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0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首先通过对当前“双高”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阐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从“强化双创宣传,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组建专业化的双创师资队伍,夯实创业教育工作基础”、“拓展创业孵化基地,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等四个方面着手,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路径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讲话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称要掀起“大众创新”、“人人创新”的风潮,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频频提到“双创”这一关键词,释放出国家将推动大众创新创业浪潮的强烈信号。全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这几年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猛,但是有很多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今,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背景下,为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一、当前“双高”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多数高职院校存在一些共性且突出的问题,包括一些“双高”建设高职院校。这些问题阻碍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进一步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大影响。
(一)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院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主要以学工口的教师为主,比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主要以辅导员、学工部门老师、就业部门老师、团委老师、少量专业教师组成,在这个群体当中较少有受过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创业实践经验欠缺,而且对创新创业的研究也不多。师资的薄弱无法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指导体系,在学生的创业项目和一些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上,不能给学生们更多的帮助,创业项目的实施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有待完善
“虽然高职院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就业创业指导课、大学生创业基础等相关课程,但是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仍然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双创教育课程没有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的双创课程内容基本一样,没有针对性,学生在本专业基础上难以形成创业意识。还有就是教学形式单一化,仅仅只是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只是增加了一小部分内容,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动手操作指导,使得师生之间未有建立互通互融的教学形式[2]。
(三)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亟需加强
创业需要可行的创意,但更需要广阔的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培养,更需要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其中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3]由于教学经费有限等各种原因,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还无法完全满足学生们进行双创实践的需要。在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类似情况,虽然对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很重视,但是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方面偏少。这样既不能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也无法激发学生双创的热情。
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路径
(一)强化双创宣传,激发学生创业意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背景,是一种理念,要掀起更大的风潮,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则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宣传方式。一是通过传统的媒介方式去倡导和宣传;比如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向同学们宣传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传递创新创业精神。二是通过新式媒体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学校各大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各类平台投放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解读、成功创业的典型事例、跟大学生相关的创业比赛新闻等。三是通过多样的线下活动去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和参与;邀请成功校友返校开展创业讲座、分享会、报告会等介绍自己创业方面的理念和经历,鼓励同学们创新创业,引导大家学习成功的创业典范。另外可以通过比赛活动去宣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每年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都非常用心布置,初赛前通过班会向各班同学宣传动员,让同学们积极报名参赛,复赛让选手们进行路演,这样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学来了解创新创业,是一种直接而生动的宣传方式。这些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将创新创业的精神传递给同学们,激发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
首先,双创课程要细化分类,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同时要贯穿多种学科的知识。通常双创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通识创新创业课程,没有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相结合,缺发针对性和科学性。与专业结合,使得课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这样可以充分挖掘该专业或相近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较多,双创课程还需要贯穿多种学科知识,比如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关的一些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
其次,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相统一,注重培养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能力。双创课程较多停留于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方式,学生没有参与实践,教学效果较差。高职院校的教育特别重视实训技能的培养,基本上都配备了实验室、实训室,这些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了优良的教学环境。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各个实验室、实训室给学生们进行环境教学,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要需要讲授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专业技能来进行该专业或者该产业的创新教学。通过知识、专业核心技术再配合环境,创建出新的产品或者服务,然后在这个环境教学中进行模拟尝试,并考虑后续的创业孵化。另外也可以借助利用企业实习实训来进行,企业的实习实训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企业的实践环境下,更能催生出新的产品。
最后,创新创业课程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线下资源推出的同时也应推出线上的教学资源。“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引入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扩大学 生视野,方便学生自学。”[4]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我补充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
(三)组建专业化的双创师资队伍,夯实创业教育工作基础
一个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水平,而高职教学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5]。要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必须组建一只专业化的双创师资队伍,即这只队伍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具有创新创业经历,能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为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主要途径:一是对学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培养,包括组织老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班、参加指导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下企业挂职锻炼等;组织老师出去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业务能力和促进观念的更新,这样在教学中融入双创理念,更能引起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在抽调骨干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之外,也动员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老师等积极参与指导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挑战杯”、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二是邀请企业家、教育部门专家、优秀的创业者等到学校来担任外聘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一起商讨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开设系列讲座,与学生们分享创业经验,讲解双创时代下的创新创业理念,传递创新创业精神。通过这样的途径,充实了双创师资队伍,使得队伍组成人员来源不再单一,队伍也逐渐变得专业化。校内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校外教师则以实践教学为主[6],发挥各自优势,教学效果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四)拓展创业孵化基地,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
创业孵化基地建立的目的在于为高职学生、外部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团体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共享平台[7]。创新创业教育最终需要落实在实践上,创业孵化基地是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这里可以得到检验和提升。而多数院校创业孵化基地数量和规模并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学生的创业需求,因此特别需要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
一种方式是在校内开辟场地建设孵化基地;在学校内寻找空置的校舍,对其进行装修改造,但这是有限的,依然无法满足更多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另一种方式就是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双创孵化基地;学校可以与长期合作的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寻求符合彼此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整合院校师资科研和企业创业资源优势,开辟校外双创孵化基地,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一直致力于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创新实习实训基地,与大型央企、国企、知名民企等签订合作协议,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种方式可以给很多资金缺乏、空间有限的院校提供借鉴,这对企业和学校来说是互利共赢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思和总结,通过强化双创的宣传,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组建专业化的双创师资队伍以取得更好的创业教育成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最后通过拓展创业孵化基地,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给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邹晓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0):181.
[2] 吕成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探究[J].南方农机,2020(03):150.
[3] 王瑞,潘献晓,吴明慧.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析[J]. 科技资讯,2020(14):139.
[4] 刘燕侠,张自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2):40.
[5] 牛生晓.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思考[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3),184-185.
[6] 植宝.论校企协同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9):118-120.
[7] 熊宝清.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创新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