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理解英语的词形变化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3期   作者:杨浩
[导读] 中国人对英语词形变化背后的动机不理解,导致使用英语时经常出现语法错误。本文阐述英语在表意时的词形进化思维,以期帮助中国学习者理解词形和词意之间的对应关系。
        杨浩
        天津市对外服务公司  天津  300202
        摘  要:中国人对英语词形变化背后的动机不理解,导致使用英语时经常出现语法错误。本文阐述英语在表意时的词形进化思维,以期帮助中国学习者理解词形和词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类与对象,实例化
        中国人在英语学习时,最费解的莫过于词形的变化,因为汉语的字词不存在变形这种现象。传统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都采用规定式的方法,要求学习者强行记忆词形变化与句子成分、句子形态之间的关联。对于英语底层的逻辑,则丝毫没有涉及,以至于形成语言学习的负担。
        一、语法类比
        英语里这种同一个单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呈现不同形态的语法现象,我称之为“多态”。但不论这个词的形态怎样变化,始终不偏离其原形所表达的意义,这被我称为“继承”。比如:动词read在句子I like reading.中要写成reading;在He reads newspaper.中又要书写成reads,但表达的都是“阅读”这个意义。同理,名词也不能拈来即用,比如:Tom has a book.或Tom has some books.或I like his books.我们发现直接把book原形抄来使用是错误的。单词应用的正确做法是:先关注实际应用的外部条件,比如动作的主体是谁、有几个人、什么时候做的这个动作;名词代表的事物有几个、是否确定具体是哪个。
这种使用前先根据具体情况确认实例的思维方式,和计算机程序语言面向对象的思维过程完全是同理的。我也发现,同属盎格鲁·撒克逊人创造的语言,英语和程序语言背后的逻辑同源。语法,是思维方式在群体认同后固化下来的共同遵守的准则。
        二、类与对象
        类与对象的思维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角度。粗略地把英语中的词汇分为3个大类,即名词、动词、修饰词(有些语法体系称为“名动形”)。对于有一定英语学习时长的朋友,会勾起痛苦的回忆-词形的书写错误大多出现在这3个词类上;明明按照单词表上的形式抄下来,硬是被老师判定为错误。
可以说,单词表里的词形不可用!那么,可用的是什么呢?这就要从英语单词表达意义的逻辑谈起:
        1、单词表里的词汇都是“类”。所谓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描述同属这一个类型的个案的共同特征。比如说起apple我们想到的是:球状的而没有三角锥状的、红黄绿色的但没有蓝色的、口味或酸或甜的但没有辣味的,等一系列特征。至于你家现在的苹果具体是哪一个样貌,不会改变你对苹果这种水果的认知。再举一个例子,见到run,你会想到这个动作:双腿交替向一个方向迈出、身体有短暂腾空、不会滞留原地。

至于某一个具体的人有没有跑步、是否喜欢跑步、跑得有多快、什么时候去跑步,都不影响这个行为叫做“跑步”。
        2、与类相对应的对象,是符合类的特征的,具体的某一个或某一些个案。比如这次我从超市买到的是每公斤4个的红富士苹果,而你家还剩下2个酸溜溜的干瘪的青苹果;我享受清晨慢跑,而你讨厌中午在炎炎烈日下疾跑。你会发现当我们谈论某个具体事物或行为时,画面感顿时饱满了,这是因为个案有了具体的情境,即环境变量,于是产生了多态,整个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三、环境变量
        采用类与对象的思维方法,我们发现:单词表和词典里的词条,给出的仅仅是一个英语的单词的“原形”。所谓原形,是把这个词代表的意义进行抽象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单词原形是抛除时间、空间、数量、与外界关联,等一切因素之后所代表的本质特征;而生活中我们在使用单词乃至语句进行表达的时候,不存在上述脱离一切具体环境因素的理想状态。因此如果直接把词汇原形应用在书写和语句里,出现错误是必然的。这些影响英语词汇形式变化的因素,就是“环境变量”。
        四、实例化
        理解了英语词形的逻辑,就不难解释其变化。book(类,表示抽象概念的书)→a book(对象,a表示不要求具体是哪一本书)book(类,表示抽象概念的书)→my book(对象,my表示不限内容,但必须是我的)book(类,表示抽象概念的书)→English book(子类,English表示限制只要英语书)→the English book(对象,the English表示限制只要那一本英语书)read(类,表示了解内容的行为)→I like reading.(reading表示这是我的一种爱好,我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并且像喜爱一件物品一样享受着这种行为)read(类,表示了解内容的行为)→He reads novels.(reads表示是他的行为,他的阅读习惯并不一定和别人相同)
通过少数几个例子,我重申:类是共性,对象是个案;记忆一个原形和使用一个具体词形变体的决定因素在于有无语境—即环境变量。
        综上,受到程序语言认识世界的角度的启示,作为同种族的语言,英语在诸多方面的语法表现和程序语言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学习和从事编程的人群来说,这不失为理解英语语法现象的一个突破口。在我看来,对于非程序员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可能也是学习英语语法必须要转换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Python 3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Second Edition).
[2]by Dusty Phillips from Canada, ISBN:9787121341366.
[3]published on June 1st, 2018 by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杨浩(1980—),男,高中英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言逻辑世界观、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