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7期   作者:幸丽1 王联国2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
        幸丽1 王联国2
        1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0
        2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化建设中许多新型理念被提出并应用。海绵城市是近年来针对城市给排水问题提出的一种理念,有利于提高城市给排水能力,对于城市的给排水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给排水系统;城市水资源;路缘石
        引言: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都存在给排水系统建设不完善的问题,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为了解决该问题,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被应用其中,极大提高了城市市政道路的给排水性能。
        1.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指的是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将其设计为海绵的形式,使得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给排水建设更加完善,能够对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进行协调,使得城市在降水量过多或过少的时期,都能够更好地调节城市环境,防止在降水量过大的时期造成城市内涝,也防止在降水量过少的时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利用该方式能够对城市的降水量和用水情况进行统筹协调,加强城市的水资源控制和利用。
        2.海绵城市道路的建设意义
        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城市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以及各种资源的浪费,所以为了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必须要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我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建设海绵城市,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的道路建设中,能够使得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水资源更多的应用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2.2 调控城市水资源
        海绵城市的理念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提出的,主要的作用就是改善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功能作用,加强对水资源的协调控制,降低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实现城市内水资源的协调控制,高效利用城市水资源。
    2.3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防雨防洪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污染也十分严重,建设海绵城市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日常生活,缓解城市给排水系统压力,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有效防雨、防洪。
        3.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3.1 设计绿化带
        在海绵城市的设计中,绿化带的设计是其中最为基础的设计内容,通过绿化带的设计,能够提高整个城市的雨水贮存能力,对于城市的储水和排水都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绿化带设计主要起到了雨水径流排管的作用,而在海绵城市的设计中,需要在绿化带的设计中增加雨水的净化功能。首先,绿化带的雨水收集功能比较突出,在设计时,需要将路面设置为透水路面,方便地表水流动,对路面进行适当的倾斜,将雨水引入绿化带,在绿化带的设计中,最基础的就是要保证路面高度高于绿化带的高度,保证雨水能够从雨水口进入。在海绵城市的绿化带设计中,雨水的净化和过滤功能是其重要特点,所以在绿化带的设计中,需要在道路的种植土上方铺设砾石层和渗水管,使得雨水在流经绿化带时缓慢下渗,实现净化。绿化带的缓排滞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需要保证雨水能够在绿化带进行排泄和蓄积,使雨水能够缓慢的逐层下渗。


        3.2 设计道路排水系统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海绵城市理论主要体现在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上,城市市政道路主要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传统人行道路面,由于铺设材料和涂抹材料的透水性比较差,所以雨水下渗比较困难,在降水量大的时期经常会出现积水问题,影响人们出行。因此在海绵城市道路的设计中,需要对人行道的铺设材料进行优化,尽量选择透水性能比较好的材料,方便雨水下渗,另外在干旱时期,能够利用贮存的雨水保持路面的水量和湿度,调节下水位。车行道的排水系统设计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道路材料和结构上,现在我国的车行道大部分都是沥青结构,而该结构的渗水性能比较差,在排水的过程中,路面的下渗功能微乎其微,主要依靠的是将雨水引入到绿化带或路肩边沟进行排水,但是这种排水方式会对路面形成冲刷,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和寿命。所以在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车行道的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多建设透水路面,提高路面的渗水性,使得雨水能够在路面进行下渗,将雨水引入地下水中,减少路面的地表径流。
        3.3 设计路缘石
        路缘石是设置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如城市道路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分隔带边缘、行车道边缘都设有路缘石。路缘石与地面齐平,引导地面径流流入雨水口和绿化带,还有一种比路面高叫立缘石,这两种路缘石的形态不同,其实际应用范围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但是总体来说,都可以引导地面径流,促进雨水的下渗,防止雨水漫流。
        3.4 设计雨水口
        雨水口是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地面径流流入地下的主要通道,是雨水汇集的设施。在现代的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通常会在道路的边缘设置雨水口,方便雨水的流入。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数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和道路形式确定。雨水口的设置位置,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
        3.5 设计路肩边沟
        路肩边沟的主要作用是对雨水进行净化和下渗,传统的道路路肩边沟多为水泥混凝土材质,在美观性和实用性方面都比较低,所以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需要对路肩边沟进行改造,使用自然景观来代替混凝土材质的结构,使得路肩边沟在渗水的同时,还能够进行雨水的净化,同时发挥出一定的景观效应。    
    3.6车行道、人行道的设计
        国内设计传统型车行道以及人行道的路面铺装过程中,通常采用非透水性或者是透水性较差的材料,因此遇到降水量较大的季节,路面容易出现湿滑现象,影响人们正常出行的同时,还阻碍了水分的下渗,导致城市的温度上升。若是在设计车行道、人行道的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则建设路面时便会选择透水铺装路面。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可使路面上的积水顺畅渗入至地下,对市政路面的湿度与温度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在调节市政环境、补充地下水的同时还可从一定程度降低积水对路面造成的破坏。特别是在设计车行道的过程中,用于路面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可促进积水下渗。而为保护地基不受雨水、污水破坏,下层、基础位置所使用的材料是不透水性材料,从而使积水按照之前设计的斜坡流入检查井或者是绿化带中。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城市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在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和建设中,利用海绵城市进行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其水域资源控制和协调功能,提高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功能,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国.浅谈市政道路的海绵城市设计理论应用.华东科技(综合),2018(8):113-113.
        [2]黄萍.“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智能城市,2017,3(11):201-201.
        [3]高梅,黄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中国设备工程,2018(7):198-199.
        [4]阳琪琪.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201-202.
        [5]乐明明.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信息周刊,2019(26):0412-0412.
        [6]梅满坤,张敏.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电子乐园,2019(8):0084-00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