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3期   作者: 张晓敏 苏勋强 何 媛
[导读] 自媒体的兴起引起传播内容、传播结构、传播环境发生重大的变革,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
        张晓敏  苏勋强  何 媛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黔南  558000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黔南  558000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黔南  558000
        本论文是贵州省黔南州社科联2020年度黔南州理论创新课题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研究(项目编号:Qnzskl-2020-58)”的结题成果
        摘要:自媒体的兴起引起传播内容、传播结构、传播环境发生重大的变革,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的主力军,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表达自我、追求个性自由,自媒体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的社交软件,并且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分析自媒体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阐述自媒体新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意识形态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以及理性看待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的良机和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对于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媒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学生;认同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如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形势也比以往更加复杂,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统一思想共识,团结凝聚民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到来,以微信、微博、客户端为代表的自媒体快速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充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把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是摆在高校所要面临的问题。
1 自媒体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者的关系
自媒体通俗讲是指网民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们的语言习惯、社交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人们自身,同样也改变着这个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与成熟,自媒体也随之更新换代,从第一发展阶段的门户网站时代到第二阶段的搜索引擎时代,再到第三阶段的社交网络时代,越来越广泛地渗透日常生活每一角落。目前,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占据了人们的网络社交平台,是自媒体的主要网络载体。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信息传播活动不再是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一个账号都有话语表达权。相比较传统媒体,自媒体低门槛易操作、平民化个性化、交互强传播快等特点,让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信息传播中,社会也因此进入了平民话语权时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核,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集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即是上述这种思想体系的认同。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思想观念体系,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媒体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与传统媒体不同,在自媒体中,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各种信息,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悟,对各种信息进行创造评论,许多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输送了自身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等等,因此也赋予自媒体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第二,意识形态是自媒体所承载的内容之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媒体产业也从商业角度出发,考虑到用户注册率、用户体验等相关因素,必须具有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属性,才能在网络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三,自媒体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媒体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掌握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这个“隐形”课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度与广度。
        2 自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除了深刻地阐述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之外,还必须善于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创造性运用宣传教育的形式与载体。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大学生群体是自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牢牢占据网络主要阵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2.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是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政治前提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始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执政党的稳固地位需要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可和政治支持,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的特征。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有利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有利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0.]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形势下,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激荡,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人生选择产生了一定影响。高校要与时俱进,借助自媒体这一新载体,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为人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目前我国社会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斗争与较量。网络上一些“历史虚无主义”、“非马克思主义”、“中国威胁论”等一些错误思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因此,必须坚持去伪存真、始终坚持马克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向我们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展示了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不仅可以固本清源扬正气,有力回击网络上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还进一步形成社会价值共识,增进政治认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 刑婧.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9.]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下,自媒体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每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从论坛、社区到微博、微信,再到如今兴盛的抖音、快手等各类网络直播平台,自媒体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宣传方式、内容形式、活动载体、教育理论的革新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变化。这种新的发展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辩证看待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的影响,将对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3.1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的机遇
3.1.1 自媒体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传播渠道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了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播渠道。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微信公众号、微博、门户网站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机应用APP,加大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弥补了校园传统信息传播的不足,进一步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同时,自媒体的传播载体更加丰富多彩,教育者可以借助音频、动画、直播等各种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比如,十九大报告我国媒体中心实时网上现场盛况直播,各大高校组织学生实时直播观看,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加学生的参与体验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同。自媒体除了加大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同时也使封闭的校园教育空间变成了开放性、立体性、全方位的教育空间,自上而下的“传达”的闭环传播模式变成了一种“循环”的开放传播模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虚拟世界的延伸。
3.1.2 自媒体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内容形式
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人民群众;理论要有说服力,还要采取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表达形式。同样,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不仅要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还要注重理论内容的表达形式。在高校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主要是通过官方媒体的宣传和教师的讲授为主导地位,使得意识形态教育变得刻板而被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这一崭新的教育载体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资源变得丰富而生动,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能从网络平台获取自身所需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教育视野,增强人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在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日常用语来表达深刻的理论,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转化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大众语言,比如“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等新时代话语,提升了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形式更有活泼、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3.1.3 自媒体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工作实效
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单向交流模式,实现了师生双向交流与互动,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真实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地与教师进行对话、讨论,教师可以随时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各种疑惑,平等对话、开放式的交流环境活跃了教育氛围,提升学生的亲和度和认同感。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众多信息手段被运用到各个领域,教育者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自媒体平台相关动态,比如学生在网络中发表的意见和观点、转发的文章、视频等方式,进一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认同教育的工作实效。
3.2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挑战
3.2.1 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民群众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并且单一,他们不是信息的主动创造者,而是被动接受者。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只要有表达的意愿,任何人都能发声,参与网络信息的传播,他们不再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有了自主选择权和表达权,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参与网络信息构建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传播主体的教育背景、文化水平、道德素养等因素会使得传播信息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甚至会造成一些错误信息的传播。同时,我国目前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更加突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人们在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网络上各种混杂的声音将进一步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3.2.2 多元化的传播内容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威
自媒体使得海量的网络信息涌入受众的视野,同时,多元化的传播内容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遭受冲击,进一步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威。首先,自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商家嗅到“商机”,为了达到盈利目的,商家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推送各种广告,宣扬一些错误的消费理念,过度地强调物质生活的享受,宣扬“人生在世,及时行乐”等享乐主义的观点,这些错误的消费主义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为了增加点击率、提升用户注册量,一些自媒体平台为了获取关注度,刻意追求传播内容的娱乐化、低俗化,这些过多注重感官层面刺激的传播内容,会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威性。再者,西方发达国家以“人权”和“民主”为幌子肆意解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利用网络平台制造各种信息混淆大学生的视听,动摇青年学生的政治信仰,进一步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威性。
3.2.3 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加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监管难度
自媒体的广泛开放性,给了普通网民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的话语空间,网民发表的信息内容将会通过互联网进行裂变式的传播。而传播的信息内容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经过一些自媒体用户的转发等形式进行交叉传播和过度解读之后,使得原本事态不断发酵,容易导致大众网民出现集体非理性的行为,从而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这样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监管难度。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媒体平台,采取隐蔽的方式不断向青年大学生进行其意识形态的渗透,进一步挤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空间,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加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监管难度。
4 自媒体时代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持积极向好的良好态势,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领域,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要群体,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科学规范自媒体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网络意识形态的监管力度,弘扬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价值共识,确保国家和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具体相关对策如下:
4.1 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有着向社会成员传输社会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作用。自媒体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进入大学校园,表现出复杂性、隐蔽性、多变性等特征,需要进一步构建校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话语体系,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话语权。
一方面,从话语主体来看,必须坚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高校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性问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通过一定的话语表达方式在校园内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引导校园舆论导向,引领师生思想。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统领协调、支配与指导的作用,着重培养一批真懂、真学、真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之间,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从话语内容来看,必须紧跟网络时代发展潮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自媒体的相关信息优势,结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网络热点话题,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模式向通俗化、平民化、个人化转变,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和入心。
4.2 强化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管
当前,自媒体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新兴载体,同时也是各种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敏感地带。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比以往更为危险、复杂,缺乏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富有激情而又容易冲动的个性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分子利用这一特点,煽动蛊惑大学生群体,引导网络舆情。因此,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洪流中,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鉴别能力,还要强化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及时制止一些混淆视听的错误信息的传播。
第一,构建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高校各部门要达成一致共识,确保社会主义办学的根本方向,牢牢抓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其次,要充分发挥各院系、各基层党组织的协调管理作用,通过院系党组织书记队伍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最后,切实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执行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最具体的党组织,是最贴近大学生群体的,要充分利用其实施的教育影响,广泛地赢得大学生群体认可这一优势。
第二,及时监管与引导自媒体网络舆情。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高校各部门必须要牢牢坚守阵地意识,加强对一些自媒体平台的监控,及时制止一些网络违法行为,提高舆论作战综合能力,防止和抵制不良意识的渗透,营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同时,在网络舆论阵地中抢占高地,在重大和焦点问题上不缺席、不迟钝、关键时刻“不失语”,对一些重大问题上要科学引导网络舆情,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工作。
第三,完善高校相关网络监控系统。高校必须要在新媒体技术方面投入人力和物力,不断强化新媒体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新媒体技术,对于一些敌对思想、虚假信息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并能对信息的来源和内容进行追查,对于任何触犯法律的行为要及时举报,净化网络环境。
        4.3 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理念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共享网络资源,自由、虚拟的网络空间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极大的解放,面对着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教育主体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理念,主要有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第一,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格局。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优势,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自觉担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同时,其他学科教师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让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第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自媒体环境下成长的青年一代,学生思想更为活跃,个性更为突出,尤其是在网络信息爆炸的环境下,要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自媒体背景下,教师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要避免以往照本宣科、侧重课堂理论知识点的讲授等相关情况,要从学生的思想成长规律出发,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律和自媒体传播发展规律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度相应的教育方案,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系统,注重“知、情、意、行”教育层次的统一。
第三,提升教育者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者顺应网络社会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教育者要进一步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充分借鉴二者的优势,完善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借助各类自媒体平台畅通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渠道,注重课堂之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隐性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广泛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广大青年学子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田海舰. 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林羡婷.加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研究[D].福建:闽南师范大学,2019,06.
[3]刘尧.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06.
[4]王娟.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伦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2.
[5]样柳青;王建新.解构与重构:基于自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J].学习论坛,2020,02.
[6]钱娟,邓纯余.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网络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06.




作者简介:
1 张晓敏(1989.09-),女,广东汕头,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2 苏勋强(1990.04-),男,山东日照,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3 何媛(1989.12-),女,贵州黔南,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本科,应用心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