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焱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25)
摘要:为了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各项音乐表演技能水平,因此就需要开展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视唱练耳课中节奏训练极为重要,同时视唱练耳教学也需要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积极引入现代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这也属于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核心部分。本文主要探究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的节奏感,阐述了培养节奏感的具体价值和意义并对其具体的培养方法进行明确。最终可以保障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现代音乐节奏感,并提升音乐表现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现代音乐;节奏感;培养方式
一、运用视唱练耳教学来培养学生现代音乐节奏感的意义
节奏是音乐中的主要要素之一,同时也能促使音乐展现出更多的活力。视唱练耳教学这门课程中节奏教学是其中重要内容,尽可能利用速度、节拍、重音以及节奏的基本形态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把握节奏感强弱。节奏感属于人对节奏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效应,主要是用听觉来调动起运动神经中存在的节奏冲动。其中包括了速度感、音长感以及节拍感。与传统音乐节奏感相比,现代音乐节奏感更给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带来较大的刺激性,传统音乐本身的节拍、律动以及节奏是与人们的身心特征相契合,所以更多的人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接受和理解传统音乐。那是现代音乐却将人身心特征与这些节奏和律动之间的联系切断,不断的引导人们对重音规律进行掌握和适应。但是人们需要对这个过程进行熟悉掌握,才能熟悉的运用这些音乐节奏知识内容。这就需要通过运用视唱练耳教学的方法开展大量的节奏感训练,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感知能力和节奏、节拍的识别能力。并帮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来解决问题,进而可以准确的把握好音乐节奏。
二、现代音乐节奏的组织形式
(一)规则节拍复杂节奏
现代音乐节奏更多的是展现出向前运动、不规则律动以及不稳定性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的存在并没有否定过去传统音乐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规则节拍是指并不复杂的音乐节拍类型,其中主要包含了拍号中分子为“2”和“3”单拍子和所有的复拍子。
(二)不规则节拍规律节奏
这部分节奏是相对于规则节拍提出的,在传统音乐中这类复杂程度不同的节拍都可以应用二拍子和三拍子组合。但是在现代音乐中没有完整的、规律性的节拍组合规律。尽管相当一部分现代音乐的出线形势以单一节拍为主,但是由于节拍组合本身所具备的非固定性特征,因此在听觉方面很难感受到节拍的运动规律和变化。
(三)变换节拍节奏
传统音乐的整个曲目主要是应用单一的拍子,而在现代音乐中基本上很少使用单一的拍子,例如会在音乐没想到陆处进行变化、根据不同的小节来产生变动。这样的节拍也就被称作是变化节拍节奏,能够在视觉上发现这类变化节拍就有这交叠频繁更替的特征,直观性相对较强;另外还可以对重音进行变化,将重音记号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进行使用,打破传统音乐的平衡感和规律感。
三、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一)变拍子
过去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中,对于拍子所产生的变化并不重视,因此也没有办法更好的现代音乐中所包含的非常规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展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音乐拍子所存在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不稳定性的特征在教学内容中得以体现。
教师还要明确不同的节奏所产生的变化以及具体的变化趋势,将旋律的强弱变化向学生展示。最终可以让这些拍子以科学和合理的方式来实现组合,保障学生们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性内容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之中。例如采用休止和任意连线的方法可以提升训练的难度,这样的方式既能看到传统的简单节奏和视觉看到方面存在的关系,也能站在听觉的角度上体会到其中存在的各项难度。可以先应用十六分音符展开练习,之后再进行2/4的拍感训练,最后能实现独立听记的程度。
(二)重音转移
现代音乐进行重音转移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为不同的环节,通过这些环节促使节拍和节奏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升,将不同重音的外在表现和要求更清晰和明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为学生明确其中所使用的重音转移策略和方法,并对其进行重音标记,对非节拍重音在音乐之中的应用效果和手段进行明确;而重心转移更多的是以非周期性的小结重音为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小节中划分的重音转移规律和具体的实践要求向学生明确,让学生可以意识到把握音乐节奏的合理性和平衡性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实践,加强对重音转移的深入体会,并感悟到强弱律动变化的规律和要求。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可以先运用左右手在钢琴上同时击键,或者是在类似唱二部时右手划拍、左手击拍,同时还要对声部节奏进行口念划拍,之后再进行交换,要求学生念出已经标记好的重音,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现代音乐中所具有的立体化重音错位感,促使学生的口、脑、手的协作能力以及纵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通过使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将不规则重音节奏的处理能力有效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现代音乐的多声部演奏合作能力大大加强。
(三)应用音乐作品作为案例展开教学
为了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把握现代音乐的节奏感,教师需要根据音乐作品之中的节拍、节奏以及身体律动特征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要求学生以这些内容来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现代音乐作品独特性的深刻感受,而且也能直观明了的体会到现代音乐作品中的创造性。另外还要对学生加强视唱练耳基础训练,首先要将训练的目标和方向进行明确,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要了解到音乐作品之中的节奏形态特征。现代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形态呈现出多样化、自由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因此对于这些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形态规律的把握相对比较难,而且训练的价值也不高。所以教师必须要筛选出具有高质量和规律化的音乐作品,可以在教学过程以这些典型的音乐作品为例来引导学生掌握好现代音乐节奏感。
结语
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从视觉和听觉方面都展现出极为强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调性、和声、节奏等各个观念上。也就决定了传统音乐的欣赏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很难深入到现代音乐的学习和感悟之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音乐表演和创作时,其主要依赖于视唱练耳这一基本功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传统的音乐训练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音乐,这也就给视唱练耳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就需要以视唱练耳教学的角度来看待现代音乐节奏感培养的重要价值,同时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适应现代音乐节奏组织和其所存在的复杂性特征,最终促使学生不断的锻炼自身的节奏感、加强对现代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将这些体悟转化为外在的音乐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兆凌.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节奏训练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02):110-111.
[2]王平兰.简析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作用和影响[J].北方音乐,2017,37(18):44-45.
[3]刘永平.现代音乐中的视唱练耳教学(二)[J].音乐生活,2016(07):58-59.
[4]唐红霞.律动情感教学法在音乐集体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28(12):263.
作者简介:张焱(1978.11.14)女,汉族,湖南湘潭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音乐理论视唱练耳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