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作者简介:赵丹(1980-),男,硕士,助教],由晓颖[ 通信作者:由晓颖(1986-),女,博士,讲师]
(1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大连116018;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
摘 要:文章在查找课程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标准、考核评价等关键要素中易出现的问题不足,提出了针对性修改思路;针对课程教学计划各要素,构建了课程教学计划评价指标体系,为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标准;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3;
1 引言
当前,高校普遍依据课程教学计划(或课程标准)来组织课程教学、编选教材、课程考核和实施评价。以课程教学计划为指导,可以有效增强课程的总体设计和科学规范,提高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1]。课程教学计划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相关要求,结合对象特点、保障条件等具体情况制定,主要包括课程概述、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考核评价、保障方式、附录等8个要素。高校可根据课程类型调整要素构成,突出教学设计,用于指导教师编写教案和实施教学。每个教学周期结束后,应当在总结反思教学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相应调整。
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倾向性问题。一是课程定位不够精准。部分课程负责人对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理解不深,没有针对培养层次、教学对象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内容标准。例如,有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偏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研究生高层次、前沿性、应用型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匹配。二是课程设计思路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没有准确把握设计思路的内涵要求,总体思路简单化,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策略设计相互混淆、相互重叠,学习方法建议没有很好地面向学生需求。三是教学资源运用不够充分。部分课程负责人在课程建设上体系设计不够、资源整合不够,本学科本专业的优质MOOC、案例库等教学资源,没有很好地融入课程教学计划,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2 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应重点关注的四个要素
2.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上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在编写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的内涵要求理解不透,针对性不强;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阐述体现不到位,有的没有区分不同教学方法所体现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有的只体现了教学过程,没有体现教学方法。课程总体目标应与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应,依照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本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进行表述,即通过课程教学,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分类目标应当重点阐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2]。“知识与技能”应从使学生了解、掌握、熟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描述。“过程与方法”应重点介绍为实现知识目标的达成,本课程采取哪些方法手段,对应方法手段达成什么目的;可以通过理论学习、研讨、实作、实装各个不同阶段的教学达成目的进行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重点体现出课程对培养对象的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作用,如学风研风、求真精神等。
2.2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主要包括总体思路、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方法建议等部分。容易出现3块内容划分不清晰的问题。应当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内容设计”需理清教学内容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按照逻辑关系划分成模块,并对选取内容进行说明,做好内容的编排与组织;主要内容的体系结构、相互逻辑关系,可采用知识结构图、表等方式,图、表要体现出内容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内容主线等,并进行必要的文字描述或说明。“教学策略设计”主要说明“怎么教”的问题,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形式,体现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的设计思路。“学习方法建议”主要说明“怎么学”的问题,从面向学生的角度,提出学习方法的建议[3]。
2.3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应当从“内容要点及要求”“内容特点、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活动安排、方法及具体要求”等方面进行设计。编写时容易将“学习内容要点及要求”“内容特点”与教学过程的描述相混淆。“学习内容要点及要求” 应当明确学习的内容及掌握程度,可以用“了解+内容;理解+内容;掌握+内容;学会+内容”等形式。“内容特点、重点、难点、关键点”部分要合理区分特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准确理解各点的内容,并准确表述。
“教学活动安排、方法手段及具体要求”应明确针对教学内容的活动安排,教学方法手段倡导创造性多元化,为教学内容服务。
2.4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一般应包括考核评价内容和考核评价形式两部分。编写时容易错将考核的主要方法归入“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形式”中,容易出现不同考核形式的时机、次数、所占评分比例不明确等问题。“考核评价内容”应与“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相关内容一致,表述上需进行简化提炼。“考核评价形式”应与教学大纲一致,明确“考核性质”为考试或考查,“考核方式”提倡“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模式,明确形成性考核所占比例和总成绩不及格认定方式,同时细化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包括考核形式、时机、次数,以及每次考核所占比例等。
3 课程教学计划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教学和课程建设需要出发,针对课程概述、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考核评价、保障方式、附录等8个要素,构建了课程教学计划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这一评价指标体系,既可以为课程负责人编写课程教学计划提供指南,也可为高校审查评估课程教学计划编写质量提供评价参考标准。
表1 课程教学计划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评 价 标 准
课程概述 要素齐全,准确阐述课程适用层次、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属模块、课程性质、地位作用等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应,对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要求表述清晰准确
2.知识与技能。对学生应当了解、掌握、熟悉、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具体细化,准确表述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3.过程与方法。准确表述课程教学应采取的方法手段,以及理论学习、研讨、实作、实装等各个不同阶段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准确体现课程在培养能力素质方面起到的具体作用
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清晰,能够按照逻辑关系划分成模块;课程的重点、难点突出;内容的编排与组织合理,能够采用知识结构图、表进行必要的文字描述或说明
2.教学策略设计。准确表述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的设计思路,能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形式清晰表述“怎么教”的问题
3.学习方法建议。能够从面向学生的角度,提出学习方法的建议,有效回答“怎么学”的问题
内容标准 1.学习内容要点及要求。能够用“了解+内容;理解+内容;掌握+内容;学会+内容”等形式明确学习的内容及掌握程度
2.内容特点、重点、难点、关键点。能够在注重内容的系统性的基础上,合理区分特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准确理解各点的内容,并准确表述
3.教学活动安排、方法手段及具体要求。能够明确针对教学内容的活动安排,准确阐述课程教学基本方式方法,教学方法手段具有创造性多元化,能够为教学内容服务
时间分配和进度安排 1.开课时机。开课学期及前序课程开课要求清晰明确
2.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内容及学时分配设计合理
3.课程实验(实作)实施方案。实作内容、类别、要求、实施方法和保障条件需求表述准确
考核评价 1.考核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相关内容一致,内容表述语言精练、简明扼要
2.考核评价形式。准确说明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组织实施方法,成绩比例、成绩及(合)格认定等要素齐全
保障方式 “教材、参考资料、场地、设施设备、信息资源”内容表述准确规范
附 录 “执行时间、术语解释、其他”内容表述准确规范
4 结束语
课程教学计划是指导课程教学、加强课程建设的教学质量标准文件,提高课程教学计划的质量,是各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本文从教育实践中总结相关经验,以期帮助课程负责人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系统规范内容标准,创新使用教学方法手段,严格落实考核评价要求,合理确定保障条件,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李丽,郭峰,史玉敏.刍议《航材仓储防霉技术》课程教学计划[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233
[2]何玉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建设[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9):20-27
[3]张艳华,朱成峰.基于学生本位的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研究[J].科教导刊,2019(23):23-24