4组。推土机把夯坑边上的松散填料压平,用分级填料填充夯坑。冲击能量低的单点的整体碰撞,单击1-3完成此动态碰撞配置。在一层碰撞后,检查路基的中心线和标高,并制作各种施工记录,检测路基承载力和变形等指标。
2.5施工注意事项
砂井是利用各种打桩机具击入钢管,或用高压射水、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获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孔眼并灌入中、粗砂形成砂柱。由于这种砂井在饱和软粘土中起排水通道的作用,又称排水砂井。动态冲压操作期间,夯位置必须准确,下落锤必须稳定。在夯过程中,如果脚的底部倾斜,则在夯之前,必须用碎石水平。如果光晕点太大,请修改光晕。严格控制单位面积的夯击能量(即夯击能量与夯击楼层面积的比率)。单位面积的含能量不应太小。太小的话强化效果不好,但不能太大。通常,单位面积的量可以是300kN?m/m2~500kN?m/m2。动态井施工期间,如果充填材料为土壤,则在完成第一次井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时间取决于测试,一般为4-10天,取决于土壤的特性和含水量),然后是第二次井,第三次夯。动态中心工作的建设现场接近周围居民的住房和其他设施时,应设置监测点,必要时采取防尘或防尘措施。挖沟是减少动态矩形引起的周围振动的有效方法。施工现场应由专家指挥,明确信号,驾驶员应按照命令信号工作,严禁在吊杆下使用。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头盔,远离撞击点6m,以免飞行中的岩石伤到人。经常检查手鼓、自动解耦装置和起重装配是否良好,是否能正常工作。拉锤抬起时不能抬起一次,从锤的底部抬起后,等待人员离开拉锤继续抬起。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出现路基沉降、塌方等问题。能够利用压力作用,使浆液快速进入到钻孔内部,提高路基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强度,所以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对强夯法进行合理选择,结合实际做到因地制宜,确保公路工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守春.强夯法在公路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30):34-35.
[2]韩艳兵.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32):146-147.
[3]辛顺德.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8(16):143-144.
[4]陈宇鹏.强夯法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2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