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体制下的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3期   作者:宁波 陈丽璞
[导读] 各大高校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法律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辅导员必须要具备这个基础的条件,另外,高校生源的问题导致了学生各有特色
        宁波 陈丽璞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各大高校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法律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辅导员必须要具备这个基础的条件,另外,高校生源的问题导致了学生各有特色,素质参差不齐,在教学上和管理上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思考和改善。高校辅导员主要的工作是为学生的素质培养做好思想准备工作,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培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也需要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并灌输给学生,因为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缺乏良好的法律意识,而学生也将走向社会,会面对很多法律问题和风险。鉴于此,本文对依法治国体制下的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培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法律素质;高校辅导员;依法治国
引言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在这个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高校大多也依法治校,培养出具有法律意识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的培养,要从多方面进行,并且要在未来持续进行,不能掉以轻心,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高校环境。
1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培养的原因
        1.1思政教育不作为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没有正确履行该义务即属违法。实践中,学生跟随一些网络大V在网络上发布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语言污蔑英雄;在突发政治事件中,参与违法行动等,辅导员知晓后无动于衷,不去及时地制止或引导,就属于典型的不作为行为。辅导员由于政治敏感性不强,缺乏法律常识,不履行职责而不自知,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1.2面临学籍变动的法律风险,存在手续不全的现象
        高校时常出现学籍变动的现象,由于一些原因,学生需要申请办理学籍变动手续。有的学生因为要入伍,需要申请学籍在校保留两年,在这两年内到部队入伍,接受专业化的训练,当入伍结束后继续回到学校完成学业[2]。有的学生想要自主创业,申请延期毕业,利用在校时间到社会上创立自己的事业,但却没有征得家长的同意,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纠纷。有的学生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办法继续完成学业,需要申请休学或者退学手续,这都需要经过高校辅导员的同意。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如果没有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未能及时与家长商讨学生近期的情况,单方面同意学生学籍的变动,这就会促使辅导员面临学籍变动的法律风险。有的家长认为辅导员自主变动学生的学籍是不合理的,甚至可能追究辅导员的法律责任,认为这一做法存在一定的欺诈性,追究辅导员行为过失的责任。
        1.3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掌握不够
        当前在非法学类高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唯一一门课程。但法律知识也仅涉及这本教材的最后两章“法律基础”,内容包含几十部主要法律法规,但所有涉及到的知识也都是点到即止,就是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叙述与罗列,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案例教学等,更不要说法律实践内容的缺失。[2]另这门课采取的授课模式也是以课程教学为主,上课形式单一,学生无法体会法律在运用中发挥的实际作用,从而对法律素质教育产生厌倦,无法理解真正的法律精神和法治价值。
2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培养的方式
        2.1高校要具备法律素质培养,并重视辅导员的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里比较特殊的职业,很多高校对辅导员的认知都停留在一个普通的班主任的角色,然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连接学生与校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具备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而高校也要重视辅导员法律素质和意识的培养,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辅导员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习如何进行学生的管理,对于学校规章制度的问题也有所认知,让学生都养成重视法律法规的意识和态度。
        2.2加强辅导员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尤其是法律素养
        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辅导员对入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有效介入,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强以下职业素质:一是过硬的政治素质,应具有较高的治理理论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尚的道德修养。二是敬业的职业道德,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和务实精神。三是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重视法律意识培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注重法律实践运用等,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才能在介入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工作中从容不迫、得心用手。同时,高校辅导员也要加强自我管理,做到坚决维护各项规章制度,依章履行工作职责,树立良好榜样,用实际行动带动并影响学生。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
        有一些学生不善与人交流,拥有较为内向的性格,未能很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中,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在学生管理中,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年级大会,在会议上宣讲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分析这些心理带来的危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心理,进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高校辅导员需要定期走访宿舍,及时与学生交流当前的心理状况,沟通他们当前的生活状态,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思想,促使学生摆脱自卑、孤僻、内向、偏激等心理问题,从源头上解决管理上的问题,降低管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而达到防范法律风险的效果。
        2.4创建程序化的管理工作,保障工作开展的公平公正性
        高校辅导员应当完全按照管理工作的程序,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寻、有理可依,以严格的程序减少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展现出公开、透明的工作内容,进而促进辅导员与学生友好的相处。在处罚阶段,高校辅导员严格遵守处罚的程序,每一步处罚都有相应的制度所支持,在得到学生认可的情况开展下一步处罚工作,使学生深刻理解辅导员的工作实质,明白学校的制度安排,从内心中认同学校的做法。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应当给予学生辩解的机会,充分了解到事情发生的真实经过,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错误行为,避免出现错判、误判的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
        2.5丰富法律实践形式,内化法制观念
        高校辅导员的法制教育除了定期的理论培训,还应培养辅导员的法律实践能力,将其实际运用到学生管理中,从而在实践中内化法制观念。例如组织辅导员旁听法院审判过程,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辅导员针对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常见案例模拟法庭审判。同时可以组织开展以“法治校园”的文艺活动,通过排编普法情景剧、法律知识抢答,加深辅导员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辅导员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升全民族法治素养与道德素质,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学生作为全民中的高素质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重要位置。同时随着经济社会日趋向高速化、复杂化发展,大学校园频发网络诈骗,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法律保护。所以,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也关系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婉,徐君彦.高校辅导员所辖班级危机事件管理——基于相关法律法规下应对策略研究[J].才智,2019(34):173.
[2]周芸.试论高校辅导员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13.
[3]金波昌.高校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9(33):119+121.
[4]丁志兵.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法律素养培养[J].法制博览,2019(19):294.
[5]潘婵.从辅导员视角浅析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法律风险与防范[J].教育观察,2019,8(10):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