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第18期   作者:张新楠
[导读]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一定要加大对生态影响,并在生态工程施工中,综合考量实际工程情况,加大对施工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重视度,重视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避免或减少发生生态环境破
        张新楠  
        北京市潮白河管理处  北京市顺义区 101300
        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一定要加大对生态影响,并在生态工程施工中,综合考量实际工程情况,加大对施工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重视度,重视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避免或减少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作用
引言
        生态水利工程的合理施工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人们要以维持生态平衡为重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技术,以便充分发挥其工程的应用价值,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率。
1生态水利工程的理念
        1.1人与自然尊重理念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是自然河流因地貌和气象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是人与河流,河流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所以生态水利工程需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在规划建设中尽可能的保持河流原有的地貌和形态。
        1.2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水利工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总结和提升,强调的是保护资源的更新能力,为后代子孙造福。不可以过度的开发水资源,要保护好水资源的系统。对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进行最佳的匹配利用,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水资源可持续的管理模式,使之达到一个最大的“平衡”状态[1]。
        1.3自然恢复功能理念
        自然恢复功能理念强调的是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自我调节且反馈,是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能力,将损害成本降到最低。生态水利工程从根本上则是“生态保护”的工程,与传统的水利比起来,生态水利工程是对水利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一般项目设计者会根据其自然恢复的能力,放弃控制,依靠的是生态系统的设计,组织和适量的干预措施,从而做好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
2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生态水利的内涵不具有单一性,它有多种内涵,在不同的时期,对生态水利会产生不同方式的解读,而且不同的领域对生态水利的概念也存在差异。生态水利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许多年,随着环境问题的突显,水资源的不断紧缺,生态水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现阶段,生态水利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利工程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生态水利规划过程中,规划工作合理性的提升,可以促进生态理念的有效落实,有效的减少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水文环境来说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是打造环境友好型工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社会给水利工程领域提出的基本要求。环境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国对环境的治理工作非常的重视,也在呼吁社会各界都要在生产的过程中积极的落实生态理念,同时,国家环境部门也通过法律的方式,对生态建设做出的硬性的规定。正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对当地的水文环境造成影响,通过合理的规划工作,可以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与我国生态保护的理念充分相符[2]。
3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利用方面的作用
        3.1提高水资源自身净化能力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健康离不开清洁的水。但是环境的恶化导致越来越多的水资源遭到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进而威胁人们的生活安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能够涵养水源,减少水污染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净化能力是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所谓净化,就是将水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并分解水中细菌,以便为水中的生物提供养料,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净水需要氧气的参与,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注意增设流速带,使水中氧气含量充足,保证水资源自身的净化能力[3]。
        3.2 降低水土流失率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人铤而走险,肆意砍伐森林,会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稳定性,引发水土流失。若长期不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会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造成非常大的威胁。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人们要采用高效的修复技术,减缓和控制水土流失,尽可能降低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系统的稳定性。
        3.3为动植物提供生存与繁殖的空间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设计水利工程时要注重维护生系统整体性,保证河流及其流域所涉及的生物与水利工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在设计生态型水利工程时,要尊重自然规律,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与地貌合理规划工程内容,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
        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河道、沟渠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及水岸生态系统的桥梁。给水域动植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环境,可以保护当地环境,从而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位、涵蓄水分的作用,利于保护和重建河渠生态系统,形成和谐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4]。
        3.4保护水资源内部的物种多样性
        生态水利工程以保护自然生态为重点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在勘察地质条件、设计施工方案、正式施工过程中要全面具体地了解河流内部的不同物种,确保生态水利工程项目不会对河流内部的物种造成伤害。一是勘察地质条件。工作人员在施工前先对该区域的各项情况进行勘察和评估,在保持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二是设计方案。确定好施工地点及施工面积后,要设计符合生态发展及社会发展要求的施工方案。三是施工。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基于空间异质性原理进行施工,即沼泽、河流、森林三者在施工中所体现的空间异质性越高,水资源系统稳定性越高,生活在系统内部的多种生物自然能够安全成长,物种日益丰富。
        3.5 保持与调节水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保持水量,调节水资源。生态水利工程主要采用连通器原理,在短时间内提高土壤的湿润性,达到存储水的目的。若遇自然降水天气,降雨量较多,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将地面降水转移到地下,不仅能够起到补充地下水的作用,还能避免雨水天气造成自然灾害。
        3.6调节水量、防洪防灾
        河堤种植的植被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可以起到保留水资源的作用,促进水内微生物以及岸边微生物的持续生长,最终扩大河流岸边土壤的空隙率,这对增强植被的蓄水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生态水利工程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在短时间内蓄水,保证土壤的湿润度;在雨季可以引导水渗入地下,补充水资源,甚至能够避免因降雨量大而引发的洪灾灾害。因此,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的调节水量,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洪防灾的作用[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水资源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国家的关注。水资源不仅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的基础,还可以有效改善环境,加快城市发展进程,促使社会全面进步。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使得用水量大幅度提升,加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合理,如果无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水资源利用方案,就会导致水资源日益匮乏。其中,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值得各地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红霞.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J]. 中国标准化,2019(22):115-116.
[2] 刘 派.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 南方农机,2019,50(07):221.
[3] 侯国文. 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 现代农业研究,2018(11):125-126.
[4]王 秦. 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水利和环境保护[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1):63.
[5]刘 旋.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不足与措施[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6):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