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批
(四川省巴塘县中心绒乡小学,四川 甘孜州 627650)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忽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主观理解和体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全面发展, 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十分不利。而在新课程和核心素养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学习主体,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践经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措施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能力;培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语文自主学习内容。教师在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时,要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取成就感,敢于主动学习语文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关于自主学习的几点概述
自主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意味着学习变得主动,可以在这种主动的学习中学得开心,感受到快乐能够有更深层次的收获。比如,学生在进行朗诵的时候,可以自己去主动背下来,并能够有一定的成就感。其次,独立性。独立性体现在学生可以在课外脱离教师的指导还可以自己进行学习。独立性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保障,可以使自主学习真正得以实现。最后,计划性。自主学习较深层次的特性是计划性,这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可以自己进行学习,而且还掌握了自己学习的方法,可以计划自己每一天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认知清楚,并能够进行自主的调节。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自己探究和学习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自主学习是现在乃至将来重要的教育主题,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十分有效,也对于他们之后的学习好处良多,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改变教学理念,改良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自学环境,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从独立性上看,自学能力往往是学生实现独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必备能力,通过对自学能力及自学习惯的有效培养,可以使学生自主性的累积及掌握知识,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将语文学习的价值及本质最大化地展现出来。其次, 从自主性上看,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主体位置更好的展现出来,使其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解决的同时,更好的感知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其掌握知识,也能够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及记忆程度,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完善知识体系,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最后,从自律性上看。假如学生形成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及自学习惯,那么其开展学习的积极性及自觉性等也会得到相应的增强。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觉悟性,使其更好的落实学习目标、学习要求等,并主动的完成学习内容,真正地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规范。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主要策略
3.1从教师做起,改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教师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指导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阶段,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参与其中,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当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但是教师也应该注意进行引导式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更多的是要自己尝试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听。而且,教师不能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而是要自己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要多鼓励学生,他们加强沟通,使他们可以对自主学习认识更深刻,养成更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2鼓励自学,激发自学兴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至关重要,是主动学习培养的核心所在。为了提高学习兴趣,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乐趣。例如,在《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这篇文章,比如可以问“鱼为什么游到了纸上呢?”,“鱼应该在哪里呢?”。这些问题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慢慢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并且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慢慢推进自己的学习。另外,还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疑问,这样可以将一篇文章剖析得更加透彻。这些疑问先让学生试着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去寻求教师的帮助。知识需要学得更加透彻,这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根本。只有自己主动去探究,自学能力才可以提高得更快。
3.3提倡质疑,提高自学能力
在小学阶段,问题应当成为教学的起点,学会质疑,学会问问题,才可以真正培养好自学能力。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质疑给予鼓励,让他们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正确提问。在质疑和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强烈的思维碰撞,这对于其自学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去进行质疑,去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自主学习的意愿。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的“借”字,想一想这个字用得是否正确。学生们可以进行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会产生质疑,觉得用“骗”更好,也有的同学觉得“借”这个字比较传神。在这样的讨论中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原则,让学生自主探究,增强自己探索的能力。在《鞋匠的儿子》一课中,很多学生会提出质疑课文中一些地方有些唠嗦,不够简洁。针对这个问题,教师暂时不要给出看法和答案,需要学生去从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并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质疑和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给予指导和评价,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3.4建立情境,引导学生自学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建立一个更为积极有效的情境,来帮助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一旦在那个情境之中,学生就可以跟着教师进行情境之中的探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创设情境时,不应该天马行空,而是要依照语文教学规范和课文内容进行,因为这种方式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飞向南天的恐龙》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些音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学生看到一些和课文有关的内容,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创设出来之后,就应该进入正式的教学阶段,可以结合这些丰富的内容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主题,并且联系这些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老师应当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做好自己的培养工作。在进行培养的时候,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学习氛围,搭建好思考和自学的平台。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冬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8(33):26.
[2]张秀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门.宁夏教育,2019(0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