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瑛
(中山市古镇初级中学,广东 古镇 528400)
摘要:提问是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优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提问策略;层次分明;激发思考;适当引导;重视评价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还是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即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提问从古至今的重要性。纵观当下课堂,提问已成为主要教学手段,甚至成为一种课堂模式,这比之于传统教学而言无疑是一大进步。
然而,“提问”在教学实践中效率低下,应慈军先生曾在《阅读教学:‘问’的问题》一文中总结了当下语文课堂中提问的现状及成因:内容上,没有立足于文本和学生的实际,“问得远”,“问得深”,“问的浅”,问得“面面倶到”;表述方面,存在着“标签式提问”,“程式化提问”,“试题式提问”,连珠式提问”等问题;在行进方面,主要由于教师引导不力,导致出现“不敢或者不能发表真知灼见,对学生是是非非、高下互见的发言缺乏有力度的归纳、总结、升华”,“最终的答案不全面”等问题。①那么在教学实际中,如何才能使提问最优化呢?笔者认为,一个完整且有效的提问必须做到下面这几点。
1、了解学生、切入心理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提问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笔者任教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擅长认知记忆性的问题,对感性形象化的知识更感兴趣,且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知识。
一节课40-45分钟,教师要根据学生各个不同时间段的心理来设计问题。在教授新课之前,导入的问题要新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授课之前,可以展示不同的自然现象,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天气,以此导入新课。课程行进到一半之时,部分学生会进入倦怠状态,注意力开始分散。中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在课堂上争论,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制造“矛盾”让学生展开辩论,以此将学生重新拉回课堂。“从学生心理来看, 学生经过紧张的几十分钟的学习, 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到此开始松弛, 出现抑制现象, 也就是说学生的直接兴趣开始向间接兴趣转化。结尾阶段虽然时间不长, 但我们也必须像导入新课一样, 紧紧抓住学生心理, 调动他们学习兴趣, 向他们提问, 强化他们思考, 将他们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真正做到‘课已尽, 趣犹存’ 。” ②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课程即将结束之时,布置问题让他们课后思考。比如《卖炭翁》一文,最后为何要交代“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最后的辩论赢家到底是庄子还是惠子?《伟大的悲剧》中奥茨的死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些问题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考。
2、面向全体,层次分明
传统的课堂中老师提问,要么就是全班异口同声回答,要么就是全体沉默不言。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引进课堂后,我们会发现,每个小组只有成绩好的学生会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其余的学生早已游离到课堂之外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水准和学习能力。所以老师要注意这种差距,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投入课堂,获得学习成就感。
在执教《散步》这篇文章时,一位教师设置的问题就显示出了层次性: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要求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
2、请把这个概括与第一段比较,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1)、初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起在田野散步。
(2)、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原文第一段)
3、再读第一段,四个人的顺序安排合理吗?并在屏幕上依次出示五组不同顺序的对比:
这一组的问题设计是带有递进的层次关系,第二个问题显然比第一个问题要难一些,它通过句式体现了文章强调人物关系。而第三个问题则在对比的过程中凸显出“我”在这个家庭中很重要,慢慢通过分析探究到文章的主旨一一“我”作为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显然比第二个问题更深入了。
这一组问题由浅入深,既照顾到了基础较弱的,也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最为重要的时它能带领学生不着痕迹地走进文本,巧妙地解决了文章的重难点。这样的提问会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和发挥的余地,真正调动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体验,达到走进文本走进作品的目的。③
3、 精简提问、紧扣目标
提问作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桥梁,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必须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然而,就当下的教学实际而言,很多的提问都是老师随性发挥的,甚至是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警示学生而发出的。一堂课一二十个问题,各个问题之间并无联系,甚至与课文不相关联。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还弱化了教学重点。 “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有效呈现语文教学内容,达成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根据学情、立足文本;语文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指向共同的教学目标。”④语文阅读的特殊性在于对文本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读,每个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各有不同。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对于主题的解读到底是童年生活的美好还是封建思想的荼毒,这决定了老师设计问题的侧重点。只有确定了目标,老师才会言之有物,学生才会学有所得,提问才是有效的。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新课导入时,老师设计的提问会更加生动有趣。有时老师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侃侃而谈之时看起来课堂气氛很热烈,但是所说答案与教学目标无关。所以,教师在放手的同时,也要保持着主导地位,防止学生的答案脱离课堂。
此外,老师的提问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有些老师提问表达不清,学生都弄不懂老师到底要问什么。
最常见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提问:“这篇文章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里?”或者“这篇文章的文眼是哪句?”这样标签化程式化的提问,老师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学生更加无从下手。
4、激发思考、适当引导
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收信息,主动思考探索的需求大打折扣。很多老师课堂提问仅停留在感知阶段上,认知记忆性问题、常规管理性问题多,致使提问缺乏思维价值,探索的空间很小。提问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表面上热热闹闹的举手回答只是满足了老师的预设心理。提问要想实现最优化,设计问题时就应该要考虑激发学生的思考。
以《小石潭记》为例,短短一片小文,最后一段交代了五个同游者。那么,最后一段跟文章有何关联呢?是否可以删去?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就会发现,前文之中的“寂寥无人”与此处矛盾。作者肯定不会自相矛盾,那么作者最后交代同游者就是为了突出前文中的“寂寥”不仅是形体上的,更加是精神上的,以此更加强化了作者凄凉愁苦的感情。
在面对一些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时,学生不仅需要时间思考,更需要老师的引导。然而有些老师忽略了这点,等不及引导学生,直接将答案说出,然后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有些老师试图引导,但总归不得其法,最后直接将一个能激发学生思想碰撞的提问引导成了一个“对不对”“是不是”“可不可以”的客观填空题。
面对一个真正有难度的问题,老师可以试着将一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层层递进,深入引导。
5、重视评价、解析重构
一个问题的提出只是开始,真正的结束是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给与分析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的评价反馈主要以肯定鼓励为主,但简单的“好”“对”都略显敷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些公开课上,为了营造学习效果良好的气氛,面对错误的答案,老师也不加指正,选择忽略,这些不当的行为都极大地影响了提问的效果。
事实上,学生的回答是他思路的体现,也是他一节课学习成果的检验。在对学生的回答给与客观具体的评价的同时,也可以将不同的答案进行对比,或者将答案与以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错误的答案也不要轻易忽略,可以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得出答案。文本的理解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的答案也许不在老师的预设之内,但是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挖掘出对于文本的深层解读。
以《桃花源记》为例,渔人离开时明明“处处志之”,为何最终还是“不复得路”呢?有学生回答说也许是桃花源中的村民偷偷擦掉了。这个回答跟正确答案不相符合,针对这个答案,老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村民要偷偷擦掉渔民的标记呢?”再次思考,可以得出结论:一方面村民不想被打扰,因为外面的世界还处在战乱之中,这影射了当时动荡黑暗的社会。另一方面也在暗示,桃花源本就是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本来就是虚构幻境,如何寻得?虽然最初学生的答案看起来是玩笑之谈,但是老师顺着这个答案引导,既解释了前面的问题,又紧扣了主题,一举两得,大有效益。
当然,有效的提问不仅需要做到上面这几点,还牵涉到其他的方面。比如学生自身的课前准备,学习能力。此外,老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也很重要。提问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及面对各种答案反应出来的教学机智,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提问的最终效果。本文探讨的有效提问,就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变幻出各种有趣有效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文本探索的乐趣,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①应慈军.阅读教学:“问”的问题语文学习.2009年第4期25-28页
②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与学生心理_梁翠芬.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③朱亚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④陈寿江.基于学情和文本的语文教学设计——以《在克思乾的讲话》为例.语文学习.2010年第9期,第25—27页
⑤《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